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音乐作品?
展开全部
最近在入门电影相关,加上以前选修课选过电影配乐,就大概谈谈电影中的音乐吧。分析一部电影中的音乐作品,可以从其起到的作用谈起。
在电影中,很多时候音乐是没有歌词的,因此相当抽象、纯粹。要务实地谈音乐的「内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有歌词的时候,音乐本身传达的意义和情感比较明晰、具体。然而,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当音乐和影像有机结合时,意义更容易传达。有一点要注意,影视音乐作品并不仅限于一首完整的歌曲(由人声或乐器完整演奏),也指电影中应情节要求加入的配乐。一般的电影OST(Original Sound Track)中都可找到公开发行的配乐原声。
电影音乐的理论变化很大,因此并没什么固定的赏析方式。
有人坚持电影音乐应有属于自己的意义和尊严,甚至有人认为音乐应该主导影像。有一些导演提倡「纯粹说明式」的音乐,这种音乐和影像的地位在影视作品中是完全相等的。比如一些经典的悬疑片中,一个人遭遇了紧急情况,或是一宗谋杀案在悄然进行中——此时此刻,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步伐、呼吸、神态变化等),其实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强调其悬疑性。比较经典的有Bernard Herrmann在著名惊悚影片《触目惊心》(Psycho, 1959)中编制的「浴室杀人」场景配置音乐,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听觉,也成就了Herrmann这位电影配乐界殿堂级巨人。他自己说,《触目惊心》三分之一的电影效果应归功于配乐。
当然,也有人坚持,电影要以影像为主,音乐不可喧宾夺主。不过,大师级别的导演往往对电影音乐要求极高,因此也不惜重金和优秀的作曲家联手。导演本身不一定要对音乐内行,他只需要认清电影某个部分需要的戏剧性就行了。至于如何将戏剧性融入音乐,就是作曲家的事了。导演和作曲家的合作关系不一而足,有的作曲家是看了粗剪(rough cut)之后立马开始写,有的则是看完细剪才动笔。大多数歌舞片的导演都是在开镜前就与作曲家合作完成了片中音乐的制作,开拍前事先在录音室录好了,再拿给演员对口型。
电影音乐的具体作用有很多:
1. 在电影字幕升起时的音乐宛如序曲,能代表电影整体的精神和气氛。
2. 某些音乐能暗示环境、阶级或是种族群体。
约翰·福特(John Ford)的西部片擅用简单的民歌,比如《红河谷》(Red River Valley)被用于《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中,或19世纪西部开拓时代的宗教赞歌如《Shall We Gather At the River》。这种带有浓厚乡愁意境的音乐通常以开拓者的乐器演奏(如哀伤的口琴或某种手风琴之类的)。意大利电影也擅于运用抒情或情绪丰富多彩的曲调来反映其歌剧传统,特别是Nino Rota创作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教父》(The Godfather, 1972)。
3. 某些音乐可以预示即将发生的事,让导演能事先给观众一个心理上的警示,经典作品不得不再提到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惊悚悬疑片,通常都配上带「焦虑性」的音乐,有时往往是虚晃一枪,有时却爆发为一个高潮。
最经典的莫过于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Jaws, 1975)中鲨鱼主题的配乐,堪称史上最佳,这块要详细讲讲。鲨鱼出现的主题其实结构比较简单,也就是一两个音一再反复,但是加上渐进层递和由简入繁的编曲手法,成功诠释出大白鲨的冷血窥伺、神出鬼没,和导演在摄影手法上以大白鲨为主观的运镜手法相结合,搭配出强烈的艺术风格和电影效果。
顺便说一句,记得当时上课时老师还给我们听了一下两段不同的配乐,即「虚晃一枪」和「大白鲨出没」,虽都制造出紧张效果,但其中节奏上的微妙差别,揭示着迥然不同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然而观众的情绪已被撩拨起来,完全被影片的节奏所控。
不同乐器的使用在《大白鲨》一片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Chrissie's Death》是影片一开场时,一名少女遭到鲨鱼攻击时的配乐:一开场时竖琴轻撩漫拨,白鲨的主题穿梭其间,隐约透露着一股神秘与杀意,紧跟着弦乐狂卷出突如其来的攻击,虽然攻势暂歇,然而惊魂未定,即刻一波又起,急鼓如雨中,少女遭到大白鲨无情的吞噬,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幽静的海面上曙色初现,彷佛什幺也不曾发生过。然而一股未知与不安,却在海潮深处回荡不已。竖琴是威廉斯在《大白鲨》中运用得很有感觉的乐器,流转滑动的拨弦音色,很能诠释出海洋的无垠多变,以及浪潮起伏间潜藏的狩猎与窥伺。《The Underwater Siege》中竖琴的运用更是令人惊艳,这一段音乐描写白鲨攻击捕鲨笼中的海洋学者,气氛来势汹汹,威廉斯舍弃以常见的管弦模式,来表现这一段猛烈且惊心动魄的袭击,反而使用竖琴这种音质向来让人觉得柔美的弦乐器,以汹涌如潮,一波接着一波的急弦,翻腾出绵密激烈的攻击,佐以紧凑的打击和回荡的铜管音效,将深海中的人鲨缠斗描绘的千钧一发,令人屏息。
4. 很多情况下需要影片中角色约束或隐藏情感,音乐也常能暗示人物的内心状况。这一点就不赘述了,是很常见的展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艺术手法。
5. 音乐可控制情绪的转换,也能使主导的情绪中产生或造成相反的效果。
在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的《铁血雄狮》(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1951)中,主角在非理性的突发状态下,从垂死同伴手中夺取旗子,投入激烈的战斗中。为强调这个年轻人的爱国之心,配乐利用了美国军歌的激昂。南北战争时,南方军的掌旗兵受伤了,因痛苦而跌跌撞撞,旗子也破破烂烂,此刻,音乐转成痛苦的挽歌,并逐渐转为Dixie(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流行的军歌)的怪异扭曲版。主角原本激昂的斗志掩盖了受伤的痛苦,但因为音乐的转换,观众和主角一样,突然陷入了可怕的颓丧中。
相反地,像在影片《邦妮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 1967)中的一段抢劫戏却使用了乡村式的五弦琴音乐,场面十分轻松有趣。很多影片中也常看到戏剧性不强的片段(如男女在街上漫步),却配以天马行空的狂想曲风,音乐浓烈、节奏轻快,与剧情产生巨大的反差。
6. 最后,也是最常见的一个作用,代表角色的个性,或者影片的主旋律。一首歌火了,带动整部电影也火了,甚至于很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这部影片时,经久不衰的是旋律,更是伴随着旋律的那段记忆。好的主题歌往往胜过其片子本身,也往往是片子的浓缩。常见的还有「老歌新唱」,如Celine Dion和Clive Griffin为《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 1993)翻唱的上世纪40年代的老歌《When I Fall in Love》,更添韵味。
电影中的音乐作品用得是否恰到好处,是否别出心裁,只要以上的几点起了作用(倒不一定是反映出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视觉和听觉上给观众以共鸣与刺激,就可以说该音乐作品从某种意义上「传达了意义」。
在电影中,很多时候音乐是没有歌词的,因此相当抽象、纯粹。要务实地谈音乐的「内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有歌词的时候,音乐本身传达的意义和情感比较明晰、具体。然而,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来说,当音乐和影像有机结合时,意义更容易传达。有一点要注意,影视音乐作品并不仅限于一首完整的歌曲(由人声或乐器完整演奏),也指电影中应情节要求加入的配乐。一般的电影OST(Original Sound Track)中都可找到公开发行的配乐原声。
电影音乐的理论变化很大,因此并没什么固定的赏析方式。
有人坚持电影音乐应有属于自己的意义和尊严,甚至有人认为音乐应该主导影像。有一些导演提倡「纯粹说明式」的音乐,这种音乐和影像的地位在影视作品中是完全相等的。比如一些经典的悬疑片中,一个人遭遇了紧急情况,或是一宗谋杀案在悄然进行中——此时此刻,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步伐、呼吸、神态变化等),其实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强调其悬疑性。比较经典的有Bernard Herrmann在著名惊悚影片《触目惊心》(Psycho, 1959)中编制的「浴室杀人」场景配置音乐,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听觉,也成就了Herrmann这位电影配乐界殿堂级巨人。他自己说,《触目惊心》三分之一的电影效果应归功于配乐。
当然,也有人坚持,电影要以影像为主,音乐不可喧宾夺主。不过,大师级别的导演往往对电影音乐要求极高,因此也不惜重金和优秀的作曲家联手。导演本身不一定要对音乐内行,他只需要认清电影某个部分需要的戏剧性就行了。至于如何将戏剧性融入音乐,就是作曲家的事了。导演和作曲家的合作关系不一而足,有的作曲家是看了粗剪(rough cut)之后立马开始写,有的则是看完细剪才动笔。大多数歌舞片的导演都是在开镜前就与作曲家合作完成了片中音乐的制作,开拍前事先在录音室录好了,再拿给演员对口型。
电影音乐的具体作用有很多:
1. 在电影字幕升起时的音乐宛如序曲,能代表电影整体的精神和气氛。
2. 某些音乐能暗示环境、阶级或是种族群体。
约翰·福特(John Ford)的西部片擅用简单的民歌,比如《红河谷》(Red River Valley)被用于《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中,或19世纪西部开拓时代的宗教赞歌如《Shall We Gather At the River》。这种带有浓厚乡愁意境的音乐通常以开拓者的乐器演奏(如哀伤的口琴或某种手风琴之类的)。意大利电影也擅于运用抒情或情绪丰富多彩的曲调来反映其歌剧传统,特别是Nino Rota创作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如《教父》(The Godfather, 1972)。
3. 某些音乐可以预示即将发生的事,让导演能事先给观众一个心理上的警示,经典作品不得不再提到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惊悚悬疑片,通常都配上带「焦虑性」的音乐,有时往往是虚晃一枪,有时却爆发为一个高潮。
最经典的莫过于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Jaws, 1975)中鲨鱼主题的配乐,堪称史上最佳,这块要详细讲讲。鲨鱼出现的主题其实结构比较简单,也就是一两个音一再反复,但是加上渐进层递和由简入繁的编曲手法,成功诠释出大白鲨的冷血窥伺、神出鬼没,和导演在摄影手法上以大白鲨为主观的运镜手法相结合,搭配出强烈的艺术风格和电影效果。
顺便说一句,记得当时上课时老师还给我们听了一下两段不同的配乐,即「虚晃一枪」和「大白鲨出没」,虽都制造出紧张效果,但其中节奏上的微妙差别,揭示着迥然不同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然而观众的情绪已被撩拨起来,完全被影片的节奏所控。
不同乐器的使用在《大白鲨》一片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Chrissie's Death》是影片一开场时,一名少女遭到鲨鱼攻击时的配乐:一开场时竖琴轻撩漫拨,白鲨的主题穿梭其间,隐约透露着一股神秘与杀意,紧跟着弦乐狂卷出突如其来的攻击,虽然攻势暂歇,然而惊魂未定,即刻一波又起,急鼓如雨中,少女遭到大白鲨无情的吞噬,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幽静的海面上曙色初现,彷佛什幺也不曾发生过。然而一股未知与不安,却在海潮深处回荡不已。竖琴是威廉斯在《大白鲨》中运用得很有感觉的乐器,流转滑动的拨弦音色,很能诠释出海洋的无垠多变,以及浪潮起伏间潜藏的狩猎与窥伺。《The Underwater Siege》中竖琴的运用更是令人惊艳,这一段音乐描写白鲨攻击捕鲨笼中的海洋学者,气氛来势汹汹,威廉斯舍弃以常见的管弦模式,来表现这一段猛烈且惊心动魄的袭击,反而使用竖琴这种音质向来让人觉得柔美的弦乐器,以汹涌如潮,一波接着一波的急弦,翻腾出绵密激烈的攻击,佐以紧凑的打击和回荡的铜管音效,将深海中的人鲨缠斗描绘的千钧一发,令人屏息。
4. 很多情况下需要影片中角色约束或隐藏情感,音乐也常能暗示人物的内心状况。这一点就不赘述了,是很常见的展现人物心理活动的艺术手法。
5. 音乐可控制情绪的转换,也能使主导的情绪中产生或造成相反的效果。
在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的《铁血雄狮》(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1951)中,主角在非理性的突发状态下,从垂死同伴手中夺取旗子,投入激烈的战斗中。为强调这个年轻人的爱国之心,配乐利用了美国军歌的激昂。南北战争时,南方军的掌旗兵受伤了,因痛苦而跌跌撞撞,旗子也破破烂烂,此刻,音乐转成痛苦的挽歌,并逐渐转为Dixie(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流行的军歌)的怪异扭曲版。主角原本激昂的斗志掩盖了受伤的痛苦,但因为音乐的转换,观众和主角一样,突然陷入了可怕的颓丧中。
相反地,像在影片《邦妮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 1967)中的一段抢劫戏却使用了乡村式的五弦琴音乐,场面十分轻松有趣。很多影片中也常看到戏剧性不强的片段(如男女在街上漫步),却配以天马行空的狂想曲风,音乐浓烈、节奏轻快,与剧情产生巨大的反差。
6. 最后,也是最常见的一个作用,代表角色的个性,或者影片的主旋律。一首歌火了,带动整部电影也火了,甚至于很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这部影片时,经久不衰的是旋律,更是伴随着旋律的那段记忆。好的主题歌往往胜过其片子本身,也往往是片子的浓缩。常见的还有「老歌新唱」,如Celine Dion和Clive Griffin为《西雅图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 1993)翻唱的上世纪40年代的老歌《When I Fall in Love》,更添韵味。
电影中的音乐作品用得是否恰到好处,是否别出心裁,只要以上的几点起了作用(倒不一定是反映出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视觉和听觉上给观众以共鸣与刺激,就可以说该音乐作品从某种意义上「传达了意义」。
展开全部
要求作品时代背景,作曲家生平简介。共有哪些乐器配乐,获过什么奖。演出效应,别人对此歌(或曲)的评价。歌曲题材,曲式结构,几段体。调式风格,它所继承的音乐体系。歌曲表达什么情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感情 语言 节奏 年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