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饿”字的成语有哪些?
1.饿殍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解释: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自: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示例: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殍遍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2.挨冻受饿 [ ái dòng shòu è ]
解释: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3.饿虎攒羊 [ è hǔ zǎn yáng ]
解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4.忍饥受饿 [ rěn jī shòu è ]
解释: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出自: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饥受饿,为子的富贵荣昌。可怜见看看至死,可来报答你这养育亲娘!”
示例:今日是荒年饥年,亏杀你独自支吾。终不然我自温饱,教你~。
◎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
5.饿虎饥鹰 [ è hǔ jī yīng ]
解释:比喻凶残贪婪。
出自:《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示例:衙门里的人,一个个是饿虎饥鹰,不叫他们敲诈百姓,敲诈哪个呢?
◎清·李宝嘉《活地狱·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