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序,校分别是哪个朝代的学校名称

 我来答
花园教育小能手
高能答主

2021-06-17 · 我是教育小达人,向大家专注分享教育知识。
花园教育小能手
采纳数:390 获赞数:717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

一、庠

拼音:xiáng,部首:广,笔画:9,繁体:庠,五笔:YUDK

释义:古代的学校。

组词:庠生、礼庠、国庠、虞庠、儒庠、进庠、鸿庠、庠士、党庠、文庠、府庠、邑庠

二、序

拼音:xù,部首:广,笔画:7,繁体:序,五笔:YCBK

释义:

1、次序。

2、排次序。

3、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以前的。

4、序文。

5、古代指厢房。

6、古代由地方举办的学校。

组词:顺序、秩序、次序、序幕、序言、代序、叶序、时序、工序、岁序、语序、序数

二、校

拼音:xiào、jiào,部首:木,笔画:10,繁体:校,五笔:SUQY

释义:

[ xiào ]

1、学校。

2、军衔名。校官。在将之下,尉之上。

[ jiào ]

1、查对;订正。

2、对抗;较量。

组词:校友、校队、学校、校园、校庆、校长、校址、校风、校补、校改、编校、民校。

笔顺



词语解释:

一、校友 [ xiào yǒu ] 

释义:学校的师生称曾在本校就读或担任教职员的人,也用作在同一学校学习或工作过的人的互称。

二、校队 [ xiào duì ] 

释义:

1、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指部队,队伍。

2、列队。

3、代表学校参加体育运动会或文艺表演会等活动的团体。

三、学校 [ xué xiào ] 

释义: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

四、校园 [ xiào yuán ] 

释义:泛指学校范围内的地面。

紫影璟
2014-06-27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万
展开全部
【古代学校名称的演变】古往今来,学校有“校、序、庠、学、国子监”等名称。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eng一样的我
2019-01-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3
展开全部
分别是周、商、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一有文化的流氓
2015-09-26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一有文化的流氓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1238 获赞数:28202
虽是行管专业,但酷爱文学。从小便立志做一名作家,文字功底扎实,善于雕琢字句。毕业后一直从事文稿创作。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古往今来,学校有“校、序、庠、学、国子监”等名称。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
2、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3、如今,人们对“学校”一词的定义大多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但“学校”一词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代,学校被称为庠、序、学、校、塾等。那么,古代的学校为何称“庠”呢? “庠”为“培养教化”之所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庠”读作xiáng,对“庠”字的解释是:古代的学校。庠序,指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在《辞海》中,“庠”同样被解释为古代的学校,《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说文·广部》中也有:“庠,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尽管前者所述“周曰庠”,后者说的是“殷曰庠”,但不难看出,古人将学校称为“庠”,是取其“教养教导”、“培养教化”之意。 从“庠”字本身来看,“庠”为形声字。从广,羊声。“广”的本义为宽大的房屋。“羊”为“善”省,表示美好、完善之意。“广”“羊”为“庠”,可会意为专门用于教化人从善、向善、识礼,从而使得人品更加完善的地方,亦即学校。 “庠”有上庠下庠之分 “庠”作为古代学校的名称,古籍中不仅有很多记载,而且各有解读。如《礼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明代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五:“庠为乡学,有堂有室;序为州学,有堂无室。”“庠老”、“庠生”、“游庠”等都是因“庠”而衍生出的对人的称谓。其中“庠老”是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庠生”是对明清时期府、州、县学的生员的称谓。古时以府学为郡庠,县学为邑学。元代柯丹邱《荆钗记·会讲》:“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清代蒲松龄《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这里的“邑庠”即县学。“游庠”则是指明清时期,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如明代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总丱之时,三人一同游庠。”清代毛祥麟《对山馀墨·群芳榜》:“有沉濬者,幼孤,母甚姑息。既游庠,益听其以厚赀出入,乃愈放荡。”清代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此人既游庠食饩,当令人勉之务正。” “学校”一词始于民国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商朝时,这四种学校的名字又演变为“学”、“右学”、“左学”、“序”。此后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西汉时期,学校划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地方上置学宫。唐代办学达到古代鼎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期的学校基本承袭隋唐,但由于科举制的发展,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将学校称为学堂。辛亥革命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的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舒智辉 yihaiwenlin 古代“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 古代对小学生的行为管理相对严厉,家长也大多认同“不打不成器”。学习不认真或学得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罚跪……如同家常便饭。 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可见,在汉代就流行体罚学生。 体罚,在古代叫“挞罚”。在明代,“挞罚”便为乡村小学普遍采用,严重时连学生家人都跟着受罚。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如若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朴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 当然,也有的老师很人性,如给学生开“免打条”,表现、学习都不错的“三好生”免打。明理学家沈鲤就主张,“学生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给免帖一纸,遇该责时,姑免一次”。 体罚其实只是古人规范学生行为的方法之一,古人同时还会采取多种手段教育孩子。有时甚至直接请家长、年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教学秩序管理。明代良吏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此外,古代还很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稽考,以约束学生行为。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 这种“功过簿”,上面列出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6项评语,评价学生昨日表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