实物地质资料集成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张立海 刘向东 杨贵生 陈新宇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三河 065201)
摘要 通过地质资料信息集成能够更好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本文从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体系入手论述了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基础工作,并以国家库为例,论述了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的方式。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信息 集成 服务
1 引言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是地质工作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集成海量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于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工作渗透、延伸到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作为三大地质资料之一的实物地质资料,如何借鉴“上海经验”积极推进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是新形势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创新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立脚点。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可理解为将分级、分区域管理的实物地质资料通过共享平台,按照统一格式,整理、汇集信息资源,筛选、抽取、挖掘、汇编服务信息资源,以高度集中的信息服务模式,推出实物地质资料信息产品。本文就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成体系构成、信息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以及信息集成产品开发试点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2 集成体系的构成
2.1 管理体制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委托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国土资源部,代表国家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各部门、各单位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等具有特殊性质和保管要求的实物地质资料由这些具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理;对于其他实物地质资料,在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下,根据实物地质资料性质、保管意义与开发利用价值,实行国家、地区以及基层单位分级管理。
委托管理——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定的机构保管某方面地质工作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
分级管理——在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主管部门直接领导下,实行国家、地区以及基层单位分级责任管理实物地质资料。
2.2 保管体系
实物地质资料集群化的核心是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集群化。实现集群化的基础是建立统一领导下的委托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与保管体系。
目前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于全国不同的系统、部门和地质勘查、矿山企业等单位,专业性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在专业地质工作单位。基于这种保管状况,应在全国建立委托保管和分级保管的实物资料保管体系,建立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为中心,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分库、省级实物资料库、特殊实物地质资料库和省级实物资料分库以及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库为基础的集群体系,形成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体系网,在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化管理,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共享(图1)。
图1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体系示意图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化保管体系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委托保管实物地质资料库——由石油与天然气实物地质资料库、煤层气实物地质资料库、放射性实物地质资料库、其他特殊实物地质资料库组成。
第二部分,分级管理实物地质资料库——国家库与省级库以及基层单位库之间是业务联系和业务指导的关系。
依托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实体构建集群化服务体系,以国家和省级馆为骨干结点,多元化专业服务单位为专题服务结点,依托现代信息网络共享平台,重要和综合信息适度集中、地区和专业信息多级分布、分工明确、适度集群与多极分布相结合的集群服务体系,形成集群化服务平台和环境。
3 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基础工作
3.1 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统一汇交
加强新形成实物地质资料的监督管理,实行统一汇交制度,把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纳入地质工作项目管理和地质工作单位资质管理,使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成为汇交人的自觉行动。增强各级馆藏机构和保管单位接收保管实物地质资料能力,使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得到及时保管利用。各级馆藏机构和保管单位及时掌握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状况,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目录的动态管理,替代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目录的统一管理。
3.2 实施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
实现全国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首先应对已经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进行全面清理,在弄清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保管、利用状况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重要保管意义且保存基本完好、相关资料充分的实物地质资料,建立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实现统一管理。
对已有实物地质资料清理调查,贯彻“统一组织、强化管理、重点抢救、合理利用、信息共享”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力求全面、科学、规范地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工作。
3.3 建设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是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基础。这项工作应与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相结合,在全国实物地质资料全面清理的同时,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将全国各岩心库、副样库、标本库等实物库中账本登记的实物地质资料重新整理,按标准化格式进行编录,采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数据,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录入全国31个省(区、市)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实现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检索查询网络化,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的数据信息共享与社会服务产品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
4 实物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产品开发
4.1 全国著名矿山重要钻孔岩心资料信息集成与产品开发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已经开始矿床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工作,计划在“十二五”时期或更长一些时间,系统采集全国著名矿山实物地质资料,形成典型矿床系列的实物地质资料体系,并同时完成实物整理、建档等工作。结合国家库实物地质资料采集,研究开展全国著名矿山实物地质资料成果集成产品试点开发工作,按矿种、矿床类型(如铁矿系列、铜矿系列、铅锌矿系列等),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的扫描与数字表达,形成代表我国各成矿区带、主要矿种、主要成因类型的实物资料信息化服务产品,与实物地质资料实体共同构成国家库服务社会的实物地质资料体系。
4.2 “金钉子”和建阶层型剖面标本资源信息服务产品开发
我国已有9条“金钉子”剖面,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部署,已经启动9条“金钉子”剖面的系列实物标本采集和部分建阶层型剖面实物标本采集工作。与此同时,启动“金钉子”和建阶层型剖面标本资源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试点研究工作,使国家实物库不仅具有反映我国地层发育特征的实物实体,同时生产数字化服务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4.3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标本资源信息集成产品开发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幅有110余幅,全面掌握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筛选采集、整理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建立以标本、光薄片为主体的实物档案,研究开发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标本资源信息集成产品,全面反映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重大突破与创新成果。通过信息产业化产品试点研究与开发,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将同时提供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系列标本实体与数字化信息产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4.4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教学科普基地建设
依托丰富的库藏实物地质资料资源,普及地学知识,传播地学文化,建设专业教学与科普展示教育基地。收集、积累各类用于展览展示的典型标本、特殊类型标本、珍稀标本,包括矿物矿石标本、化石标本、宝玉石与奇石标本及重要岩心等,构成系统的教学与科普资源。
建设展馆与展示区,配置声光电与多媒体等现代化展示设备,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多种展览展示形式,系统宣传地学成果,传播地学知识,成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地学信息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丁全利.让社会感知地质工作的价值.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06-18.1版
姚华军,贺冰清,曹献珍.构建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11-03.2版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