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全部
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现状是:专业教师缺乏,开设的课时不足,学生动手实验的器材几乎没有.在这种状况下,我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始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从事了几年的科学课教学,在“有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支撑下总结了一些经验,得到了一些启发.那么,究竟如何实现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觉得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一个好的问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能够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要使学生产生“真实问题”,创设情境是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不管问题由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使他们有好奇心,能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从几方面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一是言语导趣.语言是师生传输教学信息的第一载体.准确精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如一首好歌拨动学生的心弦,不仅能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而且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教学的预定情境.二是悬念导趣.新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悬念,诱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教学中常常设置问题,特别是把科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示给学生,从而引起他们的激动与兴奋.三是实验导趣.色彩鲜艳的画面、具体生动的形象、活动多变的事物、奇异罕见的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科学实验更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实验是我用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常规武器.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主观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如在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演示了在两杯水中分别放入一个马铃薯,有浮、有沉的现象.学生马上被这奇怪的现象吸引住了,从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四是情景导趣.在科学课上,我们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创造生活情景,以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当科学探究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就更为强烈.二、扎实引导学生做好每个活动,实现探究的最大效益借鉴西方科学教育的“动手做”思想,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每一课都设计了一个个的“活动”,教材安排的意图是通过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实验观察对比,自己得出科学结论.在目前活动器材缺乏的情况下,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学生开展活动的条件,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个“活动”,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几年来,我自制科学教具达到80多个,解决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得每节科学课学生都有活动的物质材料.三、善用激励评价机制,确保学生的成就感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好的评价.首先教师要创设评价氛围,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拍手赞扬、点头赞赏等,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寻找闪光点,给予鼓励或者报以一个亲切的微笑等;另外要建立激励评价机制,让更多同学参与评价,使更多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确保学生的成就感.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