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的功能是什么?
展开全部
内阁制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
公元1402年,大明成祖永乐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制,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后来,大明宣宗朝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按大明祖制,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大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公元1402年,大明成祖永乐皇帝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成立内阁制,这样,一个国事咨询机构正式建立了.
过去,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在明成祖掌控之下,内阁与六部各司其职,国家最高行政命令从紫禁城发出,通过全国1936处驿站,全长143700公里的驿道,层层下发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后来,大明宣宗朝时期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按大明祖制,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大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后人猜测:明宣宗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的权力.久而久之,一种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现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