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和( )不解之缘

 我来答
风尚jian
2013-11-11 · 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0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96万
展开全部
亲爱的楼主:
我和(汉字)的不解之缘
没有几个人不会写字,凡写字都想写得美观,看到书法佳作眼前一亮,心灵为之震颤,与作者好像似曾相识心有灵犀,过目很久也不会忘记,其实想法和爱好都是一样的。不过,我对于字的爱好可能更过分一些:每每听到谁人有了某某的字,总是千方百计地想看一眼,看过之后才像完成一桩宿愿。每当见到好的墨迹,总是被其神采所降伏、气韵所感染、意境所左右,静静地与隔世的或素不相识的作者心灵会意、情感沟通;边看边禁不住地心惊手动,会心揣摩,不忍离去,缠绵的意象印之于脑海,挥之不去。

我对于字的爱好始于童年。家父念过私塾,毛笔用的流畅,字迹也端庄稳重、合乎规矩,而钢笔字却写的生硬古怪,依他说“硬笔难毛笔易”。父亲有空就教我写字,开始的规矩的确烦琐:先要手脸干净,然后双足平地、两肩放平,运笔时要身正、笔正、心正,结字要横平竖直、提轻捺重、力求变化,还要用心用力、有放有收、外圆内方等等。虽然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我却不厌其烦,时时处处地比画模仿,父亲时常夸我“写得好,进步了”,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他老人家对我苦心的鼓励和引导。学写字的前几年,大都是用毛笔沾水在地上、墙上练习,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笔墨纸砚齐备,尽兴一番。农村最隆重的节日是阴历年,过年贴对联近似于宗教般地受重视,对联一贴即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气氛。对书法之妙绝者,声震遐迩,众口赞誉,只要知道我总不惜路远去看个反复,对那些精通翰墨的长辈顿生仰慕。

“文革”开始那年出生的孩子是幸运、幸福而且知道感恩的。不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有着快乐的童年,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做着人民公社的小社员长大,而且少年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恢复了高考制度。父亲的巴掌、母亲的眼泪把我推到学校里,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十几年慢慢地与书和书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求学的过程中,经历的师长大多是“文革”后摘帽平反的老教师,他们学识渊博而又见解独到,富有傲骨而又温柔敦厚,不少老师出于老门旧家、书香门第,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书法和书法理论超群。在老师的熏陶下,练字的热情有增无减,同时读了一些贴,看了一些有关的书,参加了一些师生间的书法比赛,日积月累体会渐进。

较为系统的接触书法理论、古代汉语、美学理论,并潜心摹帖是在大学里学中文系的那段时间。摹的是欧、颜、柳、赵正楷法帖,最多的还是柳公权。这期间幸运地得到了王先仁先生(号岳石)的指导。有人说岳石先生是书圣王羲之的后裔,我没有考据过,也没有问及他,但他是著名书法家王学仲的真正同乡真实无疑。先生出身于书画世家,以画入手,字写得浑厚古朴。当时他正向行草过渡,字迹狂劲奔放。为人耿直、童心未泯,言行似乎容不得一点灰尘和沙子。对于我们学生似乎没有年龄差异,平易近人、饶有风趣。他经常在教工活动室里,把画毡往乒乓球案子上一铺,文房四宝一摆,就成了他的书画室。偌大的屋子里,只我们两个,我续墨牵纸,他边画边写边说,一高兴就是一个通宵。一次学校组织书画比赛,他做评委,结束时他笑着对我说:“柳公被你摹得以假乱真了,换换写法。”随即把一本魏碑字帖送给我。我第一次见到魏碑帖子,眼前一亮、爱不释手、如痴如醉,更被先生的厚爱和鞭策而感动不已。

临近1987年春节的时候,我们在活动室又度过了一个不知疲倦的通宵。待到晨曦透过窗子,王老师高兴地说:“我给你写点春联,带回去过年。”把春联带回家,我极力向父亲渲染炫耀,老人家总是摇头,他似乎弄不明白:中国汉字怎么也可以这样写?终未张贴。由此,我才知道会写——能写——书法艺术有多大的距离,识字——品字——鉴赏有多大的区别。

参加工作的26年间,不管工作如何繁忙,始终坚持以书为友,忙里偷闲,边读边写。总是忙时多、闲时少,读的多、写的少,断断续续,长进不大。有时兴致勃发、心血来潮,顺手挥笔泼墨写来几幅,或立于案几或挂于前壁,踌躇满志窃自得意。可是,不出三两个月,就会慢慢发现在笔法和章法、大小虚实、骨骼体态、收放疏密诸方面毛病百出,大有面目可憎、不可入目之感,往往付之一炬。有些时候,感到自己根本不会写、不会运笔,捏起毛笔犹豫半天还是无所适从,感觉是一片空白的郁闷,这些体会和感觉一直反反复复。有幸的是在几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诸如李叔同(弘一大师)、于右任、沈从文、郭沫若、启功、魏启后、沈鹏等一些大家的墨迹,一次次醒目、心动、惊奇,临渊羡鱼、望洋兴叹。在博物馆里面对甲骨文、钟鼎文,见识瘦金体、馆阁体,犹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深感自身更是一无所知、苍白无力。

不敢说与书法有缘,只言与写字有缘,这绝非托词,实是肺腑。虽是自我多情、一相情愿认为与写字有不解之缘,仍然是书法的门外汉。门外汉何谈登堂入室?不登堂入室如何观其四壁?文学界有一佳话,鲁迅因为一句诗被称为“孺子牛”,郭沫若自称“牛尾巴”,周扬甘称“牛尾巴的一毫毛”;明代的徐渭(号青藤)书画惧佳,怀才不遇,不为当世称道,后代的郑板桥、齐白石却以自称“青藤门下一走狗”为幸。那么,现代所谓的书家名流,比起书圣王羲之(王右军)该如何自称呢?墨海高风,博大精深,一座座丰碑,高不可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肝胆相随,甘心把这种爱好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内容,不遗余力。诚如虔诚的香客一般,始终抱定进香于圣人脚下的愿望,以看见庙门为幸,以接近庙门为荣。

辗转四周,书画市场异常繁荣,画家、书家、专家、大师形形色色,一涌而至,良莠不齐,正如市场上的摆件,琳琅满目、真假难辨。因为承平日久,也许印证“乱世黄金,盛世字画”的老话;也可能正符合了一些书法理论家所预言的发展趋势,书法艺术由尚法——尚意——尚气到达了尚情的阶段。所谓尚情就不可能一枝独秀,就会各有所爱、情有独钟,这就更需要通过分析、辨别、鉴赏,找到自己心领神会情感共鸣的艺术家和艺术品,来引导和提升自己。弯路行长难以曲直,粗浅感受以此作结;祈于长我者交流,诚与幼我者共勉:
祝您步步高升
期望你的采纳,谢谢
留下一片林322
2013-11-12 · TA获得超过178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9万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7亿
展开全部
我和书的不解之缘

人生就像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装满了许多璀璨夺目、晶莹剔透的宝石,每一棵宝石,都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每一棵宝石,都充溢着一个个纯真的故事。
小的时候,大大小小的画册是我最爱的东西,这些讲着《海的女儿》、《丑小鸭》等优美故事的小画书,让我置身于童话的世界,从中获得了乐趣。
现在,中外名著成了我爱不释手的书籍,从这些书中,我体会到了保尔﹒柯察金的意志刚强、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尼摩船长的热爱自然、
福尔摩斯的智慧过人,还有万里长城的雄伟、庐山瀑布的壮观、桂林山水的秀丽、西子湖畔的优美……
书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妈妈叫我读书迷,我说那是因为书的内容太精彩,爸爸成我为小书虫,我说那是因为书能增长知识。
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是它给了我帮助;在我失去信心的时候,是它给予我鼓励;在我孤独时,是它陪伴我,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的美好时光。书让我学会分辨真善美,让我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让我有稚嫩变得成熟,有无知变的懂事。书让我领略到时间的、珍贵生命的无价,感受到是世界的奇妙、自然的美好。
书让我受到知识的熏陶,让我学到了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他引导我去打开知识的宝库,带领我畅游知识的海洋。是书,这个真实的朋友,让我立下了攀登科学高峰,探索自然奥秘的理想,让我一步步成长。
回忆在我12年的成长历程中我和书数不尽数的故事时,我笑了,我想这回是我人生历程中最难以忘怀的记忆,这将成为我一生的宝贵财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