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朝阳区2014年一模语文试题啊
2014年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14.3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京城是大气的。这种大气首先体现在建筑上,不要说偌大的一个紫禁城只住皇帝“一家人”,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也是疏落有致,颇多空间的。北京城的大气更体现在文化上,北京从就是汉胡① ,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和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和融合。一个外地人,只要他到了北京,保准不会感到别扭;如果他还很随和,会说几句普通话,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北京人了。
这就是北京:古老而又新鲜,博大而又精深,高远而又亲切,迷人而又难解。它是单纯的,单纯得你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北京;它又是多彩的,多彩得你永远无法一言以蔽之。而无论久远深厚的历史也好,生机勃发的现实也好;豪雄甲 的王气也好,醇厚平和的民风也好,只要你一走进北京,它们都会向你扑面而,让你 ② 。你可能会惊异于现代都会的日新月异,也可能会流连于千年古都的乙 深沉;可能会 丙 于文化名邑的清雅幽远,也可能会迷恋于民众舞台的柳暗花明。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初进北京的人感到无比的神奇,它会使你心旌摇荡,神志痴迷,不知所以。可以这么说,任何试图读懂北京的人,一开始,都会有一种不得其门而入的感觉。
(取材于易中天《读城记》,有删改)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①②处的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ǔ) 目不瑕接
B.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ǔ) 目不暇接
C.偌(nuò)大
杂揉 五方杂处(chù) 目不暇接
D.偌(ruò)大
杂糅 五方杂处(chù) 目不瑕接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浩荡 深厚 沉湎 B.浩瀚 雄厚 沉湎
C.浩荡 雄厚 沉醉 D.浩瀚 深厚 沉醉
3.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言以蔽之 B.生机勃发 C.柳暗花明 D.不知所以
4.下列四副对联中,最适宜用迎接友人访的一项是
A.珠联璧合乾坤定,花好月圆鸾凤鸣。
B.华夏年年腾骏业,新春岁岁展宏图。
C.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D.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5.某高校毕业生听完著名就业辅导专家张教授的报告后,深受启发,立刻用手机给张教授发短信,希望得到帮助。下面四条短信中用语恰当、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张教授,您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学生××
B.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可能有些唐突,但您务必要回复我!学生××
C.张教授,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请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不知您能不能把邮箱地址告诉我?情急之中,未免有些唐突,请见谅!
D.张教授好!今天听了您的报告,我深受启发。我想让您帮我看看求职自荐信,请您尽快把邮箱地址发给我。情急之中,虽然有些唐突,但相信您能理解!学生××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一9题。
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使昼呜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诚哉!其为武后也。
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兹得此论,更发明矣。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请畅言之。
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匪止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①肮脏:高亢刚直的样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允宜肇于此日 肇:开始
B.惜其所见不逮 其:代词,指武后
C.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 悉:详尽
D.匪止士民之家 匪:少,微薄
7.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选择绝对胜利的一方和群花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
B.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
如果不给它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外的耻辱呢
C.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屈,只有牡丹绝不肯通融
D.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
我曾经把这话对朋友说,有朋友认为这说法太迂腐
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强项若此,(牡丹)得贬固宜
B.(武后)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C.(予)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D.同人诘予曰:“(牡丹)有所本乎?”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看到书上有关牡丹被贬的记载以后,作者才开始认同牡丹的花王地位。
B.作者认为植物生长自有规律,就是圣贤也无法让冬天的田地长出穗。
C.作者从秦地巩昌带回一些牡丹,朋友嘲笑作者的行为是“趋冷非趋热”。
D.关于牡丹朝南才能生长的问题,作者认为李白的诗句为此提供了根据。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7分。
10.结合上文,请简述作者认为牡丹不同于其他花卉的两个独特之处。(4分)
11.请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5分)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详景公乃止
(取材于刘向《说苑·正谏》)
12.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任选4题作答)(8分)
①在《诗经·氓》中,作者借女子的口吻,倾诉了妇女婚后的辛苦劳作,“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②一切景语皆情语,如陶渊明的《归去兮辞》中,“ ,泉涓涓而始流”,范仲淹的《苏幕遮》中,“。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都是借景抒情的名句。
③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在拜师求学上的浅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 ,吾未见其明也。”
④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用“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切切错杂弹,”这四句诗,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美妙。
⑤《赤壁赋》一开篇,在月夜秋江美景中,苏子“举酒属客, , 。”
⑥在《窦娥冤》“刑场”一折中,窦娥指天斥地:“地也, 。天也, ”,表达了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一③题。(20分)
泾溪
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溪兴①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注释:①此诗系诗人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②瓦瓯:陶制的小盆。
①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诗运用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思考。
B.后诗托物言志,借助溪流表达诗人的人生志向。
C.两诗内容不同,前诗旨在说理,后诗意在抒怀。
D.两诗风格不同,前诗平实警策,后诗自然清新。
②从《溪兴》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③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泾溪》一诗后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哲理的认识。不少于150字。(12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①传统意义的中国人,对于“人”“社会”“历史”的认知是基于“内”“外”这个维度而构建的:一切事物,都在“由内而外”或“由表及里”的一层层递增或递减的“差序格局”中体现出。因此,在中国传统思想探索中,对于“我”的关注,自然地就继续向“内”的方向深入,引出“心”这个范畴。
②“心”是自我体验和修养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思想、意识、态度、情感等等,但我们特别要关注一个内涵,是它常常倾向和暗示一种“主体性”,就是说当人们谈到“心”的时候,总是自然产生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即使讨论别人的“心”的时候,其口吻就像一种“设身处地”的类似于“主体”的角度在说话。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这个“心”,就有这种感觉,这首诗中杜甫好像和几百年前的孔明获得了一种跨朝代的“通感”,仿佛在直接感受孔明那种“良苦用心”。在这种陈述的习惯中,“将心比心”的说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③“心”的概念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含有很强的道德伦理性,因此“心”也自然地代表着“做人”“为人”方面的最需要珍重的东西。当你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背后假设的“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是一种“由里及外”“由己及人”的具有“伦理”意义的“差序格局”。而从“心”出发的这种“内”“外”之间一层层外推的关系,应该是“诚”“正”“仁”“爱”“恕”等,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这种“内”“外”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真诚、共存、协调、和睦、温和、宽厚、利他、建设性的等等。这种关系是符合“天人合一”“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人际关系的生命伦理道德的。“心”的主观性和它的道德性,包含着对认知主体的“人”本身的鞭策和制约,这种观念直接把“我”和世界的关系公开地“伦理化”,理直气壮地把探索世界的过程解释为一种“修身”以达到“经世济民”的过程。从“心”开始,通过“修、齐、治、平”这一层层“伦”的次序,由内向外推广开去,构建每个人心中的世界图景。
(取材于费孝通《将“心”比“心”》,有删改)
14.下列对文中“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心”是关乎自我体验和修养的概念,它的内涵包括思想、意识、态度、情感等。
B.“心”常常倾向和暗示“主体性”,说到“心”时,总会产生“心心相通”的感觉。
C.“心”代表“做人”“为人”方面最需要珍重的东西,因为它有很强的道德伦理性。
D.“心”有主观性和道德性,它把我与世界联系起,由外而内,达到“经世济民”。
15.下列诗句中“心”符合文中“心心相通”的意思的两项是(4分)
A.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D.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E.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6.阅读下面材料,请从第③段中选三个四字词语(不含标点),填写在下面方格中,指明“我”实现愿望的正确途径。(5分)
材料:在英国最古老的一个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文字: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世界,于是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我醒悟了,我发现我实现愿望的途径是错误的。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排骨里的萝卜
①女儿一回到老家,我母亲就把她带进菜市场,逐一询问她想吃什么。从东头问到西头,女儿一直摇头。母亲急了:“总要吃啊,小祖宗,你到底想吃什么?”女儿两眼埋在手里的卡通画册里,淡淡地说:“我要吃排骨里的萝卜。”
②不吃排骨,不吃萝卜,却想吃排骨里的萝卜。女儿的理由是:排骨太腥太腻,萝卜太清太淡。女儿是在吃多了排骨后才挑上萝卜的。几年前她在萝卜盘中翻找罕见的排骨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③突然就领悟了现代人的忧怨:享受着现代文明带的高效、便利、繁华、奢侈,却怨叨着它的拥挤、功利、急躁、嚣张。驾着豪华轿车,却骂着它的尾气;用DNA技术修改着生命,却忧心着社会伦理和生命尊严;推行着经济政治一体化,却牵挂着多元文化的丧失。
④现代人远离了乡村,然后思念它,看见乡村的一草一木,就一惊一诧的。乡村很美,但得远远地看。乡村是一幅经典名画,是用欣赏的,而不是用居住的、生活的。现代人激情四溢地回到乡村,只是想看看春天离得有多远,然后用相机拍下,用画框装裱好,点缀到城里的水泥墙上。现代人在城里模仿着乡村的绿,怀念着乡村的安详和静谧。
⑤现代人越越爱回忆从前在乡村的日子。那段吃不饱的时光,现代人回想起已全然消散了饥饿的惶恐,脸上是掩不住的羡慕,荡漾在记忆里的是一段段情意融融的细节,一首首田园诗,一曲曲牧歌。过去了的,就是罪恶也没什么不可饶恕的。但这得有个基点,回忆和观赏必须站在今天韦衣足食、和平安宁的阳台上。
⑥现代人已学会了蘸着传统的汤汁去吃现代文明的点心,然后用现代思想作武器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反叛。现代文明授予现代人以现代武器,现代人首先用这武器向现代文明开火。
⑦为什么突然想吃农家味的小菜小饭?因为现代人距农村越越远,也离家越越远。然而如果连吃三天的农家饭,现代人非骂娘喊救命不可。想一想,当初身居乡村时,我们怀想的是什么?是生猛海鲜,是遥远的都市。乞丐的梦常常是席梦思,而富翁的梦更多的是街头的石板和公园的长凳。
⑧人天生有根反骨,就长在后脑勺下。人在现实中躁动,要么歌唱未,要么缅怀过去,总是把现实不尴不尬地晾在那儿。尽管人们总是从现实中榨取最多的滋养。
⑨我知道如何让我女儿在萝卜中翻找排骨了:弄一锅子萝卜,点缀几小块排骨。排骨中的萝卜和萝卜中的排骨一样好吃,一样滋养人,喜恶自量的比例。比较排骨和萝卜到底谁更富营养是现代人的浅薄所在,没什么是特别有营养该特别多吃的,也没什么是特别没营养特别不该吃的,你所稀缺的才是你最需要的。
⑩在排骨的背景下,现代人一年四季品尝着萝卜。这萝卜还是原汁原味的萝卜吗?但现代人仍管它叫萝卜,而且时尚地自称不吃排骨。
(取材于董玉洁《排骨里的萝卜》,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通过写女儿挑食,要“吃排骨里的萝卜”,引出下文对“现代人的忧怨”的思考。
B.第④段写现代人“激情四溢地回到乡村”,说明现代人越越厌恶都市,渴望回归田园生活。
C.第⑥段中写现代人“用现代思想作武器”,“向现代文明开火”,表明了现代人的反思和反叛。
D.第⑦段中“乞丐的梦”和“富翁的梦”构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批判了现代人的无知和愚昧。
E.文章以现代人“时尚地自称不吃排骨”做结,首尾呼应,而“时尚”一词,尤为耐人寻味。
18.文中说“现代人远离了乡村,然后思念它”。结合文章,概括现代都市人思念乡村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分)
19.文章以“排骨里的萝卜”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10分)
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当你碰到有人吸烟时,你会如何劝阻?请把劝阻的话写成一段文字。
要求:1、理由充分。2、语言精练得体。3、150字左右。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这世界上可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说:应该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
也有人说:如果什么都不怕,反而更可怕。
还有人说:应该有所怕,有所不怕。
以上看法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3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2.C浩荡,形容广阔或壮大;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深厚,(感情)浓厚;雄厚,(人力、物力等)充足。 沉湎,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等方面),不能自拔;沉醉,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3.C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机勃发:指植物生长初期,长势旺盛、茁壮的意思。引申为生命力旺盛。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成荫,繁花耀眼的美景。后多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转机看到希望。不知所以: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4.D5.A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6.D(匪:不,不是)7.A(“选择绝对胜利的一方和群花来决一雌雄”有误)
8.D(省略成分应为“尔”)9.C(“趋冷非趋热”有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7分。
10.(4分)牡丹依时守季开花,不畏强权,即使遭贬亦坚守节操(独迟2分);牡丹朝南才会生长,改变方向就会死,个性刚强,绝不委屈通融(不改向2分)。
11.断句(5分)
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民必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详/景公乃止(评分标准:标记“/”处,共10处,每断对2处,得1分;每断错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齐景公建造高台,台建成后,又想要铸造大钟。晏子进谏说:“君王您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建造高台,现在又想要铸造大钟,这是加重百姓赋税的行为,百姓一定很痛苦。把加重百姓赋税的行为作为自己的快乐,不吉祥。”景公于是停止了。
12.默写(8分)
①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②木欣欣以向荣 山映斜阳天接水③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④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⑤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⑥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13.(20分)①(3分)B
②(5分)答案要点:一个随遇而安、闲适自在、孤寂的隐者形象(2分,形象特点1分;隐者形象1分)
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点分析(3分)
③(12分)评分要点:人生哲理: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概括哲理2分,意思对即可)观点明确2分;联系实际分析4分;语言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4.(3分)D(“由外而内”有误)15.(4分)A C
16.(5分)从心出发(从心开始) 由己及人或推己及人(由内向外、由里及外)
经世济民
(答对一个2分,答对两个4分,答对三个5分。答错顺序不给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7.(4分)BD(B“渴望回归田园生活”有误。 D“无知和愚昧”于文无据。)
18.(4分)到乡村赏景,拍照;回忆从前在乡村的日子;吃农家饭。(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4分)
19.(6分)题目生动新颖,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特点1分);以小见大,用平常事物来反思现代人的忧怨与矫情(手法2分);题目隐含作者对现代都市人矛盾心理的嘲讽和批评(情感态度2分);题文照应(题目与文首、文尾相照应)。(结构1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0.(10分)(理由充分4分;层次清楚,结构完整2分;语言精炼得体4分。)
21.(50分)(请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牡丹能够在群花中称王,开始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要说牡丹的颜色和香味,比芍药能强多少?选择最好的牡丹和最好的芍药来决一雌雄,还不知鹿死谁手呢?直到我看了《事物纪原》一书,说武则天冬天游后花园,(看到)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只有牡丹花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我这才恍然大悟说:“牡丹刚强不屈若此,被贬谪本来就是应该的,如果不给他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被贬到八千里外的耻辱呢?”(韩诗:“夕贬潮州路八千”)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时令季节,如果违反时令季节,那么就算有十个像尧那样的圣贤,也不能让庄稼在冬天长出穗来。武则天虽为人主,但是她能强令公鸡白天打鸣吗?如果她有见识,就应当贬损其他花卉而只推崇牡丹。花王的封号,本应从武则天赏花的这一天开始,可惜她的见识达不到,而且倒行逆施。的确,武则天就是这个样子!
我从秦地的巩昌带回十几棵牡丹,朋友用“群芳应怪人热情,千里趋迎富贵花”的诗句嘲笑我。我说:“牡丹是因为坚守自己的节操才被贬的,我把它们带回来,这是趋冷而不是趋热。”现在对于我得到的这个结论,更加明确了。种植牡丹的方法,在名人的画谱当中已经记载得没有一点点遗漏,如果我再谈,就又是拾人牙慧了。但有最重要的一点,花谱当中偶尔有记载但是说得不是很详尽,就让我通快地说吧!
所有的花都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应当向阳,这是种植花卉的共同原理。其他的花还能受点委屈,只有牡丹绝不肯通融,让它朝南就会生长,让它朝其他方向就会死,这是牡丹高亢刚直、不可改变的本性,武则天都不能让它屈服,又有谁能使它屈服呢?我曾经把这话对朋友说,有朋友认为这说法太迂腐。我说:“不只是平民百姓,即使是帝王之尊,想种植这种花,也不能不遵循它的习性。”朋友反问我说:“(你)这话有根据吗?”我说:“当然有根据。我的本家李白有这样的诗:‘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帝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的人朝向北,那么花不是朝南是朝哪个方向?”朋友笑着赞同这一说法。这些话难道不是定论吗?
语文试卷
2012.3
(考试时长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6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收回机读卡和答题卡。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公信力 关怀倍至 豢(juàn)养 获益匪())()()罚不当(dān)罪日本地震一周年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熊去氧胆酸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 ① 茶树的国家。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仅是 ② 茶味的优劣,更是领略饮茶的 ③ 。
A.①发现、利用、栽培 ②品鉴 ③情趣
B.①发现、栽培、利用 ②品鉴 ③情调
C.①发现、利用、栽培 ②品尝 ③情调
D.①发现、栽培、利用 ②品尝 ③情趣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小不得大故上下序而民志定所以养生送终之具 莫大乎圣人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不相入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8.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山映斜阳天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头鼓”就是耘田鼓,“筵上鼓”指的是王公贵族筵宴上饮酒作乐时所击鼓降,百姓们不挨饿受冻百姓A.现,原因发育早。B.青少年比成人更能体会到奖励的奖赏作用,所以会低估风险,做出莽撞的举动。
C.专业技能伴随经验而来,经验通过制订、实施计划并看到成果的实践过程获取。
D.现在的孩子知道烹饪过程的化学反应,懂物理和化学,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
有人说,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尝尝。
有人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苹果图案,有了“咬掉一口”的创意,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有人说,咬第一口只是个开始。
……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3
第一部分(27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D(A关怀备至、豢huàn,B浏览器、咀jǔ,C风驰电掣、箴zhēn)
2.C(A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B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C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3.B(A“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与“是……结果”不搭配;C“治愈好”赘余;D不合逻辑,“社会问题”与“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不能并列)
4.D(“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应为“美国作家海明威”)
5.A
二、(共12分,每小题3分)
6.B(序:有序)
7.A(A用来……的。B副词,没有谁;副词,不要。C代词,他的;代词,我。D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副词,互相)
8.C(应为“民”)
9.C(“没有异常情况不得迁徙”应为“不会看到别的事物而想改变自己的本业”)
第二部分(123分)
三、(共30分)
10.(5分)
予退处林下/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记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萧然移日/所与谈者∥惟笔砚而已/故谓之梦溪笔谈/所录惟山间木荫/不系人之利害
【评分参考】⑴“∥”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⑵答对2处得1分。
⑶答错2处扣1分。
11.(8分)
①终刚强兮不可凌 子魂魄兮为鬼雄
②再而衰 三而竭
③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④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⑤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⑥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评分参考】⑴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⑵回答超出4小题者,只判前4小题。
12.(7分)
①(3分)
C(“同甘共苦,知足常乐”与诗意不符)
②(4分)
“上有烈日,下有焦土”两句描写了农夫在田间,头顶烈日,脚踩焦土,艰辛劳动的场景(1分,要点:“农夫艰辛劳动”或“农夫劳作环境艰苦”)。承接上文“一何苦”,为下文抒写诗人的心愿做铺垫(或:“暗含与公子王孙筵宴享乐的对比”)(1分,要点:“承上启下”或“对比”),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1分,要点:悲悯),以及对王孙贵族只知享乐漠视百姓疾苦的不满(1分,要点:不满)。
【评分参考】⑴“承上启下”或“对比”不结合具体内容,不给分。
⑵意思对即可。
13.(10分)
【评分参考】⑴写法2分。
以小见大。(意思对即可)
⑵结合本诗具体分析2分。
恰当、合理,即可得满分。
⑶联系其他文学作品分析4分。
①观点1分。
1分:观点明确合理。
0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
②阐发3分。
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恰当。
2分:存在一处不足。
1分:存在两处不足。
0分:存在三处不足。
⑶语言表达2分。
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1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0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②不足50字。
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1分为止。
四、(共8分)
14.(3分)
C(A根本原因是“控制系统发展过于缓慢,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B“所以会低估风险”与文意不符;D“但他们却不会做鸡蛋饼”于文无据)
15.(5分)
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1分,要点: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两个神经心理系统相互作用(1分,要点:相互作用),让儿童变为成人。农耕社会青少年这两个系统的发育大体是同步的(1分,要点:同步)。现在的青少年控制系统发育迟缓(1分,要点:控制系统发育迟缓),跟不上动机系统的节奏(1分,要点:不同步)。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五、(共25分)
16.(4分)
C、D(C“旨在说明他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曲解文意;D“极大地伤害了老兵的感情”与文意不符)
【评分参考】⑴答对1项得2分。
⑵答案超过2项本题不得分。
17.(4分)
这里运用了拟人、排比的手法(1分,要点:手法),揭示了农村庄稼被毁,树木被砍伐,田园风光被破坏的现象(1分,要点: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沉沦的悲愤之情(1分,要点:主旨)。形象生动,层层推进,感情强烈,有很强的感染力(1分,要点:表达效果)。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8.(7分)
①(3分)
故乡的土承载着老兵对故乡深刻的记忆、深切的怀念(1分,要点:思乡)和与亲人的真挚情感(1分,要点:亲情),所以是无可替代的。这句话表达了老兵与故土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或:故乡的土是他心灵的归宿)(1分,要点:血脉相连)。
②(4分)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分,要点:线索)。突出了对中国广大农村(1分,要点:中国农村)的田园风貌(或:乡土特色)正在被毁坏(1分,要点:田园风貌被毁坏)的悲愤之情(1分,要点:悲愤),引人深思。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9.(10分)
【评分参考】⑴文意解说4分。
“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在本文中指的是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或“心灵的归宿”等)。
句意理解2分,结合文本解说2分。
⑵联系实际谈认识和感悟4分。
①观点1分。
1分:观点明确合理。
0分:观点不合理或不明确。
②阐发3分。
3分:举例恰当、内容具体贴切、分析感悟恰当。
2分:存在一处不足。
1分:存在两处不足。
0分:存在三处不足。
⑶语言表达2分。
2分:语言流畅,有一定文采;表达清晰,有条理。
1分:语言基本通顺,表达较清晰。
0分:①语言不通顺,有较多语病,表达混乱。
②不足50字。
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1分为止。
六、(共60分)
20.(60分)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一类卷
(60~50分)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5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二类卷
(49~40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4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5分以上。三类卷
(39~30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3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5分以上。四类卷
(29~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