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弧与弧后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现状与趋势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与活跃的被动边缘盆地层序地层(Vail,1977;Posamentier,1988;Haq,1988;Sarg,1988;Sangree,1990等)和前陆盆地层序地层(Swift等,1987;Blair,1988;Brett等,1990;Martinsen等,1993;刘宝珺等,1993;曾允孚等,1993;陈洪德等,1994;许效松等,1993;1996;牟传龙等,1997)的研究不同,聚合背景下的岛弧与弧后盆地层序地层分析显得不够。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有关在环太平洋边缘海盆地(弧后盆地)开展层序地层研究的文章逐渐多起来。Sabry与Hassan(1990)在研究了加拿大的Jeanne D'Arc盆地的一套早白垩世潮控三角洲碎屑岩之后,建立了堆积在这个盆地中的沉积地层的层序地层框架,提出了2个层序和4个好的储层。Lohmar(1991)在活动边缘San Diego弧后盆地中将一套具成因联系的陆棚至斜坡相的沉积物放置于3个层序中。荒户等(1994)在位于日本岛弧西侧的沉积有上中新统以来的海相-陆相碎屑岩类的新泻弧后区划分出13个层序。而Dolkowski等(1992)运用层序地层学知识,提出了Queesland岛的Bowen三叠纪盆地从弧后盆地演化到弧背前陆盆地的发展过程。Kartanegara等(1996)在以油气勘探为目的的东印度尼西亚中生代三角洲至深海相弧后盆地中,建立了7个层序。Valasek等(1995)在开展南美科迪勒拉带东北秘鲁弧后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时,确定了7个层序。王嘹亮等(1997)在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的一套更新世以来的碎屑岩夹灰岩沉积层序中,划分出14个层序,并认为海平面变化是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另外,李思田、龚再升(1997)等学者也对南海边缘海盆地进行过细致研究。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关于弧后盆地层序地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存在两种观点:①全球海平面变化起主要作用(Sabry等,1990;Lohmar,1991;Yang等,1992;Dolkowski等,1992;Valasek等,1996);②构造与海平面相互作用(Macdonald,1991;Nester,1993;荒户等,1994;Kartanegara等,1996)。但是,Seyfride(1991)在分析尼加拉瓜弧前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后,强调构造、火山活动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相互作用对沉积作用的影响。Robert son等(1991)在研究塞浦路斯晚第三纪岛弧盆地的层序基础上,将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与Haq(1988)的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相对比,区别出哪些层序主要受构造控制的新思路便是这方面的尝试。总体来看,前人没有对典型造山带弧后盆地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南海盆地的巨大油气资源和被认为是残留弧后盆地的塔里木油气聚宝盆(Hsu,1993)正引起人们对弧后盆地研究的强烈兴趣。

青藏高原是大陆地质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处于高原东部的西南三江地区正在成为科研与找矿的新热点。三江造山带是由具特色的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弧-盆系统构成的,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多岛弧与弧后盆地并存出现(潘桂棠等,1994;罗建宁等,1996)。岛弧与弧后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将突破被动边缘或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式的框架,这自然引出许多有趣的问题。例如,青藏高原较普遍存在的岛弧与弧后盆地层序形成机理与上述二者有何区别?影响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是哪些?构造-火山地形、海平面与沉积补给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何?层序与弧火山、弧后火山活动的关系怎样?是否与深部地质、造山作用有关?如果有,层序形成演化与造山作用耦合关系是怎么样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