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 我来答
科技王阿卓
2023-03-08 · TA获得超过28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8万
展开全部

  

【篇一】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篇二】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长度

  任何测量都需要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单位,注意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二、时间

  时间主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分(min)、小时(h)测试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机械停表等。

  三、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篇三】初二年级上册期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②颌骨、头骨→听觉神经→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光现象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v=340m/s

  3.元电荷:e=1.6×10–19C

  要点知识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