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作文六百字叙事文

 我来答
联想761
2015-01-03 · TA获得超过3.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49
采纳率:23%
帮助的人:331万
展开全部

“你真的要走了吗?”我呆呆地望着书桌对面那个影子,开口问道。

    其实我的对面只是一堵昏暗的墙,背后窗外的街灯,把我的影子投射在那上面。于是又有了另一个我。我知道它不会回答的。谁想,我却明明在脑海中听到了它的声音。

    “是啊,真的要走了。不用挽留。”

    “为什么?为什么!”我突然歇斯底里起来。谁愿意和一个相处了一年的身影分开呢?它是我珍藏的365个日子,那里充斥着我的骄傲,我的快乐,我的感动,我的荣誉,我这一年的一切一切。这么多的爱与泪,只因为它的离去就会消失,就不再属于我!不行,我不愿意。

    “说再见吧,我们改告别了。”对面的它不动声色地说着。

    “那你为什么不开口呢?你不是同样离我而去吗?”我从冲动中稍稍缓和下来,问道。

    “告别也是有主动与被动之分的吧?”他缓慢而又意味深长地说。“你向我告别,会是你离我而去,而我向你告别,却是我抛弃了你。不是吗?”

    是啊。究竟是我潇洒地挥手向它告别,还是它短暂寒暄之后转身绝尘而去呢?这看似无异,其实却是我心态的写照。

    我当然想向它告别。但是——我舍得吗?

    “不要因为我身上的包袱而不舍与我分别。”它顿了顿,“你看,它于我于你终究只是负累,如果每个365天你都把它们负在身上,你有那里会有力气去迈向明天?”

    “看到了吗?我身后又有一位新朋友向你走来了。”它见我不语,又接着说。我赶紧张望,却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找不到,那就稍等吧,你很快就会找到的——在我离开之后。”

    “对了,相处这么久了,你叫什么呀?”

    “我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午夜12点,一个是凌晨0点。究竟哪一个,看你自己喜好。”

    我冷了。忽地明白了。原来,告别中总有开始。就像这个时刻:0点,或称24点。当我把它称作午夜12点时,这便是结束;但我称它是凌晨0点时,它却是开始。开始还是结束,这取决于我的选择。

      23点59分了,我突然开口了:“再见,我的……却发觉它笑了——我也笑了。”因为我抛却了以前的重负,选择了迎接新的开始。

    可就这一瞬,它消失了。我回眸,街灯熄了。

       2009年0点0分0秒。08年,再见!

       2009年0点0分0秒。09新年,快乐!

匿名用户
2015-01-03
展开全部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美术课,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完成美术作品。老师突然点我的名字,叫我过去。接着老师便用亲切地口吻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来吗?”我摇摇头。“你是不是上节课没扫地?”我顿时惊呆了,我都把这事忘了。老师把我叫到这儿,会怎么样呢?是交给班主任,当众批评,罚我,还是其它呢?一千个问号堆在我心头。老师皱起眉头:“你连这么小的事也做不好,连一点点劳动你也不愿意做,长大以后怎么为人民服务,怎么胸襟宽广?”我低着头,不敢朝她那锐利的目光看去,我心中有多少愧疚?我恨不得世界上有卖后悔药。霎时间,这雄壮的声音似乎镇倒了一切,显得格外宁静,只听见苟延残喘的呼吸声在蔓延、持续。全班所有的目光都投向我,一时间百感交集……是啊!虽然只是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可是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
  陶老师常说:“衣物不扫何以扫天下,许多伟人都是从小事教育起”。我一时间很激动,也决心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人的一生必定会有许多的遗憾,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但是,与其嗟叹光阴流逝不可回头,痛苦不堪,还不如好好把握手中的一切,不要让它们成为下一个遗憾。
海伦凯勒聪敏好学,但是,上帝却没有给他正常人的健康体魄,这不仅是一种遗憾,甚至是一个悲剧。但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是哲学缺憾激励她奋发向上,走向成功。
有时候,某些东西的失去会让你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有了遗憾并不可怕,可怕的事你放不下那些执著,总沉湎在过去的悲哀中。一蹶不振。只要看开一点,你就会明白,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从遗憾中走出来,才能不让遗憾再次发生。
失去固然是一种遗憾,想得到有暂时无法得到也是一种遗憾。不及时疏导,都会积压在心中成为一种郁闷。如果不及时痛苦的煎熬中摆脱出来,就会被痛苦的烈火烧焦,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种遗憾转化成为一种动力。让他成为争取下一个目标的原动力。让自己新的美梦成真。
一直以来,我们中许多人都把遗憾看作是一场让人叹息的悲剧。可是谁又曾想到遗憾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力量?甚至会成为成功的踏脚石。
一位立志要考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生的青年,三大部《中国金融史》几乎翻烂。遗憾的是他屡屡未能考中。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始终相信:失之东隅,必能收之桑榆。在这一期间,有朋友不断那一些古钱向他讨教,起初,他细心解释不厌其烦,后来见问的人多了,便写了《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一书,此书一出,便轰动全国,而一举成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