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是如何产生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问题1:人口增长主要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
人口的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是导致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如德国)的人口增长,有时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改变;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B中学读书,虽有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依据,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都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因此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不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只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例1.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____________区域。
(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和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4)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人口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答案:(1)行政
(2)A1到B1 C1到A2 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 (3)A1到A2 C1到C2 位于同一行政区域内
(4)农村 农村 农村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农村 农村 城市 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属国内人口迁移,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例2.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1~4题。
1. 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 由城市到农村 B. 由农村到城市 C. 由城市到城市 D. 由农村到农村 答案:B
2.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答案:B
3. 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一组国家是( ) A. 伊拉克、伊朗、科威特 B. 古巴、海地、巴拿马
C. 卢旺达、刚果、前南斯拉夫 D.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答案:C
4. 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 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 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
D.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 答案:D
问题3: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以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例3. 我国“十一黄金周”期间,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C. 省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 答案:D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思考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课堂训练】
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京津唐(或京津) 长江三角洲(或沪宁) 珠江三角洲(或广东) 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工资较高
(2)缓解人口压力或人地矛盾,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3)流动人口 务工 经商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问题1:人口流出省主要有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省。 人口流入省主要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等省市。
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由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内陆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流动。
问题2:2000年我国人口城市结构中,乡村人口流出多,城市人口流出少,流出的人口绝大部分流入了城市,说明人口迁移的主流仍是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问题3: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除以上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引起了人口迁移外,如二次世界大战、伊拉克战争、印巴分治等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什么影响因素呢?
(回答)属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总结精讲)政治因素中除战争以外,各国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如限制人口迁移、鼓励人口迁移的政策,都能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流。
由于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都会引起人口的迁移。如上述实例中印巴分治引起的人口迁移是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 例1. 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气候因素 D. 资源开发因素 答案:B
例2. 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 ) A. 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 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 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答案:A
【课堂训练】
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连线: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经济因素 ④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政治因素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社会文化因素 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参考答案)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文化传统: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总结)地理学关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例1. 以下关于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山峰、河流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②山川林木一旦经过人类开发成为景观,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③茹毛饮血的饮食本能也是文化
④人们将食物加工成适合人类需要的食品,这一现象及产生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构成了饮食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如:有人称江南地区为“稻米文化”,称蒙古为“游牧文化”,称美洲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为“玛雅文化”等。 例2. 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 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C. 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D.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发展的作用往往相同 答案:C
表格:
问题1:婚俗影响出生率,初婚年龄大小、婚姻是否稳定影响人口的发展。如许多发展中国家,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导致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如南亚、非洲的许多国家属于此种类型;而在发达国家,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家庭观念的影响,许多年轻人选择了晚婚乃至不婚、不育,加上婚姻关系的不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些现象都会降低出生率,从而使人口发展缓慢,如英国、德国、北欧许多国家属于此种类型。
例3. 婚俗对人口的发展影响很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 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 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 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答案:ACD
问题2: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一般而言,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采取了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目前我国人口生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计划生育,其核心是少生。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地域文化,分析了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地域文化。反过来,这种文化的形成又对人口的发展产生了持续的作用。人口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了解作为人口文化重要内容的人口生育文化,对逐渐革除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陈旧观念、风俗、习惯、制度和不道德行为,发扬光大中华传统优良的文化,推行计划生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模拟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B. 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在减弱
C. 在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因素可能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D. 社会经济因素一直以来就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2. 下列各项中,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 消费水平 B. 科技发展水平
C. 资源数量 D.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 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 现代社会—工业时期—农业时期—原始社会 D. 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4.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 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 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 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
D. 高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 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面,则该图可能表示( ) A. 从北美到拉美 B. 从亚洲到拉美 C. 从非洲到西亚 D. 从欧洲到亚洲
6.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湖南到广东 B. 从河北到山东 C. 从广东到北京 D. 从湖北到重庆
7.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8. 人口增长的过渡模式与现代模式的共同之处是( ) A. 高出生率 B. 低出生率 C. 低死亡率 D. 高自然增长率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9-10题。
9. 30年间该地区( )
A. 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 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 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0. 30年间该地城市化水平( )
A. 大幅度提高 B. 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略有下降
11. 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人类同环境的对立矛盾的是( ) A. 立足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 发展中国家不能走城市化道路
D. 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
12. 下列说法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
A. 临界性 B. 相对性 C. 警戒性 D. 有限性
13. 下列人口的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 B. 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 C. 大学生分配在外地工作 D. 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14. 下列城市中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是( ) ①开罗 ②伯明翰 ③攀枝花 ④悉尼 ⑤新德里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回答15~18题。
15. 图例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图例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由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土地租金的因素,不仅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还有( ) A. 城市历史 B. 城市人口数量
C. 城市占地面积 D. 交通运输的通达度
18. 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 )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可耕
19.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最缺乏的国家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20. 对比④⑤两国,可以看出两国的人口压力( )
A. ⑤>④ B. ④>⑤ C. ④=⑤ D. 都比较小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1. 下列移民不属于“环境难民”的是( ) A. 因水库建设而形成的移民 B. 因发生地震而无家可归的人
C. 城市化移民
D. 楼兰古国最后一批移民
22. 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地区人口密度大,需移民数量达百万之多。对三峡移民迁移到外省形成阻力的因素是( )
A. 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 拨给移民的安置费用太少
C. 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条件不太适应
D. 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就地安置困难大
23. 下图中的国家,基本是近几百年来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 下图国家中目前人口增长最慢的有(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下列评价符合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 A. 人才外流
B. 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C. 减缓了人口对经济和环境的压力
D. 有利于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三、综合题:(共45分)
26. 下面为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儿童占有较高比重的是 国,老人占有较高比重的是 国。
(2)若按现有趋势发展,20年后,A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B国面临的问题有:, (3)请你为两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A国:,。 B国:,。
*北美洲不包含墨西哥;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
(1)世界新增人口至少 %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新增人口约是北美洲的 倍。
析其原因。
欧洲: , 亚洲: 。
28. 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之比,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5分)
(1)如果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列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 A. 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B. 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C. 科威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D. 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
(2)如果图中某点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那么该点是 。 (3)如果图中各点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规律,则反映美国东北部的最可能是 点。 (4)图中五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
29.
(1)在坐标系中画出1920年至2000年发达国家(用——线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用―――线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4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
30. 读长江三角洲图,回答问题。(15分)
C
(1)图中城市:A: ,B: , C: 。 河流:①: , ②: 。 海域:③: 岛屿:④:
(2)试分析A城地理区位。
(提示:从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8分)
自然: ; 经济: ; 政治文化: 。
【试题答案】
26、
(1)A, B
(2)A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经济发展缓慢;B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3)A: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B:鼓励生育、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7、
(1)64.8,5.26
(2)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思想观念,离婚率高;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离婚率低; 28、
(1)C (2)e (3)e (4)a、e 29、
(1)见图
(2)晚,低
(3)逆城市化。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0、
(1)上海、杭州、南京,长江、京杭运河 杭州湾 崇明岛 (2)自然: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经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政治文化:全国最大城市、经济中心,科技水平高,文化教育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人口的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是导致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如德国)的人口增长,有时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改变;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B中学读书,虽有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依据,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都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因此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不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只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例1.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____________区域。
(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和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4)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人口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答案:(1)行政
(2)A1到B1 C1到A2 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 (3)A1到A2 C1到C2 位于同一行政区域内
(4)农村 农村 农村 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农村 农村 城市 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属国内人口迁移,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例2.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1~4题。
1. 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 由城市到农村 B. 由农村到城市 C. 由城市到城市 D. 由农村到农村 答案:B
2.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答案:B
3. 20世纪末因战争而引起的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一组国家是( ) A. 伊拉克、伊朗、科威特 B. 古巴、海地、巴拿马
C. 卢旺达、刚果、前南斯拉夫 D.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答案:C
4. 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 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 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
D.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 答案:D
问题3: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以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例3. 我国“十一黄金周”期间,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C. 省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 答案:D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思考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课堂训练】
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京津唐(或京津) 长江三角洲(或沪宁) 珠江三角洲(或广东) 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工资较高
(2)缓解人口压力或人地矛盾,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3)流动人口 务工 经商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问题1:人口流出省主要有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省。 人口流入省主要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等省市。
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由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内陆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流动。
问题2:2000年我国人口城市结构中,乡村人口流出多,城市人口流出少,流出的人口绝大部分流入了城市,说明人口迁移的主流仍是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问题3: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除以上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引起了人口迁移外,如二次世界大战、伊拉克战争、印巴分治等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什么影响因素呢?
(回答)属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总结精讲)政治因素中除战争以外,各国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如限制人口迁移、鼓励人口迁移的政策,都能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流。
由于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都会引起人口的迁移。如上述实例中印巴分治引起的人口迁移是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 例1. 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气候因素 D. 资源开发因素 答案:B
例2. 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 ) A. 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 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 珠海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答案:A
【课堂训练】
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连线: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经济因素 ④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政治因素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社会文化因素 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 (参考答案)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文化传统: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总结)地理学关于文化的理解是较宽广的,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例1. 以下关于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界的阳光、空气、山峰、河流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②山川林木一旦经过人类开发成为景观,就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③茹毛饮血的饮食本能也是文化
④人们将食物加工成适合人类需要的食品,这一现象及产生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构成了饮食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如:有人称江南地区为“稻米文化”,称蒙古为“游牧文化”,称美洲印第安人创造的文化为“玛雅文化”等。 例2. 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 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C. 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D.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发展的作用往往相同 答案:C
表格:
问题1:婚俗影响出生率,初婚年龄大小、婚姻是否稳定影响人口的发展。如许多发展中国家,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导致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如南亚、非洲的许多国家属于此种类型;而在发达国家,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家庭观念的影响,许多年轻人选择了晚婚乃至不婚、不育,加上婚姻关系的不稳定,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些现象都会降低出生率,从而使人口发展缓慢,如英国、德国、北欧许多国家属于此种类型。
例3. 婚俗对人口的发展影响很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 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 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 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答案:ACD
问题2: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一般而言,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采取了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目前我国人口生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计划生育,其核心是少生。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地域文化,分析了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我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地域文化。反过来,这种文化的形成又对人口的发展产生了持续的作用。人口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了解作为人口文化重要内容的人口生育文化,对逐渐革除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陈旧观念、风俗、习惯、制度和不道德行为,发扬光大中华传统优良的文化,推行计划生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模拟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B. 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在减弱
C. 在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因素可能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D. 社会经济因素一直以来就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2. 下列各项中,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 消费水平 B. 科技发展水平
C. 资源数量 D.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 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 现代社会—工业时期—农业时期—原始社会 D. 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4.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 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
B. 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
C. 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
D. 高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迁移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 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面,则该图可能表示( ) A. 从北美到拉美 B. 从亚洲到拉美 C. 从非洲到西亚 D. 从欧洲到亚洲
6.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湖南到广东 B. 从河北到山东 C. 从广东到北京 D. 从湖北到重庆
7.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8. 人口增长的过渡模式与现代模式的共同之处是( ) A. 高出生率 B. 低出生率 C. 低死亡率 D. 高自然增长率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据图回答9-10题。
9. 30年间该地区( )
A. 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 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 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10. 30年间该地城市化水平( )
A. 大幅度提高 B. 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略有下降
11. 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人类同环境的对立矛盾的是( ) A. 立足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 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 发展中国家不能走城市化道路
D. 开垦草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生产
12. 下列说法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
A. 临界性 B. 相对性 C. 警戒性 D. 有限性
13. 下列人口的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 B. 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 C. 大学生分配在外地工作 D. 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14. 下列城市中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是( ) ①开罗 ②伯明翰 ③攀枝花 ④悉尼 ⑤新德里
A. ①③⑤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回答15~18题。
15. 图例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图例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由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土地租金的因素,不仅有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还有( ) A. 城市历史 B. 城市人口数量
C. 城市占地面积 D. 交通运输的通达度
18. 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 )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与可耕
19.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最缺乏的国家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20. 对比④⑤两国,可以看出两国的人口压力( )
A. ⑤>④ B. ④>⑤ C. ④=⑤ D. 都比较小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21. 下列移民不属于“环境难民”的是( ) A. 因水库建设而形成的移民 B. 因发生地震而无家可归的人
C. 城市化移民
D. 楼兰古国最后一批移民
22. 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地区人口密度大,需移民数量达百万之多。对三峡移民迁移到外省形成阻力的因素是( )
A. 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 拨给移民的安置费用太少
C. 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条件不太适应
D. 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就地安置困难大
23. 下图中的国家,基本是近几百年来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 下图国家中目前人口增长最慢的有(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下列评价符合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 A. 人才外流
B. 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
C. 减缓了人口对经济和环境的压力
D. 有利于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三、综合题:(共45分)
26. 下面为A、B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儿童占有较高比重的是 国,老人占有较高比重的是 国。
(2)若按现有趋势发展,20年后,A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B国面临的问题有:, (3)请你为两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A国:,。 B国:,。
*北美洲不包含墨西哥;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
(1)世界新增人口至少 %分布在亚洲,拉丁美洲新增人口约是北美洲的 倍。
析其原因。
欧洲: , 亚洲: 。
28. 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之比,正值为迁入,负值为迁出。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5分)
(1)如果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列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 A. 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B. 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C. 科威特、加拿大、德国、埃塞俄比亚 D. 印度、尼日利亚、南非、英国
(2)如果图中某点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变化规律,那么该点是 。 (3)如果图中各点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规律,则反映美国东北部的最可能是 点。 (4)图中五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
29.
(1)在坐标系中画出1920年至2000年发达国家(用——线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用―――线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4分)
(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
30. 读长江三角洲图,回答问题。(15分)
C
(1)图中城市:A: ,B: , C: 。 河流:①: , ②: 。 海域:③: 岛屿:④:
(2)试分析A城地理区位。
(提示:从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8分)
自然: ; 经济: ; 政治文化: 。
【试题答案】
26、
(1)A, B
(2)A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经济发展缓慢;B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3)A: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B:鼓励生育、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7、
(1)64.8,5.26
(2)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思想观念,离婚率高;早婚早育,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离婚率低; 28、
(1)C (2)e (3)e (4)a、e 29、
(1)见图
(2)晚,低
(3)逆城市化。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0、
(1)上海、杭州、南京,长江、京杭运河 杭州湾 崇明岛 (2)自然: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经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政治文化:全国最大城市、经济中心,科技水平高,文化教育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数位汇聚
2023-08-28 广告
2023-08-28 广告
统计年鉴下载方法无非以下几种:1、各省市统计机构的网站。不过并不是每个市的统计网站都有统计年鉴的,做的好的比如上海、福州市,资料就很全,差的城市往往资料欠缺。但是,即使网站有统计年鉴,但是一般都是网页版在线观看,要下载下来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数位汇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