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笔画笔顺
角的笔画笔顺撇、横折、撇、横折、横、横、竖。
角(拼音:jiǎo、jué)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兽角,本义即兽角。引申指形状像兽角的,也引申指角落,或指器物的角,又指岬角。
角还指货币的辅助单位,旧指银元的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现指人民币一元的十分之一,角还引申出竞赛、争胜之义,读作jué。宋代称色艺双全的名妓为“角妓”。由此引申出角色、演员等义。
角是汉字部首之一,用“角”作意符的字一般与兽角或兽角制品有关,如触、觞(shāng)、觥(gōng)。象形字。角是动物头顶或鼻前长出的骨状突起物,前端较尖,用于攻击或防卫。
角在甲骨文中就像是兽角的形状,像牛、犀牛等动物头上的尖角。上面还刻画出了兽角的纹理。西周早期金文与甲骨文相同,后期角尖笔画上引,或再多出一斜画,可能是挂扣的形象。小篆将顶端的部分写作“人”形,隶书以后写作⺈;同时中间的纹理演变为两横一竖。
角字的文字源流:
角的本义就是兽角。先民曾以狩猎为生,自然少不了与动物头上的角打交道,于是“角”也就很自然地被人们赋予了颇为丰富的意义。动物长角的位置大致相当于人头的两侧,因此称头的两侧为额角。
生活中和角相似的事物也会称为角。上古时代,孩童在额角两边所扎的发髻也称为角,《诗·卫风·氓》中就有记载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说的就是结发为总角。对古人来说,动物的角显然是一种相当精巧难得的器物。
通常要比他们制作的陶器、铜器之类有更多方面的优越性,所以角便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物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制成一种吹奏乐器,由于吹出的声音响亮而又传得远,多被用于军队中,因为这种军中乐器以角制成,所以也就以角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