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______位置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______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整(填“...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调节平衡时,都应该使它在______位置平衡.根据图示杠杆所处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整(填“右”或“左”).(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______,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______.(3)某小组同学在杠杆左右两侧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同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______.(4)实验的结果如表所示.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366325524224369234264428甲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乙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两个同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你认为他们中正确的应该是______同学.原因是______同学的结论部分仅从部分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不是所有实验数据都满足他总结的结论.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杠杆右端上翘,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右边移动一些,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
(3)在做“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在杠杆O点位置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动悬挂钩码的滑片的位置,并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重新保持水平,是错误的,挂上钩码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
(4)甲组只通过三组特殊的数据,即动力和动力臂与阻力和阻力臂都是9、7、6就得出结论,过于片面;实验应该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数据不要是几个特殊的数字,这样才能分析确定出实验现象中的普遍规律.
而且甲组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类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相加,是没有意义的.
乙同学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是正确的,科学的.
(5)正在使用的用扳手拧螺母、用钉捶拔钉子,能用较小的动力克服很大的阻力,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而它们属于省力杠杆;
而在使用用镊子取砝码时,杠杆受到的阻力较小,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而是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1)水平;右;
(2)垂直;力臂;
(3)错误的;
(4)乙;甲.
(2)挂上钩码,正确调节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挂在杠杆上的钩码施加的动力、阻力方向恰好与杠杆垂直,挂钩码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力臂.
(3)在做“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在杠杆O点位置两边分别挂上数目不等的钩码,通过移动悬挂钩码的滑片的位置,并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重新保持水平,是错误的,挂上钩码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平衡.
(4)甲组只通过三组特殊的数据,即动力和动力臂与阻力和阻力臂都是9、7、6就得出结论,过于片面;实验应该至少在三次以上,且数据不要是几个特殊的数字,这样才能分析确定出实验现象中的普遍规律.
而且甲组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类似的不同的物理量之间相加,是没有意义的.
乙同学分析所有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臀=阻力×阻力臂,是正确的,科学的.
(5)正在使用的用扳手拧螺母、用钉捶拔钉子,能用较小的动力克服很大的阻力,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而它们属于省力杠杆;
而在使用用镊子取砝码时,杠杆受到的阻力较小,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而是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1)水平;右;
(2)垂直;力臂;
(3)错误的;
(4)乙;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