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编修的《明史》到底全面抹黑了明朝吗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不能因为《明史》是清朝人修的,就以此推断明史被篡改。封建历史王朝中,长的几百年,短的几十年,一个朝代完结了,另一个朝代兴起,给前代修一个史,总结一下,二十四史中除《史记》有点特殊,其它都是后一个朝代修的。如果据此一点说《明史》不可信,那么其它史书也不可信。《明史》中或有篡改的部分,但不能完全否定。
2.清朝纂修《明史》全面抹黑明朝,说法欠妥。篡改历史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在没有电脑检索的年代,篡改历史很容易产生说法前后矛盾等问题,不一定能完全删除露出蛛丝马迹。后一个朝代纂修前一个朝代历史,对本朝统治很不利的事情,肯定会有所删减,但没有必要全部抹黑。
3.清朝纂修《明史》的时间长未必就是为了篡改历史。一个朝代,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历史,产生多少历史事件,后一个朝代官修前代史书的时候,同样采集和整理大量的史料。清朝修《明史》花的时间长,得到了一些史家的认可,比如前面列举赵翼评价的。那么明朝修《元史》两次总共用时331天,编修时间太短,导致大量内容照抄史料,前后说法矛盾,历来也遭到史家的非难。
4.《明史 袁崇焕传》未必是洗白袁崇焕衬托崇祯多昏庸。满清入关前国号是金,入关以后才改国号为清。有个历史事实不能忽视,崇祯皇帝不是被满人杀死的,而是被李自成的军队攻陷北京后自杀的。吴三桂放满人入关,打走李自成。满人并不承认南明政权,把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皇帝本纪最后一个也是崇祯。至于抬高袁崇焕,衬托崇祯的昏庸,这点似乎逻辑上不通,满人并不是农民起义,打的旗号也不是皇帝昏庸、替天行道的旗号,他们否认南明政权,就已经确立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大明朝被李自成灭亡了,李自成是反贼,又被八旗军消灭了,皇帝自然由满人当了。
5.《明史》对崇祯的评价已经很高了。以下是原文:
赞曰: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关于亡国之君,能有“慨然有为”、“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等评价,是很少见的。这怎么能算是抹黑崇祯皇帝,崇祯都不抹黑,前代的皇帝更没有抹黑的必要。
2.清朝纂修《明史》全面抹黑明朝,说法欠妥。篡改历史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在没有电脑检索的年代,篡改历史很容易产生说法前后矛盾等问题,不一定能完全删除露出蛛丝马迹。后一个朝代纂修前一个朝代历史,对本朝统治很不利的事情,肯定会有所删减,但没有必要全部抹黑。
3.清朝纂修《明史》的时间长未必就是为了篡改历史。一个朝代,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历史,产生多少历史事件,后一个朝代官修前代史书的时候,同样采集和整理大量的史料。清朝修《明史》花的时间长,得到了一些史家的认可,比如前面列举赵翼评价的。那么明朝修《元史》两次总共用时331天,编修时间太短,导致大量内容照抄史料,前后说法矛盾,历来也遭到史家的非难。
4.《明史 袁崇焕传》未必是洗白袁崇焕衬托崇祯多昏庸。满清入关前国号是金,入关以后才改国号为清。有个历史事实不能忽视,崇祯皇帝不是被满人杀死的,而是被李自成的军队攻陷北京后自杀的。吴三桂放满人入关,打走李自成。满人并不承认南明政权,把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皇帝本纪最后一个也是崇祯。至于抬高袁崇焕,衬托崇祯的昏庸,这点似乎逻辑上不通,满人并不是农民起义,打的旗号也不是皇帝昏庸、替天行道的旗号,他们否认南明政权,就已经确立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大明朝被李自成灭亡了,李自成是反贼,又被八旗军消灭了,皇帝自然由满人当了。
5.《明史》对崇祯的评价已经很高了。以下是原文:
赞曰: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势已倾,积习难挽。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溃烂而莫可救,可谓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制置乖方。祚讫运移,身罹祸变,岂非气数使然哉。迨至大命有归,妖氛尽扫,而帝得加谥建陵,典礼优厚。是则圣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难而不辱其身,为亡国之义烈矣。
关于亡国之君,能有“慨然有为”、“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等评价,是很少见的。这怎么能算是抹黑崇祯皇帝,崇祯都不抹黑,前代的皇帝更没有抹黑的必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