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直至现在打了多少次局部战争,入侵过哪些国

 我来答
prince实验
2017-07-16 · TA获得超过34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6万
展开全部
  1. 朝鲜战争(1950年6月-1953年7月)

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作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半岛被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即三八线)为界分别占领。1948年,大韩民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先后成立,随后美苏两国撤军,将政权交还。

1950年6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得到斯大林同意后,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对韩国发起突然进攻。当时韩国2/3的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后汉城(今首尔)就失守了。

战争初期,朝鲜军队节节胜利。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美国远东军协助韩国作战。韩国国防军和美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朝鲜半岛90%的土地都被朝鲜人民军占领。

直至9月15日,美军第十军团成功在仁川登陆,从朝军后方突袭,局势才开始逆转。9月28日,美军部队就打到了三八线附近。

10月3日,周恩来通过印度驻华大使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一方面,中国政府担心美军在取得整个朝鲜半岛后继续向北进军,威胁到中国领土安全。另一方面,即使美军不袭击中国,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落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也是很大的威胁。

1950年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10月19日,应金日成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渡鸭绿江入朝作战。

战争持续了三年,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方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火协议,决定沿军事分界线继续分而治之。

朝鲜战争虽然时间不长,但却代价高昂。整个战争期间,韩国军队阵亡近23万人,70多万人受伤;美军阵亡3.6万人,10万多人受伤;朝鲜的阵亡人数在21万至35万人之间,30多万人负伤;中国志愿军18万人阵亡,38万人受伤。朝鲜半岛伤亡的民众人数达250万。

时至今日,朝韩两国一直未能达成永久和平计划,依旧是两个分裂的国家。

2.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

二战前,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时期被日本占领。1945年二战结束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越南共产党)在北方城市河内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法国则支持末代皇帝保大皇帝在南方城市西贡建国。1954年,法国撤军。

1955年吴廷琰发动政变,推翻保大皇帝,建立越南共和国(南越),并担任首任总统。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坚定地支持吴廷琰建立亲美民主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发动了“控共”、“灭共”战役,逮捕了约10万越共,其中许多人遭受折磨并被处死。

1959年越南共产党决定武装推翻南越,并派大量军事人员前往组织武装颠覆。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越南当地军队,以游击战对付游击战。

1965-1968年,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北越进行轰炸袭击。入越美军迅速增加至50万人。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由于国内压力增大,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

1973-1975年,美国撤军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孤立难支。1975年越南共产党发动总攻,击败南越政权,解放了西贡,完成了南北统一。越南战争结束。

据越南政府1995年公布的数字,越战期间,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110万人死亡,60万人受伤,33万人失踪。南越阵亡的士兵人数在20万-25万之间,50万人受伤。

越南战争也是美国历史上参与时间最长的战争。涉战的十多年间,美国耗费了至少2500亿美元,超过5.8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越战也极大地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的咄咄逼人,美国更加积极地同中国合作。

中国则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国和援助国。出于地缘政治和社会制度的考虑,中国向越南援助了800亿元人民币,加剧了经济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国,而是倒向了苏联,并于1979年2月与中国爆发了边界战争,两国对抗十余年之久。

3.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意图将其变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

次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在经过42天的空袭和100小时陆战后,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伊军伤亡人数大约为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8.6万人被俘,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多国部队方面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截至1990年1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6,517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65%;天然气储量24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13.7%。

伊军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就发表讲话,谴责伊拉克的行动是“赤裸裸的侵略”,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构成了真正的威胁”。苏联也一改战后40年在世界地区性冲突上与美国对立的立场,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伊拉克“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充分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合法政权和领土完整”。

本次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日后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笔。

4.波黑战争(1992年4月-1995年12月)

波黑战争,是原南斯拉夫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下称波黑)的3个主要民族之间的战争,也被认为是冷战后地区冲突的代表。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南斯拉夫摆脱苏联经济模式,走向新的工业道路,致使发展不平衡程度加剧,加上原本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复杂多样,也在1991-1992年间开始解体。而在其共和国之一:波黑,其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三个主要民族就国家前途发生严重分歧。塞族主张维护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穆-克联盟要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1992年3月3日,波黑议会不顾塞族议员反对,正式宣布波黑独立,欧美国家予以承认,致使3个民族间的矛盾骤然激化,终于导致战争爆发。

这场历时3年8个月的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三大民族争夺地盘、北约干预后形成塞族对抗穆-克联盟、塞族丧失军事优势被迫妥协),期间塞族军队和警察部队还在1995年7月发动了臭名昭著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

战争结束后,原波黑分为波黑联邦(穆-克联盟)以及塞族共和国(塞族)两个政治实体,维和任务由欧盟执行。在这场战争中,有近2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流离失所,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0亿美元。米洛舍维奇、卡拉季奇等一批前南高官最后被塞尔维亚当局逮捕,并送上国际法庭。

5.阿富汗战争(2001年10月7日-2014年12月29日)

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针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反恐战争,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头目并惩罚塔利班包庇恐怖分子。

在确定本·拉登为“9·11”的幕后主使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向塔利班政权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交出本拉登,但遭到拒绝。2001年10月7日,英美联军开始对塔利班发动空袭,拉开了这场旷日持久战争的序幕。2011年5月2日,美国海豹突击队终于在巴基斯坦的山区住所里击毙了本·拉登。

2014年12月29日,奥巴马宣布这场该国耗时最长的战争正式结束。然而形势并不乐观,自从北约和美国军队逐渐撤出以来,塔利班残余势力的暴力破坏事件时有发生。奥巴马不得不签署协议,在常规部队撤离以后留派人员协助阿富汗新政权执行培训和保安任务,以及提供经济援助。

这场战争耗时13年,一共夺走33877条生命,超过2200名美国士兵牺牲,消耗了3232亿美元。尽管阿富汗顺利诞生了民选总统,但国内一片狼藉,恐怖主义威胁依然存在。

6.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对伊拉克平民使用化学武器、践踏人权以及支持恐怖分子为理由,联合英国等国家部队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实施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当年年底,已被推翻下台的萨达姆被美军抓获,3年后被行刑。

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期间美国经过彻底搜索,未发现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何证据。

由于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以及发动战争的理由不正当,伊拉克战争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以及全球大范围的抗议游行。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2011年12月14日,奥巴马宣布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

虽然战争让伊拉克诞生了民选政府,但也让其在经济和民生上遭遇沉痛打击,另外还有约10万名士兵伤亡,游击队也有至少10万人伤亡,近500万平民流离失所。美国也付出了高昂代价,8年间投入了7630亿美元战争开支,以及500亿美元重建费用,近5000军人阵亡。伊拉克战争还在客观上导致了伊斯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兴起。

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两场战争,恰好爆发于次贷危机期间,因此也影响到美国国内其他困难的解决。

7.乌克兰东部冲突(2014年4月——)

2010年,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总统上台后,乌克兰国内的民族矛盾进一步深化。

2013年底,亚努科维奇放弃与欧盟的联系协定谈判而倒向俄罗斯,引发两万名反对派支持者抗议。他们聚集在首都基辅的独立广场。当局派出军事力量镇压,双方发生激烈对抗。

2014年2月,亚努科维奇被罢黜总统职位,至今流亡海外。3月22日,原乌克兰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作为联邦主体加入俄罗斯。5月12日,乌东部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共和国同时宣布成立主权国家,但未受到国际社会承认。随后乌克兰政府军武力攻夺东部地区,但遭到当地民兵组织的强力回击,政府军无功而返。尽管在俄罗斯与欧盟的斡旋下双方于今年初实现了停火,但中小规模冲突仍然不断。

今年8月31日,乌克兰议会投票通过由总统波罗申科提出的宪法修正案草案:东部将被赋予更多的自治权。此举引发了新一轮的抗议示威潮以及流血暴力事件。

联合国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27日,冲突共造成了6832人死亡,其中乌克兰政府军为2505人,本地区落后的经济进一步恶化。

乌克兰东部冲突是冷战时期的遗留问题所造成的,也是眼下欧美和俄罗斯角力的焦点。冲突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俄罗斯被指介入乌克兰国内事务,向叛军提供武力支持,从而受到了欧盟和美国的制裁,深陷经济衰退泥沼。此外,在去年7月的冲突期间,飞经本地区上空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航班遭遇无妄之灾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8.打击“伊斯兰国”(2014年8月8日——)

无恶不作的“伊斯兰国”是由基地组织在2006年宣布成立的伊拉克分支,2013年4月,后者与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组织“胜利阵线”联合成为“伊斯兰国”。随后,趁着美军攻打伊拉克战事不定和叙利亚内战形成的权力真空大举扩张自身规模,爪牙已延伸到了中亚、北非。在西方,大量年轻人受其意识形态蛊惑,自愿加入该组织。

该组织的奸淫掳掠不仅针对外国人士,连不同教派理念的伊斯兰信徒也惨遭其手,它们还大量破坏历史文明遗迹。

2014年8月8日,美国针对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发起空中打击。该行动随后被命名为“坚定决心行动”。美军称,该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和盟友的利益,打击伊斯兰国对伊拉克以及本地区和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形成的威胁。当年9月,美国组建了一个包括英国和法国等54个国家和欧盟、北约以及阿盟等地区组织在内的国际联盟以打击该组织。

至今,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个主战场上,该行动已击毙了至少13000名“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摧毁了73辆坦克和上千辆大型运输工具。由于美国及其盟友以空中打击为主,因此伤亡较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