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观察与记录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野外地质观察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要真实地反映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的本来面貌,切忌主观性。只有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原则,才能保证获得真正的第一手资料。
2.系统性原则
要把地质体和整个地质填图过程作为一个系统,用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把握,切忌以局部代替全体。地质填图之所以选择一定的路线和观测点进行野外观察,其目的一方面是用一定的点、线密度来保证不同填图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另一方面就是便于对野外观察、搜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系统性原则对观测点的要求:首先是对点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次,在点上的观察应力求全面,充分收集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对新发现的重要地质现象,更应进行详尽的观察;第三,对观测点的观察应同路线观察联成一体,而不是孤立地进行,点与点之间的连续观察是取得观察资料的重要途径。这样才能使点的资料成为全局不可分割的部分,有效地提高野外资料的实用价值。
3.精确性原则
要把观察的结果在质和量上做到统一。在地质填图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导致在观察记录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本来可以避免的不精确的描述。为了提高精确性,必须强调要多侧面、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对每一现象都要取得足够的和尽量精确的数据。同时,要把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紧密地结合起来,定量观察是定性观察的前提,只有把定性观察建立在定量观察的基础上,定性观察才是有依据的、准确的。如对节理的描述,通常使用发育、较发育和不发育等术语,这是一个定性的、不精确的概念,如果注意测量在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内节理的条数,在这种定量基础上的定性描述,不仅让人信服,而且这种精确的观测描述将有助于深入地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许多有意义的效果。
(二)野外地质观察的内容
1.观测点上观察的内容
野外的地质现象由于错综复杂,所以观测点性质不同。根据观测的对象不同,观察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基本观测点的观察和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观测日期、天气情况、观测人。
◎观测路线及起讫点。
◎观测点编号、性质及地理位置。
◎露头情况,包括露头的特点、风化情况、地貌特征。
◎观测点两侧地层的层位,岩石的类型、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含化石情况,以及地层的接触关系、产状和其他特征。
◎构造特点,包括褶皱、节理、断层及观测点所处的构造部位、所在岩性及其产状等。①对于褶皱观测点,应观测描述褶皱要素及其特征。②对于节理,应观测描述节理的产状,延伸情况、节理的密度、节理的特征(如节理面是否平直,粗糙还是光滑,张开还是紧闭,有无擦痕,擦痕的方向及其特点等)。节理相互切割的情况及组合特征,节理充填物的成分及特点等。③对于断层观测点,应观察描述断层存在的依据和特征,如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构造中断、断层面或断层带的特征,断层构造岩特征,断层旁侧的派生构造情况,以及断层的组合特点、地貌特征等,还应测量断层面的产状、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距或落差,最后确定断层的类型以及和其他构造的可能关系、形成时代等。
◎对于岩浆岩,应对其岩性、产状、与围岩的关系、形成时代等,进行观察记录。
◎对于水文点,按照简易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进行观察描述(详见第六章第六节)。
◎采集岩矿、化石及构造岩等标本并编号。
◎对重要地质现象进行野外素描或摄影。
2.观测线上的观察内容
为了保证观察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除了对观测点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以外,在点与点之间还要沿观测线进行连续的系统观察,并在前一观测点记录的后面,将该点至下一点的观察内容记录下来。但观察描述的内容可以适当简略,主要是注意观察岩性和岩性组合特征、产状及其变化规律。只有通过这种点、线结合的系统观察和描述,才能对地质现象有比例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整体性认识。同时,应及时勾绘路线信手剖面图,特别是在构造比较复杂和采用路线穿越法的情况下更有意义。
(三)野外地质观察的记录
1.地质观察记录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真实可靠。这是野外记录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看到什么就描述什么,看到多少就描述多少,不能根据主观需要决定描述内容的取舍,避免人为的夸张和无根据的臆想。全部描述和记录工作都必须在野外进行,不能回到室内再做补记。
◎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对观测点和观测线上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原则上都要进行全面的描述记录,不可轻易放过任何细微的地质现象,即使最常见的地质现象也应描述下来,但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一般来说,观测点上要重点描述,观测线上应适当简略;首次观察到的现象详细描述,多次重复的现象适当简略;出露好的地方要详细描述,出露差的地方需适当简略;重要的地质现象详细描述,一般常见的地质现象适当简略。
◎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描述要使用规范的术语、通用的符号和标准的计量单位。对专业名词要严格符合定义,避免术语含混不清,语言模棱两可,词不达意。
◎格式统一、字迹清晰。野外记录一般要求使用通用的野外记录簿和2H铅笔书写。书写时字迹要清晰,已经写上的文字不得随意涂抹、擦拭或撕页。如有错误需要更正,只能用铅笔轻轻划掉。删去不要的文字,应能辨认,便于以后查阅。记录的格式、顺序,以及所用的符号或代号前后要一致。
◎素描照相、图文对照。对重要的地质现象,如断层、小褶皱、接触关系、矿层或矿体等,除了要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应绘制相应的素描图或照相。素描图必须写清图名、比例尺、图例、注明位置、方位等。照相应放置参照物作为比例尺,并统一编号,填写照相登记表。
2.地质观察的记录
野外观察内容的记录,通常使用专门的野外记录簿。野外记录簿在使用前应在首页填写上使用单位、使用人姓名、通讯地址,以及工作地区名称、使用日期和记录簿的统一编号。正式填图使用的野外记录簿;记有地质工作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属于国家机密,应当妥善保管,防止遗失,用后上交,统一存档。
(1)地质观察记录的格式
野外记录簿一般左面为方格纸,用来绘制信手剖面图或地质素描图,右面为横格纸,用作文字描述记录。记录簿的最后几页附有常用数据和有关换算表,供野外记录时查用。具体记录内容和格式可参考图5-8。
(2)几点说明
◎用作记录的右页横格纸右侧应留1~2cm空白,以便作注记。
◎路线名称只在每条路线开始时记录。
◎点号指整个填图区的统一编号,不能重复。
◎点位以特征的地形地物为标志,并记录后方交汇的数据。当两观测点距离较近时,也可用前一观测点点位作为标志,记录该点距前一观测点的距离和方位。
◎露头情况,应指出是天然露头还是人工露头,并评价该点的露头好坏。若为零星露头,应说明出露的范围。
◎地层分界点,要分别描述观测点两侧上覆与下伏地层的岩性,并说明出露的位置。断层点除描述两盘岩性外,还要详细描述断层的野外标志。
图5-8 野外记录簿记录格式图示
◎观测点编号、产状、样品、标本、化石等,均应单独占一行。
◎上一观测点记录结束后,应空出若干行,然后再进行下一点的记录,空行留做补记或批注。
2024-09-3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