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在哪里起家经营势力最好?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各有利弊。
在东汉末年能够成为“帝王之资”的地区,主要有如下:
冀、幽、并,华北三州。
青、兖、徐、豫 中原腹地,当然还包括淮南江北。
益州沃野。
荆州江汉。
扬州江东。
这几个地方各有利弊。其中最好的我觉得是华北三州。
首先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对东汉主要区域危害很大,农业凋敝、经济崩溃、人口大量减员,城市设施损坏殆尽。其中黄巾起义虽然发于广宗,即冀州,但被平灭的也最快,而中原腹地却遗祸较旧,而且黄巾后军阀割据严重,社会迫害程度深。所以,袁绍在198年取得幽州后,在华北地区做大,势力很快发展成最强,无论是经济实力、人口、物资都是最强。而曹操虽然有领导、人才、朝廷控制等优势,但多年反复与各势力争夺,东挡西杀、南征北讨,更处于“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破坏严重地区,地盘不小,实力却在官渡大战前明显弱于袁绍。更引用袁绍的原话:“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可见,冀州为中心的华北,但从当时地理、人口、经济等因素看,是最有实力的。
除了华北之外,中原腹地破坏虽然严重,但是毕竟是“天下之枢”,掌控中央政府,所以虽然中原竞争激烈“四战之地”,但,赢的竞争者,可以残酷的筛选出一支最强劲的政治势力。
荆湘九郡,也是好地方,且黄巾之乱破坏不严重,中原很多人才避祸荆州,尤其是襄阳、江陵(南郡)等地,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但是,荆州有个问题,成也长江,败也长江。荆州扼守长江中游,溯江而上,是沃野千里的天府益州,顺江而下可直捣金陵,长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物流枢纽,把握长江,即可把握中国大部。所以荆州一直是三国力争之地,官渡、赤壁、夷陵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后两次都发生在荆州。可见其关键。但是,荆州分荆南与荆北,荆北地狭,荆南地广,但荆北繁荣,荆南落后,长江的拦腰切断,造成荆州虽广,但荆北势成“背水”,一旦南郡有失,独占荆北就失去战略回旋纵深,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南郡一失,军队溃散,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荆州有长江之险,而重在江北,有利有弊,也是个四战之地!
再次,是天府之国。物产、人口和地理环境都是上乘,且背靠南中蛮荒,没有太大的后顾只有,东北皆有险阻,蜀道之难,三峡之险,都是很好的屏障。但是,自守容易,出击就难了。孔明、姜维多次北伐,往往是物资转运,限制了战略机动,皆无功而返。所以,诸葛亮隆中对,两个必要条件,即是拥荆益二州,一攻一守,回旋得宜。可惜,大意失荆州。尽管诸葛武侯,不断进取,且励精图治,独有益州,地缘因素,造成季汉只能是苟延自守而已。
最不好的是扬州江东,对北,虽然有长江天险,但对长江上游明显处于劣势,后期,“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西晋王浚顺江而下,江东屏障尽失,再没有赤壁的辉煌。江东,虽然舟师强悍,但步骑实力较弱,地广人稀,当时江南还不是中国经济核心区,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江南才逐渐发展。而且江东富饶,且比较小资,“暖风吹得游人醉”,不利于“生于忧患”。所以中国历史,南征成功案例较多,北伐成功,仅有明太祖与蒋介石,而那时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都有特殊性。
其他边远,如雍凉、辽东,综合实力无法与以上匹敌,自守都难,最多能取得局部小胜,战略上不是“帝王之资”。
在东汉末年能够成为“帝王之资”的地区,主要有如下:
冀、幽、并,华北三州。
青、兖、徐、豫 中原腹地,当然还包括淮南江北。
益州沃野。
荆州江汉。
扬州江东。
这几个地方各有利弊。其中最好的我觉得是华北三州。
首先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对东汉主要区域危害很大,农业凋敝、经济崩溃、人口大量减员,城市设施损坏殆尽。其中黄巾起义虽然发于广宗,即冀州,但被平灭的也最快,而中原腹地却遗祸较旧,而且黄巾后军阀割据严重,社会迫害程度深。所以,袁绍在198年取得幽州后,在华北地区做大,势力很快发展成最强,无论是经济实力、人口、物资都是最强。而曹操虽然有领导、人才、朝廷控制等优势,但多年反复与各势力争夺,东挡西杀、南征北讨,更处于“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破坏严重地区,地盘不小,实力却在官渡大战前明显弱于袁绍。更引用袁绍的原话:“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可见,冀州为中心的华北,但从当时地理、人口、经济等因素看,是最有实力的。
除了华北之外,中原腹地破坏虽然严重,但是毕竟是“天下之枢”,掌控中央政府,所以虽然中原竞争激烈“四战之地”,但,赢的竞争者,可以残酷的筛选出一支最强劲的政治势力。
荆湘九郡,也是好地方,且黄巾之乱破坏不严重,中原很多人才避祸荆州,尤其是襄阳、江陵(南郡)等地,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但是,荆州有个问题,成也长江,败也长江。荆州扼守长江中游,溯江而上,是沃野千里的天府益州,顺江而下可直捣金陵,长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物流枢纽,把握长江,即可把握中国大部。所以荆州一直是三国力争之地,官渡、赤壁、夷陵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后两次都发生在荆州。可见其关键。但是,荆州分荆南与荆北,荆北地狭,荆南地广,但荆北繁荣,荆南落后,长江的拦腰切断,造成荆州虽广,但荆北势成“背水”,一旦南郡有失,独占荆北就失去战略回旋纵深,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南郡一失,军队溃散,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荆州有长江之险,而重在江北,有利有弊,也是个四战之地!
再次,是天府之国。物产、人口和地理环境都是上乘,且背靠南中蛮荒,没有太大的后顾只有,东北皆有险阻,蜀道之难,三峡之险,都是很好的屏障。但是,自守容易,出击就难了。孔明、姜维多次北伐,往往是物资转运,限制了战略机动,皆无功而返。所以,诸葛亮隆中对,两个必要条件,即是拥荆益二州,一攻一守,回旋得宜。可惜,大意失荆州。尽管诸葛武侯,不断进取,且励精图治,独有益州,地缘因素,造成季汉只能是苟延自守而已。
最不好的是扬州江东,对北,虽然有长江天险,但对长江上游明显处于劣势,后期,“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西晋王浚顺江而下,江东屏障尽失,再没有赤壁的辉煌。江东,虽然舟师强悍,但步骑实力较弱,地广人稀,当时江南还不是中国经济核心区,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后,江南才逐渐发展。而且江东富饶,且比较小资,“暖风吹得游人醉”,不利于“生于忧患”。所以中国历史,南征成功案例较多,北伐成功,仅有明太祖与蒋介石,而那时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都有特殊性。
其他边远,如雍凉、辽东,综合实力无法与以上匹敌,自守都难,最多能取得局部小胜,战略上不是“帝王之资”。
2016-01-14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以及结果来看,最好的选择莫过于河北。
历史上袁绍也是这么干的,他也凭借着河北之地,称为汉末最强的势力,如果不是官渡之战的骄傲自大、麻痹大意,取代汉王朝的将是袁家王朝。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加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牧守讨伐董卓的联军。董卓挟汉献帝西奔长安,关东牧守各图发展。这时,袁绍向昔日好友曹操表示自己将“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并问曹操的打算。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虽然是史书上用来形容曹操的高大上的,但在这里,袁绍也把河北的优势产说的淋漓尽致。
1、河北的地势南有大河之险,背靠沙漠,无后顾之忧。
2、河北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经过袁曹之战后,所余户数仍有30多万,曹操称为“大州”便是明证。
3、河北紧邻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可以招诱胡骑来经略中原。
历史上袁绍也是这么干的,他也凭借着河北之地,称为汉末最强的势力,如果不是官渡之战的骄傲自大、麻痹大意,取代汉王朝的将是袁家王朝。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加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牧守讨伐董卓的联军。董卓挟汉献帝西奔长安,关东牧守各图发展。这时,袁绍向昔日好友曹操表示自己将“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并问曹操的打算。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虽然是史书上用来形容曹操的高大上的,但在这里,袁绍也把河北的优势产说的淋漓尽致。
1、河北的地势南有大河之险,背靠沙漠,无后顾之忧。
2、河北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经过袁曹之战后,所余户数仍有30多万,曹操称为“大州”便是明证。
3、河北紧邻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可以招诱胡骑来经略中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江东,首先江东本身十分富庶,并且远离中原,政局和平稳定,适合本身发展,加上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所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关中 金城千里 八百里秦川 ,又可向南取巴蜀做关中后方基地。顺地势方便进军
中国地理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北最适合进军大本营。控制关中雍州,西川益州,可又南北两路进军。缺点是受西凉董卓军团威胁
中国地理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北最适合进军大本营。控制关中雍州,西川益州,可又南北两路进军。缺点是受西凉董卓军团威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黄巾军 当之无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