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夫是小山阳,妻子有抗体,那么他们生出的小孩会有乙肝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严格按照医学规范,不会的详细请看:
孕妇患有乙型肝炎或孕妇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不管大三阳或小三阳,但HBV—DNA为阳性者)可以进行母婴阻断,即在婴儿产前、产后进行全程干预,实施主、被动联合免疫。实施此项方案,可以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从母体传至婴儿。
目前采用的常规预防方法就是对刚出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只可阻断母婴传播的70%左右,而对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婴儿不产生阻断效果。所以此被动的阻断方法使得40万以上的新生儿出生时仍携带乙肝病毒。
母婴阻断法:怀孕28周起,孕妇每月进行一针(100-200μ)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出生0周和2周时,分别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1个月后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这种主动+被动接种方法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有效使用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应用的HBSag基因工程疫苗,对乙肝的预防起到了理想的作用,但需注意接种方法,按0、1、6月程序,注射三次。
注射途径: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但不主张臀部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注射第三针后1-3月抽血查抗HBS是否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一小部分人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无抗HBS产生,此种情况为无应答反应,一般不超过10%,对这种人可加强注射,增加接种次数或加大疫苗剂量。
接种疫苗后就万无一失了吗?
极少数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HBS,或尽管产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患了乙型肝炎,此种情况见于乙肝病毒变异株(HBV的s区基因发生了变异)感染,既往的抗HBS对新的变异株无效。
乙肝疫苗要不要复种
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者体内的抗-HBS水平逐渐下降,但当他们受到HBV冲击时,由于免疫记忆作用,抗体可再度升高。但5-10%接种者不产生抗HBS或产生低水平的抗HBS,抗HBS在100-1000iu/l者,应在2-4年后加强接种。 抗HBS>10000iu/l,可在4-6年后重复测抗HBS水平,以决定是否加强接种。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据有关资料,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孕妇患有乙型肝炎或孕妇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不管大三阳或小三阳,但HBV—DNA为阳性者)可以进行母婴阻断,即在婴儿产前、产后进行全程干预,实施主、被动联合免疫。实施此项方案,可以有效阻断乙型肝炎病毒从母体传至婴儿。
目前采用的常规预防方法就是对刚出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只可阻断母婴传播的70%左右,而对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婴儿不产生阻断效果。所以此被动的阻断方法使得40万以上的新生儿出生时仍携带乙肝病毒。
母婴阻断法:怀孕28周起,孕妇每月进行一针(100-200μ)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婴儿出生0周和2周时,分别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1个月后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这种主动+被动接种方法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有效使用乙肝疫苗
目前我国应用的HBSag基因工程疫苗,对乙肝的预防起到了理想的作用,但需注意接种方法,按0、1、6月程序,注射三次。
注射途径: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但不主张臀部肌肉注射。
注意事项:注射第三针后1-3月抽血查抗HBS是否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一小部分人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无抗HBS产生,此种情况为无应答反应,一般不超过10%,对这种人可加强注射,增加接种次数或加大疫苗剂量。
接种疫苗后就万无一失了吗?
极少数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未产生抗-HBS,或尽管产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患了乙型肝炎,此种情况见于乙肝病毒变异株(HBV的s区基因发生了变异)感染,既往的抗HBS对新的变异株无效。
乙肝疫苗要不要复种
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者体内的抗-HBS水平逐渐下降,但当他们受到HBV冲击时,由于免疫记忆作用,抗体可再度升高。但5-10%接种者不产生抗HBS或产生低水平的抗HBS,抗HBS在100-1000iu/l者,应在2-4年后加强接种。 抗HBS>10000iu/l,可在4-6年后重复测抗HBS水平,以决定是否加强接种。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据有关资料,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参考资料: http://www.hbv120.com/Article/ygcs/yf/200905/1000.htm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