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的五个说法是什么?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10
展开全部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艺术的美育社会功能的必要环节。

这种审美活动既包括对象(艺术形象),也包括主体(欣赏者)。

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包括了欣赏者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心理活动。

艺术欣赏既是对艺术作品中的美的一种发现,又是欣赏者的一种再创造。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所产生的愉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 对艺术家所创造的美的发现

艺术本身的的美不仅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的精粹,而且凝聚着艺术家的心灵美和精湛的技巧;欣赏者面对一件精美艺术品的“拍案叫绝”,既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是对欣赏者自身审美能力的肯定。

② 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尽管艺术形象规定了欣赏者的感觉、想象、体验、理解等认识活动的基本倾向和范围,但欣赏者总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感受艺术形象,理解作品的意蕴;欣赏者在艺术形象的诱导下,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驰骋想象,深化情感体验,使艺术形象的生命在欣赏活动中显得更加活跃和丰富,仿佛欣赏者与艺术家在一起共同创造;由于欣赏者的想象各不相同,因此,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比作品更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甚至可以用艺术的审美眼光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和体验人生。

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

艺术欣赏既是对艺术作品中的美的一种发现,又是欣赏者的一种再创造。

① 艺术形象是欣赏者发挥想象的客观基础

首先要有艺术形象,要有蕴含在艺术形象中的艺术的美。(大的快乐来自于对美的作品的欣赏)

② 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接受

艺术形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而且凝聚着艺术家的感情。但艺术形象中的意蕴常常含而不露。为欣赏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简述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与艺术家的创作的区别。

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想象不仅伴随着表现形式的种种探索,而且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使头脑中的意象变为可供欣赏的客观对象,而欣赏者在“再创造”中,通过想象形成头脑中的意象后,勿须转化为客观的作品;

艺术欣赏中的想象虽然受艺术形象的制约,却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内容。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主要区别: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则是艺术形象�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始终离不开具体形象和情感体验;而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

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欣赏者的个性、性格、趣味、爱好等,常常促使他对某种艺术风格、形式的偏爱,同时也常常左右其主观评价;而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相对来说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体现出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

提高艺术审美力:

① 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

多看多听多研究,有比较就有鉴别,形成鉴赏的敏捷性。如《文心雕龙》所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同时,最好还能有一些创作的实践。

② 把握各种不同艺术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不同的艺术门类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如雕塑使用的艺术语言是形体,绘画使用的艺术语言是色彩和线条,舞蹈是人体动作,音乐是节奏和旋律。要欣赏某一门类的艺术作品,就要了解它所使用的艺术语言。

③ 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

艺术家的不同创作个性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在美的领域最忌雷同,杰出的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独创性。所以在欣赏中就要注意去发现艺术家、艺术作品独特的美。

对杰出作品的欣赏,还要“知人论世”,了解它的时代特征。也就是把作品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欣赏活动。

④ 欣赏中对艺术形象要整体把握

艺术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现实中许多分散的东西,经过艺术家创造性的劳动,形成有机的整体,有生命的整体。因此,欣赏艺术要着眼于整体,要看艺术的大效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