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儒学的创始人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扩展资料: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继承孔子的思想,对于从个人修养到国家事务治理各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尤其关注个人修养对于国家事务的影响。孟子的思想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很重要的启示。
我们从孟子对个人行为的看法来开始我们的研究,在孟子看来,加强精神修养是人立身的基础,孟子认为是否具有道德意识构成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也就是构成了人接受文明训练的开端。
同时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之所以作恶是受到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所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是孟子广为流传的一段话,反映了他认为道德规范是由人的内在精神特质决定的这一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这与庄子墨子认为正义伦理来源于天道的客观唯心主义认识形成对比。
事实上伦理是为了社会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运营秩序而形成的,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变革的社会上层建筑,而不是永恒的本体论存在。因此具体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正义标准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孟子个人修养与社会进步的辩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