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为什么总是上得枯燥
1个回答
2017-12-24
展开全部
我思考了可能有一下的几个方面:
一,有趣不是语文的特点。有许多人说,语文应该是很有趣的学科。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但后边应该加上,因为它描写了山河湖海历史现实昆虫鸟雀人情风俗……也就是说,语文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其内容是有趣的,但内容有趣并不等于教学也因此有趣,因为对语文教学来说,内容只是教学的一个要素,只是一个例子。对一个喜好数学的学生来说,数学岂不是也很有趣,对一个喜欢物理的学生来说,物理岂不是也很有趣?……因此,有趣并不是语文课的特点。
语文有两个特点,一是工具性,一是人文性。所谓的工具性当然指最能揭露本学科的特点语言的工具性,也就是说学生学了语文之后,看别人的文字,他能明白别人的文字里表达的什么。而且还懂得把自己的想法最妥当地表达出来。至于人文性我并不认为是语文学科很突出的特点,因为其他的学科照样也有人文性,比如历史政治美术等等没有人文性(也有其学科特点的工具性)吗?即使是数学物理都有人文性,第一推动丛书《细胞生命的赞礼》《可怕的对称》《时间之箭》《上帝与新物理学》等,其对学科描述无不是具有美感,让我这样读文科的人也饶有兴趣地把第一推动丛书基本翻了一遍。因此,人文性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语文的特点,每个学科都有其从学科的特点派生出学科的人文性,而有趣更不可能是语文的特点。
二,有趣是什么?有趣只是语文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添加剂,一种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而已,虽然每一个老师都有必要让自己的课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你的课,但每一个老师面对着底下几十个学生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口味特殊的学生,也难免照顾不周,这个时候,老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目的的达成而不少往兴趣方面走,虽然有时没兴趣达不到目标,但这样的现象似乎也不随时才出现,我们也有必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三,为什么学生有必要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呢?因为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就告诉我们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无趣的,因为对一个工具的掌握必然存在熟练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和行为上的累积和反复,累积和反复的行为自然是比较容易引发人的疲倦,也就是说,语文学科引发学生有趣的内容,也有引发我们无趣的内容。
也就是说,老师有必要有责任要尽可能地把无趣的内容变得有趣,学生也有责任在无趣的工作中坚持下去。有人测试说,大概80%的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中把趣味性当作唯一的追求,那么那他的人生很可能要充满失望的情绪。
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我前次听课的时候,一个老师讲的课非常地有趣,借班上课居然把一个班级的气氛调动得如鱼得水般的,听课的老师们都不得不感叹,这个老师调动学生情绪之高超为一般老师所没有的,但非常遗憾的是,他把语文学科的特点上没有了,他上的课是《大自然的语言》——语文课,但却上成了地理课,到评课的时候,我们询问他到底要达成什么教学目标,他傻了,据他说案提到,他的第一个目标的培养学生寻找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绝不是一节课能够达成的,我问,你最终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寻找重要的信息?他不出来?我又问,你第二个目标讲的是说明顺序,还不够具体,根据课文来看,本文至少要让学生明白被说明的事物排列的顺序除了时间和空间之外还有一种是逻辑顺序,在逻辑顺序有一种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等等,但授课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语文知识,以致评课老师都说如果这一节是地理课我们就受益匪浅了。
后来我问到原因,和我估计得差不多,因为他自己觉得有许多“知识”没有讲出来,心里难受,非得讲出来不可;二是学生被他调动起来后,他自己也进入了失控状态,学生被他控制了,他也被班级气氛控制了,也就是说,他这节课太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而忽略了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的教学(突出某一方面是可以,但绝不是突出到别的目标丧失了),因此,这节课就变得走向不明。
讲这个道理当然还和时下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多媒体有关系。有许多老师认为,多媒体和口头以及书面语言比起来,多媒体具有天然的画面声音优势,有些需要花费大量的语言描述的内容而且是我们教学中无需过多描述的,多媒体一播放,马上就清楚了。确实,多媒体比传统的媒质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我们学习语文并不是研究科学,比如学习《大自然语言》,我们教学和生物地理老师的教学肯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们教的是语文,这篇课文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如果不使用《大自然语言》一课,我们也可以通过别的篇目达到教学目的——信息收集比如逻辑顺序的理解。
而多媒体过多的使用直接损害的是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一首古诗,让不同的学生想象诗中的意境就各各不同。前次上诗歌构图想象课之后,我问学生这些画面是怎么来的?很多学生都是以自己的家乡或者自己看到过的景物剪辑而成的,而多媒体一出现就把学生多样性扼杀了,它总是无形中暗示学生,这样的画面才是美的,才是标准的。
这也是工具对目的达成的损害。
也就是说,兴趣也是一种工具,有时侯过于追求兴趣也会对教学的目标达成造成减损甚至虚无,在很多的时候,兴趣总是和效率冲突,在追求趣味性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放弃了效率,而教学是讲究效率的,不说一篇课文,只要我们知道一个学期要完成一本书就知道里边必然有效率要求的,有时上课因为学生或者老师等各方面的原因,效率不高,就会在其他一些篇目,尤其是容易理解的篇目,比如用牺牲诗歌的兴趣来弥补。
有时课上的枯燥确实是为了节约时间。
不知道其他老师在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方面是怎样考虑兴趣和生成方面的矛盾
一,有趣不是语文的特点。有许多人说,语文应该是很有趣的学科。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但后边应该加上,因为它描写了山河湖海历史现实昆虫鸟雀人情风俗……也就是说,语文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其内容是有趣的,但内容有趣并不等于教学也因此有趣,因为对语文教学来说,内容只是教学的一个要素,只是一个例子。对一个喜好数学的学生来说,数学岂不是也很有趣,对一个喜欢物理的学生来说,物理岂不是也很有趣?……因此,有趣并不是语文课的特点。
语文有两个特点,一是工具性,一是人文性。所谓的工具性当然指最能揭露本学科的特点语言的工具性,也就是说学生学了语文之后,看别人的文字,他能明白别人的文字里表达的什么。而且还懂得把自己的想法最妥当地表达出来。至于人文性我并不认为是语文学科很突出的特点,因为其他的学科照样也有人文性,比如历史政治美术等等没有人文性(也有其学科特点的工具性)吗?即使是数学物理都有人文性,第一推动丛书《细胞生命的赞礼》《可怕的对称》《时间之箭》《上帝与新物理学》等,其对学科描述无不是具有美感,让我这样读文科的人也饶有兴趣地把第一推动丛书基本翻了一遍。因此,人文性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语文的特点,每个学科都有其从学科的特点派生出学科的人文性,而有趣更不可能是语文的特点。
二,有趣是什么?有趣只是语文教学和学习过程的添加剂,一种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而已,虽然每一个老师都有必要让自己的课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你的课,但每一个老师面对着底下几十个学生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口味特殊的学生,也难免照顾不周,这个时候,老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目的的达成而不少往兴趣方面走,虽然有时没兴趣达不到目标,但这样的现象似乎也不随时才出现,我们也有必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三,为什么学生有必要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呢?因为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就告诉我们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无趣的,因为对一个工具的掌握必然存在熟练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和行为上的累积和反复,累积和反复的行为自然是比较容易引发人的疲倦,也就是说,语文学科引发学生有趣的内容,也有引发我们无趣的内容。
也就是说,老师有必要有责任要尽可能地把无趣的内容变得有趣,学生也有责任在无趣的工作中坚持下去。有人测试说,大概80%的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工作中把趣味性当作唯一的追求,那么那他的人生很可能要充满失望的情绪。
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我前次听课的时候,一个老师讲的课非常地有趣,借班上课居然把一个班级的气氛调动得如鱼得水般的,听课的老师们都不得不感叹,这个老师调动学生情绪之高超为一般老师所没有的,但非常遗憾的是,他把语文学科的特点上没有了,他上的课是《大自然的语言》——语文课,但却上成了地理课,到评课的时候,我们询问他到底要达成什么教学目标,他傻了,据他说案提到,他的第一个目标的培养学生寻找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绝不是一节课能够达成的,我问,你最终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寻找重要的信息?他不出来?我又问,你第二个目标讲的是说明顺序,还不够具体,根据课文来看,本文至少要让学生明白被说明的事物排列的顺序除了时间和空间之外还有一种是逻辑顺序,在逻辑顺序有一种是从主要到次要的顺序等等,但授课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语文知识,以致评课老师都说如果这一节是地理课我们就受益匪浅了。
后来我问到原因,和我估计得差不多,因为他自己觉得有许多“知识”没有讲出来,心里难受,非得讲出来不可;二是学生被他调动起来后,他自己也进入了失控状态,学生被他控制了,他也被班级气氛控制了,也就是说,他这节课太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而忽略了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的教学(突出某一方面是可以,但绝不是突出到别的目标丧失了),因此,这节课就变得走向不明。
讲这个道理当然还和时下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多媒体有关系。有许多老师认为,多媒体和口头以及书面语言比起来,多媒体具有天然的画面声音优势,有些需要花费大量的语言描述的内容而且是我们教学中无需过多描述的,多媒体一播放,马上就清楚了。确实,多媒体比传统的媒质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我们学习语文并不是研究科学,比如学习《大自然语言》,我们教学和生物地理老师的教学肯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们教的是语文,这篇课文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如果不使用《大自然语言》一课,我们也可以通过别的篇目达到教学目的——信息收集比如逻辑顺序的理解。
而多媒体过多的使用直接损害的是学生的想象力,比如一首古诗,让不同的学生想象诗中的意境就各各不同。前次上诗歌构图想象课之后,我问学生这些画面是怎么来的?很多学生都是以自己的家乡或者自己看到过的景物剪辑而成的,而多媒体一出现就把学生多样性扼杀了,它总是无形中暗示学生,这样的画面才是美的,才是标准的。
这也是工具对目的达成的损害。
也就是说,兴趣也是一种工具,有时侯过于追求兴趣也会对教学的目标达成造成减损甚至虚无,在很多的时候,兴趣总是和效率冲突,在追求趣味性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痛苦地放弃了效率,而教学是讲究效率的,不说一篇课文,只要我们知道一个学期要完成一本书就知道里边必然有效率要求的,有时上课因为学生或者老师等各方面的原因,效率不高,就会在其他一些篇目,尤其是容易理解的篇目,比如用牺牲诗歌的兴趣来弥补。
有时课上的枯燥确实是为了节约时间。
不知道其他老师在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方面是怎样考虑兴趣和生成方面的矛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