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中的随葬品有哪些?

 我来答
北京创典文化
高粉答主

2020-01-02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3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242万
展开全部

马王堆汉墓中的随葬品,种类之杂,数量之多,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随葬物清单遣策竹简发现于东“边箱”,堆放在重叠的漆器上面,因编缀的绳索已经腐朽已经散乱。

竹简共312枚,是用细竹劈开来制成的,颜色是黄褐色,背面的竹皮大多为绿色。从残余的绳子痕迹来判断,竹简是书写后再用细麻绳分为上下两道将竹简顺序组编成册。

简上文字为墨书隶体,墨迹清晰,字体秀美。每简字数,少者两字,多者至25字。

竹简上的文字大多数可以辨识,是一册随葬物品清单,就是所谓的“遣策”,总有722枚,其中一号墓312枚,三号墓410枚,内容均为逐件记录随葬物品的名称、数量和各种物品的分类小计。马王堆遣策是同类竹简中最完整的两批。

一号墓的遣策所列器物清单的大概情况是这样的:用漆木制成的九鼎、七鼎和三鼎、二鼎盛放的各种羹,用竹笥盛放的肉食品,用陶器盛放的酱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粮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妆用品、丝织衣物、乐器、扇、席和土质、木质的东西。

简文没有提到尸体的衣衾和相当数量的木俑,所载内容与墓内器物虽有一定的出入,但两相符合者仍然较多,因而根据简文便可确定某些器物的名称。

三号墓中的遣策竹简,除大部分内容与一号墓相同外,还记载有骑从、乐舞、童仆等侍从,包括所持仪仗、兵器和乐器等物,这些都能同出土的木俑及棺房两壁的帛画大体对照起来。

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有精美的彩绘帛画。帛画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古人常用笔墨和色彩在上面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

马王堆汉墓共发现5幅帛画,其中一号墓一幅,三号墓4幅。这些帛画都是彩绘,保存得十分完整,它们大多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一号墓的帛画为“T”字形。其画面完整,形象清晰,自上而下分段描绘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

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是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左上角是一弯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画着奔月嫦娥。

在日、月之间,端坐着一个披发的人首蛇身的天帝,一条红色的长尾自环于周围。天上有一道天门,有守门吏。另有神龙、神鸟和异兽相衬,显出天界的威严和神圣。

人间部分以玉璧为界划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墓主人的升天,下层是对墓主人的祭祀。墓主人拄杖,面向西方,前有小吏迎接,后有侍从护送,很有气魄。

人间之下有一巨人赤身裸体,可能是地神,双手举起一白色平台,象征着大地。平台之下,即古人通称的黄泉,巨人脚踏鲸鲵,胯下有蛇,使人感到阴沉昏暗。

整个画面,从下至上,表现了地下、天上的各种景色,有的是出自传说中的故事,也有的是各种社会生活,有的是人脑中的各种想象。

三号墓出土的一幅帛画与一号墓中那幅帛画的尺寸、形制、内容都相近。这两幅帛画以有序的层次,展示了汉初人们观念中的宇宙图景。取自远古神话的大量形象和按照现实描绘的人与物,构成天、地、人相沟通的境界。

帛画出土之前分别放置在两墓内棺的板上,是葬仪中用以表示招魂、导引后随葬的旌幡,又称“非衣”,因而其主题是灵魂升天。画中人物正行进在通往“天国”的途中,天上日月并辉、明乐环响,龙、豹、翼鸟、玉璧等均是吉祥、护佑的象征。

在三号墓棺室西壁的一幅帛画长2.12米,宽0.94米,描绘了盛大的车马仪仗场面。

左上方有两行人物,文武属吏簇拥着戴冠、着袍、佩剑的墓主向前行进,队列前有5层高台。左下方有100多人组成的方阵,阵中是正在鸣金击鼓的乐队。

右上方有4列驷马车骑,右下方有14纵列共100余个骑从,画中所有的人物、车马都面向墓主人方向。

有人认为这幅画描绘的是誓社、耕祠场面,也有人根据所绘的大都是武卒、车骑,认为描绘的是接受墓主检阅的仪仗。

三号墓的另一幅帛画为导引图。以红、蓝、棕、黑等颜色描绘男男女女做健身运动,共有4排44人的形象。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有的着长袍,有的穿短裙短裤,还有的裸露着上身。

运动的类型有伸展、屈膝、转体、跳跃等肢体运动,也有使用棍棒、沙袋、球类的器械运动,还有模仿熊、鹤、鸟等各种动物姿势的运动。

根据人物动作与旁边的题字,可知是一幅关于运动的画作,定名为《导引图》。

马王堆汉墓的随葬品中还有纺织品和衣物200余种。其中包括了汉代丝绸品种的大部分,如平纹组织的绢、缣、纱,绞经组织的素罗和花罗,斜纹组织的绮、锦、绒圈锦,袋状组织的绦带以及彩绘印花纱,还有大麻和苎麻制成的粗细麻布等。

在三号墓东边箱子的长方形漆盒中,发现有大批的帛书。这些帛书是唯一可以和千年女尸媲美的东西。帛书又名缯书,它以白色丝帛为书写材料,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马王堆汉墓的帛书共有28种,12万字,破损比较严重。

帛书一般都是把帛横摊着从右端开始直行写下去。有的先用墨或朱砂画好上下栏,再用朱砂画出直行格,此即为后代的“朱丝栏”。帛书有长有短。短的,一段帛上只写一种书或画一幅图;长的,写完一种书或画了一幅图后,并不剪断,而是另起一行接着书写或画另外的画。

帛书的体例不一,有的在第一行顶上涂一黑色小方块做标记,表示书从这里开始;有的则没有画行首的标记。有些书是通篇连抄,不分章节;有些用墨点记号分章;有些则提行另起章节。大部分帛书都没有书名。有标题的,一般都写在文章的末尾,并记明字数。

自从秦代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作为全国标准字体之后,还规定隶书作为日用文字,通行全国。

整个帛书上的文字代表了这一时期字体的全貌。除了字体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假借字多,简化字多,这些情况进一步表明,在秦统一全国文字后,西汉初年我国文字又处在一个新的发展过程中。

据初步整理,马王堆三号墓的帛书一共20多种,12万字左右,从这批帛书的内容看,只有少数几种流传下来,而大部分是久已失传的佚书。书的内容以古代哲学思想、历史为主,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还有各种杂书。

依《汉书•艺文志》分类,在这些马王堆汉墓的帛书之中,六艺类的有《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

诸子类的有《老子》甲本、《老子》乙本、《九主图》、《黄帝书》。其中,甲、乙本《老子》为所见最古的本子。

兵书类的有《刑德》甲、乙、丙三种。

数术类的有《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和《相马经》。其中《五星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书。

方术类的有《五十二病方》、《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其中《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医书。

另外,还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3幅地图。

同时,马王堆汉墓还发现有瑟、竽、笛、琴、竽律等五种乐器。另外还有和木俑附在一起的模型乐器钟、磬、筑3种。此外,在三号墓的遣策中,记载了不少歌舞、乐器的名称,如“楚歌者”、“河间舞者”、“郑舞者”、“建鼓”、“大鼓”、“钟磬”、“郑竽瑟”、“河间瑟”等。

从中,一方面能了解轪侯家轻歌曼舞的奢侈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增进我们对汉代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了解。

其中一件黑漆二十五弦琴有25根弦,是一张木质的弦乐器。它的瑟面成拱形,中间是空的,下面嵌有底板。首尾髤黑漆,其余光素。

底板两端有首岳和尾岳。首岳一条,右边有25个弦孔;尾部有内、中、外3条尾岳,内外岳左边各有9个弦孔,中尾岳左边有7个弦孔。尾端有4个系弦的木枘,枘端为银制,饰涡纹。

弦由4股丝左旋搓成,中岳上的弦较粗,内、外岳上的弦较细。每条弦下有拱形木柱。

另一件黑漆七弦琴,是木质的弦乐器。它通体黑漆,头宽尾窄,面圆底平,面底可以分开。面板木质松软,似为桐木,底板木质坚硬。面底各有一个“T”形槽,合起来形成共鸣箱。

马王堆一号墓有漆器184件,三号墓有316件,合在一起正好是500件。这样大量的漆器出土,在我国是第一次。

这些漆器种类繁多,有盛装食物的鼎、奁、盘;有装酒或盛肉羹的锺、壶、钫;有喝酒或喝汤的耳杯、卮杯;有舀取食物的勺、匕;有盥洗用的盆、匜和沐盘;有盛托餐具的平盘和案;有放置各色各样梳理和化妆用具的多子奁盒;有娱乐用的博具;有日常生活用具和摆设如屏风和几等;还有专用以挂放武器的兵器架。

各式器形达20种以上,其中漆耳杯占漆器总数的一半以上,堪称是汉代漆器的杰作。

漆器大部分是木胎,只有少数奁和卮是夹胎。装饰花纹多为漆绘的红、黑和灰绿等色。纹样则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和草纹为辅。

一些漆器书有“侯家”、“君幸酒”、“君幸食”字样,还有的注明器物容量。说明这些器具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它们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

造型最精致的是耳杯盒和圆奁盒,耳杯盒一件,椭圆形,两侧有半圆形的把手,盒内放小耳杯6件,重沿耳杯一件。

圆奁盒两件,一件双层,另一件单层,均内漆朱地,外漆黑地,表面绘红彩或作金银色泽的花纹,出土时均用绣花包袱包裹。双层奁盒下层嵌放9件不同形状的小漆盒。

在众多的漆器中,有一件云纹漆鼎格外耀眼。这件漆鼎为椭圆球形,盖是球面形,上有3个橙色的环形钮,盖与鼎身用子母扣套合,鼓腹,底略呈环形。器口附两平直耳,有3个兽蹄形足。

鼎的表面髤黑漆,器内髤红漆。口沿绘有一道菱纹图案。盖和器身绘红色和灰绿色涡卷纹和方连纹等组成的几何云纹。足部用朱漆绘兽面纹,两耳云纹。鼎底部均朱书“二斗”两字,表示出了这个器物的容量。

马王堆汉墓随葬的土笥共48件,多数在西边厢,东边厢和南边厢内也有一些。

竹笥是一种长方形竹箱,由上盖和底箱套合而成,“人”字纹编织,周边用竹片加固,并以藤条穿缠。装盛缯帛服装的竹笥较大。竹笥外面全部用染色的绳子缠缚,并加封泥印和系挂木签。

根据笥内遗物和木签上所记载,笥内随葬品大概可以分为丝织品、食品、草药类、明器等。

丝织品有六笥,其中衣笥二,缯笥二,另有二笥装香囊、鞋及丝织物碎片;食品是笥内随葬品中的主要部分,达到37笥;草药类有一笥,可辨识的有木贼、花椒、桂皮等;明器类有4笥,共计有泥珠一袋,木象牙8件,木犀角13件,木璧23件。

马王堆汉墓中还发现有一些制作精美、形象逼真的木俑。其中一号墓有100多件,三号墓有30多件,它们分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木俑出于东、南、北边厢,小型木俑出于中棺和内棺之间的隙缝中。

小型木俑除了3件着丝麻衣的以外,皆以小树枝劈削,墨绘眉目而成,以麻绳编结为两组。大型木俑分立俑和坐俑。

大木俑有的着衣,有的彩绘,服饰,发髻略有区别,着衣俑的服装有罗袍、绣花袍和泥银彩绘袍等,衣袖内系用细竹条支撑。

彩绘用系先在木头上雕出服饰轮廓,然后用红黑彩色绘出绣花袍、菱纹袍等的纹饰。

马王堆出土的木俑大多都是用来盛放肉食品、谷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制作精美,形象逼真。

各种各样的木俑中,尤其以女性木俑最引人注目,一号汉墓中有一件女舞俑。

舞俑腿部微曲,好像正在蹈足起舞。舞俑体态袅娜,有曲线美;舞姿轻盈,有动感美;奋袖蹈足,有造型美。制作木俑的艺术家,仿佛赋予了舞俑生命似的,让她在人们面前轻歌曼舞。

一号汉墓还有一件著名的歌俑,是跪坐着的。脸丰满,高鼻梁,丹凤眼。她经过精心打扮,脸上打了白粉,眉形修长,双唇涂了口红。清秀的面容上,流露着轻淡的笑意。

在众多木俑中,其中有一组木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由5位乐师组成。其中两位乐师,站在地上,手中拿着吹奏乐器,其余3位乐师跪在地上,用来弹奏的乐器置于地面,摆放在身前。

在乐队俑的对面,放置漆几、屏风、手杖、绣枕、香囊、奁盒以及满盛食物的漆案,这种搭配与设置,当为模拟墓主人生前歌舞宴饮的场面。

马王堆汉墓中其他随葬品还包括:

十二音律管,一套12支,出东边箱北部。竹质,长短不一,插放在绣花袋里面。管的下端有墨书,书写“黄钟”、“大吕”、“中吕”、“林钟”、“无射”、“应钟”等音律名。

铜镜,一件,放在圆奁盒中,有红绢镜套。弦纽,地纹为粗涡纹,主纹为蟠螭纹。

竹扇,两件,大扇在西边箱,小扇在北边箱。扇面作梯形,编织细密,有花纹,边缘及柄以丝织物包缝。

莞席,4件,保存最完好的两件,在西边箱竹笥上,席边均用黄绢包缝。

竹熏笼,两件,在北边箱,笼体竹编,上小下大,呈截锥形,外包绢帛。

竹篓,44件,在西边箱下层。竹条编制,上有两耳,有盖,大小差不多。竹篓内盛满以麻绳串穿的泥“半两”钱。

粮食种子,装麻袋内,在西边箱竹篓上,为数甚多。可辨识的有稻、麦、黍、麻籽和菜子等。

往事的秘密
2021-03-30 · TA获得超过2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4.4万
展开全部

马王堆汉墓 出土最多的陪葬品竟然不是金银珠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