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的能力提升意识 浅议学生主动发问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 我来答
爱捡故事的少年
2023-02-05 · TA获得超过17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1.7万
展开全部
  课程改革前后相比,课堂教学提问在问题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导答与点评等方面确实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提问主体”这个纬度,大都还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在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背景下,这种现象的存在令扔人深思。
  
  一、学生没有问题提出的归因分析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走向积极学习的第一步,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却提不出问题呢?
  
  1,缺乏良好的自我意识导致学生不敢问。
  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智力的发展,初中生应该能对自己作出比较独立、客观、正确的评价。但由于学校和家庭在学生自我意识培养方面的缺位,学生的自我意识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缺陷。有的学生自我过度放大,表现为目中无人,我行我素,无视别人的反映甚至感觉不到别人的反映;有的学生自我过度缩小,表现为过于自卑,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没有足够的信心表现自我。在学习上,多数学生表现为后者,因为学校或课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公共场合,许多学生或者不愿意锋芒毕露,或者害怕提问暴露自己的无知。所以,许多学生宁愿选择沉默也不愿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
  
  2,学习主体地位缺失导致学生不会问。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规律。教师的“教”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进而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仅仅是教师组织、检查教学的工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锻炼,他们没有主动发问的意识,也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不会提问。即使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状况也没有大的改观。
  
  3, 教学设计 缺乏开放性导致学生不能问。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都是按照教师课前备好的教案进行的。而大多数教师设计的教案,都如同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生只能按照老师设定好的路线去走,被动地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没有时间自主地思考,因而不容易发现问题,当然更谈不上提出问题。尽管新课程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由于惯性的影响,一些教师仍按照既定的教学思路上课,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想主动发问也不可能。
  
  二、培养学生主动发问意识和能力的策略
  
  喜欢提问是人的天性。婴幼儿学会说话后,便会天真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令成年人惊奇。面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以激发他们探究未知的兴趣和潜能。
  
  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就是个体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通过大脑的认知加工,对某一思想、言论、观点等做出正误断定的认知活动。长期以来,我国学生更倾向于接受已有的结论,而很少去追求知识的来源,更少对课本或权威提出质疑。这种被动的思维倾向致使学生不关心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缺乏深入学习的内在动力,且约束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相信自己,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多问一些“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营造互相尊重的课堂文化。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学生提的问题有价值,要热情地予以表扬;即使没价值,也要肯定其提问题的勇气,指出其创新之处。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学生才能乐于提问;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鼓励学生继续说,并认真解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在上课时已反复强调过的,此时,教师不能嘲笑、讽刺、指责,而要耐心细致地再做一次解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嘲笑时,教师要给予制止、引导,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不管什么时候,教师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应该认可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3,留给学生发问的机会。
  学生不向教师提问,不代表学生没有问题,很多时候是有问题没时间问。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就是教师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在公共场合,而是“私人场合”。这个“私人场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课前和课后。在新课教学前,让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在不懂的地方提2~3个问题。教师汇总学生问题后,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备课。在一课或一单元内容的教学后,让学生就他们感到不清楚的地方在作业本上写出2~3个问题,教师把问题汇总起来后,专门抽时间在全班进行讨论解决。
  由于问题经过老师的汇总、整理,只有提问的学生自己清楚这个问题是谁提的,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由于问题来自学生,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指导学生提问之初,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办法,也可以两种办法同时进行。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当课前或课后提问成为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留白”,让学生在课上当场提问。
  
  4,帮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离开教师的引导,就觉得没有问题可提,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让学生会提问,这是很关键的。
  (1)联系实际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后尝试用课本上学的一些知识和原理来分析、解释这些社会现象,看看课本所讲与社会现实是否矛盾,为什么会不一致?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教材的课题、重要原理等内容有意识多问一些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进而来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指思考问题时沿着“顺向”的反向进行思考,以期产生创新的见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现成的结论反过来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如在学习“保持乐观心态”时,有学生对“知足常乐”这一古语产生了怀疑,提出“知足真的能常乐吗?”通过进一步探究,大家明白了积极乐观与盲目乐观的区别。
  (3)类比联想法。类比联想,是人们认识新事物的一般方法。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时,总是先从已知事物中去寻找新事物的影子。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类似或相近的概念比较中,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有的学生发现,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自治权,香港、澳门等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由此他们产生疑问:“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是一回事吗?”
  (4)因果联系法。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我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有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由因寻果,或由果寻因,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5,创设蕴含问题的教学情境。
  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时,用投影出示材料:
  “据贺某反映,当天晚上他乘公交车来到广州白云机场准备乘坐飞机回家,在机场路公交站下车时,一名乞丐在车门口向他乞讨。行色匆匆的他顺手将衣袋里的零用钱扔给乞丐。由于扔给乞丐的10多元钱里头有硬币和纸钞,有些掉在地上,有些扔在了乞丐的脸上。乞丐认为贺某的举动是不尊重他,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于是将贺某告上法庭。”材料展示后,立刻在教室里引起“轩然大波”,教师趁机问学生:
  “大家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踊跃地提出了一些问题:
  “这个乞丐为什么会恩将仇报呢?”“贺某真的侵犯了乞丐的权利吗?”“以后我们谁还敢向乞丐献爱心呢?”……
  在该案例中,学生之所以会踊跃提问,关键在于教师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被教师“逼”出来的,而是自然产生的。余文森教授认为:“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