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金属矿产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主要金属矿产的种类、赋存及分布特征
深圳市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铅锌、钨、锡、钼、铋和稀有金属等,总体特点是零星分布、规模小、工业价值小。
1.铁矿
已发现的铁矿(化)点12处,其中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5处。矿体多产于中-晚侏罗世侵入岩与上泥盆统双头群、下石炭统石磴子组的外接触带,或以残留体形式产于侵入岩的内接触带。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或不规则状。矿体规模小。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全铁品位变化较大,一般为26%~47%,最高达60%,最低仅15%。有害杂质SiO2含量较高,最高达37.52%。伴生有Sn、Pb、Zn、Cu,局部可综合回收,属该类型的矿点有:打鼓岭磁铁矿、丰树山磁铁矿、高圳头磁铁矿、铁水湖磁铁矿和盐田坳磁铁矿。
热液裂隙充填型铁矿6处。矿体多受断裂或裂隙控制;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矿体规模一般较小。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全铁品位一般为37.20%~50.86%,最高达63.47%;伴生元素主要有Zn、其次有Ag、Bi、Sn。属该类型的矿点有:大岚坑含锰铁矿、铁岗赤铁矿、大新赤铁矿、西坑磁铁矿、红花岭赤铁矿及上白石磁铁矿矿化点。
风化淋滤型褐铁矿1处,为黄窝褐铁矿矿点。
因此,深圳市的铁矿以接触交代(矽卡岩)型为主,其次为热液裂隙充填型,前者具一定的工业价值,其他类型一般工业价值不大。
另外,还发现一处(鹅公吉)裂隙充填型黄铁矿矿点。矿点位于横岗105°方向平距3.75km。出露地层有上泥盆统双头群,下石炭统石磴子组、测水组及第四系。区内动热变质、接触变质作用强烈。矿体主要有鹅公吉(V 15)、坑肚(V 16)2个,产于双头群的层间裂隙和层间破碎带中。
矿石类型有含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矿石;含黄铜矿、黄铁矿矿石;片状黄铁矿、菱铁矿矿石和含黄铁矿、石英云母矿石。含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矿石,为矿区主要矿石类型,呈铜黄色、黄灰色,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脉状构造。矿物组分有磁黄铁矿(65%~70%)、黄铁矿(20%)、黄铜矿(<1%)、菱铁矿(<1%)、黑云母(10%)、石英、绿泥石及绿帘石等。该矿于1961~1974年先后有719队、935队、惠阳地质队进行检查评价工作。区调队进行踏勘检查。719队对V 15号矿体控制垂深60m,预获C级矿石储量×万吨。
2.锰矿
已知锰矿2处,黄贝岭硬锰矿矿化点矿床类型为风化淋滤型,大岚坑锰矿床类型为热液脉型;矿体规模小,均无远景,工业价值不大。
3.铅锌矿
已知铅锌矿化点2处:长岭和高圳头,均为裂隙充填型。矿化体赋存于构造裂隙中,一般呈脉状或细脉浸染状,局部团包状,主要矿物有方铅矿,其次为闪锌矿和黄铁矿,矿化不均匀。Pb的含量为0.013%~0.925%,最高为25.65%。Zn为0.003%~0.69%,含量变化均较大。一般伴生有银,局部有金。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细脉浸染型,后者具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4.钨矿
已知钨矿5处。其中: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的钨矿点有旗头山、高松岭、上坑钨矿共3处。钨矿均分布于深圳断裂带的北西侧,塘厦向斜的南西翼,下中侏罗统塘厦群的裂隙中。含矿石英脉成组成带分布,并以旗头山Ⅱ号脉组为中心,具明显的对称性,方向性和等距性。单脉形态复杂,长度不大,尖灭再现、膨胀缩小、分支复合现象频繁,主脉呈左行侧幕状排列。垂直方向具线、细、薄脉的分带性。主要矿物为白钨矿、黑钨矿,伴生铋、钼。矿化极不均匀,W O 3含量变化大。
气成-高温热液云英岩型的钨矿点有人仔山和三河钨矿共2处。含矿云英岩产于屯洋岩体北部与双头群的内接触带。矿体多呈不规则长形状或透镜状、似脉状。长40~200m,宽0.2~20m,最宽40 m。矿物组合主要为钨锰铁矿、钨铁矿,伴生有钼、铋、锡等矿化极不均匀,W O 3含量变化大,一般在0.002%~0.2%之间,最高为3.337%。
从现有资料来看,云英岩型钨矿规模小,工业意义不大。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钨矿具一定规模,且与隐伏岩体有关,并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钨矿,有较大的工业意义及找矿远景。
5.锡矿
砂锡矿产于现代河床及其两侧的河流冲积层及接触带附近的残坡积层中。矿床类型以冲积型为主,次为坡积型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原生锡矿矿体仅见1个,产于屯洋岩体与双头群接触内带的硅化石榴石矽卡岩中。锡石的颗粒比较细小,为0.004~0.07mm,部分小于0.004mm,呈质点状或微粒状。据拣块化学样分析,含量为Sn0.51%,WO30.129%。
坪山黄竹沥锡矿区的主要矿体分布于黄竹坑一带,沿现代河床两侧呈带状分布。长约2550 m,平均宽170m,厚2.66m,平均品位为0.024%。矿体在黄竹沥发育最好,最宽430m,厚2~4m,最大厚5.5m,单孔品位为0.02%~0.04%。最高品位为0.098%。剥离比一般为1~2。
圈定锡矿残坡积矿体2个,主要赋存于泥质砂岩的残坡积物中。锡平均品位为0.028%。
河流冲积和残坡积砂锡矿体中的重矿物组合基本一致,金属矿物有锡石、黑钨矿、白钨矿、磁铁矿、钛铁矿、锐钛矿、白钛石、泡铋矿、赤-褐铁矿、钍石、独居石、磷钇矿、锆石、褐钇铌矿;非金属矿物有石榴石、十字石、绿帘石、石英、电气石、黄铁矿、尖晶石、铬尖晶石、金红石、蓝晶石、黄玉、刚玉、矽线石、角闪石和辰砂等。除锡石含量较高外,其余的含量甚微。
矿区原生锡矿体大部分已被剥蚀,对进一步寻找具工业意义的原生锡矿意义不大。
6.铋矿
铋矿为高温热液石英脉型(横岗西坑校椅山),产于花岗岩边缘二长花岗岩内,含铋量平均为1.41%,该矿以铁、铋矿为主,其矿石中W、Sn、Pb、Zn含量较高,可综合回收利用,但规模小,预算远景储量××.××t,为矿点。矿点处于重砂12号白钨矿、泡铋矿、锡石、辰砂异常内,异常规模大,矿物组合相类似,对寻找与该矿点同类型的铁铋矿,具一定意义。
7.钼矿
钼矿为高温热液石英脉型。大梅沙钼矿产于花岗岩裂隙的石英脉中。已知含矿石英脉3条,走向338°左右,倾向北东,倾角26°~75°。规模较大一条长约250m,厚度10~20cm;其余2条厚度小于10cm,脉幅变化大。矿物组合有辉钼矿、黄铁矿及石英,次生矿物有钼华及铁质。拣块化学样分析结果:Mo为0.037%~0.21%。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除钼含量较高(大于1000×10-6)外,其余元素含量低微。
8.多金属矿
区内已知多金属矿3处。其中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的1处,热液裂隙充填型的2处。
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体产于晚侏罗世屯洋岩体与上泥盆统双头群、下石炭统石磴子组外接触带。产于上泥盆统双头群的矿体,形态以条带状为主,次为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厚度小,变化大,矿石类型较复杂。产于石磴子组中的矿体形态呈透镜状,厚度较大,矿石类型较简单。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磁铁矿和锡石。矿石品位:Pb0.27%~6.74%、Zn0.048%~9.92%、Cu0.25%~1.00%、Sn0.10%~3.54%。另外赋存于石磴子组的矿体普遍伴生有银。属该类型的矿床为山仔吓多金属中型矿床。
热液裂隙充填型矿体充填于构造裂隙或片理硅化带中。呈脉状,形态变化大,厚度一般较小。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品位:Pb0.019%~0.444%、Zn0.01%~0.407%、Cu0.004%~0.189%,普遍伴生有Ag,其次有Au、As等。属该类型的矿(化)点有:小梧桐多金属矿化点、葵涌多金属矿点。
9.稀有金属矿
已知有黑稀金矿(褐钇铌矿)2处,均产于早白垩世花岗岩体中。矿床属风化残积型。矿物有黑稀金矿、铌钽铁矿、钶铁矿、独居石等,伴生锡石、黑钨矿、磁铁矿及锆石等。以黑稀金矿为主,含量变化大,据民采资料,平均为30g/m3。
二、主要矿(床)点评价
如前所述,深圳市的金属矿产均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因此,对矿(床)点的勘查工作程度也不深;一般经踏勘检查或普查发现不具工业开采前景后都没有作进一步勘查。根据前人的工作成果的总结,主要矿点的地质特征及评价见表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