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铸军魂读后感800字

古田会议铸军魂读后感800字... 古田会议铸军魂读后感800字 展开
 我来答
一起玩游戏呗
2016-03-21 · TA获得超过4.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9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37万
展开全部
从武威调研回来已经一个月了,这期间在文津正好看了一部关于民勤生态移民的纪录片,我才发现十天的调研实在太短,对那里人们的生活了解的非常粗浅,比如对于民勤县,我们知道它被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三面包围,是一片越来越小很可能就要消失的绿洲,知道那里的人们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仅非常缺水,甚至有一个村至今还没有通电!还知道当地已经并一直在进行生态移民,为治理沙漠化,把风沙前线的村民移民到县里其他地方或者新疆、内蒙等其他省区。看这部纪录片之前,通过当地的介绍和搜集的书面材料介绍,我想当然的认为,这样的移民,一定会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吧?从此他们会在新的不那么缺水的地方过上好一些的生活。但是,看了这部影片我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我想象的这么简单美好。 民勤县北部的西渠镇煌辉村,位于沙漠化最严重的区域,政府安排村民集体搬迁,移民到180公里外的蔡旗乡,建了新煌辉村,那里距离红崖山水库很近,生态条件好一些,不过仍有两户村民坚持留在原村。一个老人和他的邻居——因为经营煌辉村到蔡旗线路的大巴车而不得不留在村里的司机一家。 老人的老伴已经去世葬在村里,他自己就出生在煌辉村,一辈子移民了不知道多少次,不管是到新疆还是内蒙,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乡没能定居在别处,他的儿子一家已经搬到新村,而他只想在这里度过最后的日子,和老伴葬在一起。片中,除了邻居一家,三只羊是老人唯一的伙伴了,收音机中传来08年北京奥运开幕的沸腾声音,而画面中,老人安静的坐在家门口,外面是正在被黄沙侵吞的空荡荡的残破村庄。 也许你会说,人总是故土难离,老人们尤其如此,那愿意搬迁的大部分人肯定还是过上了更好的日子。而事实上,后来人们发现,新煌辉村所在的位置,居然是沙漠化速度最快的地方!而且以前在煌辉村,村民主要种植棉花,一年下来还能收成几万元,现在的新煌辉村的土地种不了棉花只能种小麦,收入反而大不如前了。还有人做了多年的跟踪调查,若干年来民勤县数万移民到外省的人,最终只有几户留在当地,绝大部分又回到了民勤,对于并没有多少生存技能的农民,没有了土地,在外地立足真是很难,何况生存条件好的地方,哪里还有什么土地留给外来的移民呢? 影片尾声,在新煌辉村小学,一个小姑娘用稚嫩的童声朗读她的作文《我爱我的家乡》:”…我爷爷小的时候,在青土湖边玩耍;我爸爸小的时候,在石羊河里游泳,我……长大以后,我要努力建设我的家乡…”。 的确,民勤本是水草丰茂的好地方,青土湖曾经是和青海湖差不多大的湖泊,如今早已看不到一丁点儿水面。在东部的城市里,人们仿佛无所不能地改造自然,而在这里,人们却在自然面前束手无策,一代一代坚韧的生活着,经受着恶劣自然条件的无情考验。尽管每年都在进行固沙工程、严格禁牧,但沙漠化并未减慢多少速度,人类的力量如此渺小,我真的不知道,那个小姑娘长大以后还会不会这么有信心的“要努力建设我的家乡”?沙漠化对于我们,也许仅仅意味着每年春天几场惹得大家抱怨声声的沙尘暴,而对于民勤的百姓,沙漠化就是他们每天面对的生活,面对没有地方接纳移民,而自然条件又不断恶化的现实,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