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扫黑除恶行动意在解决什么问题?
这几天很多人都注意到一则通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几天前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会后还专门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不少观察人士都发现,这次行动至少有两个特点:以往历次全国性打黑除恶行动,都是政法部门挂帅,而这次是由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下发通知。行动“升格”,说明中央的重视,也必然意味着力度空前。此外,从“打黑”到“扫黑”,一字之差,则意味着从对个案的打击,扩大到对黑恶现象面的扫除。
此外,《通知》中一再强调,专项斗争要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而这或许正是此次行动最重大的意义:那就是剑指基层治理,通过扫黑除恶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扫除基层那些“截胡”中央利好政策的团团伙伙,实现中央政令自上而下的畅通。
这个问题如此重要,因为它既宏观,又关乎底层那些孱弱的个体。比如自中央启动“精准扶贫”以来,隔一段时间总能看到一些令人气愤的报道。有的地方,低保名额被派给村干部的亲戚,真正的困难群众却享受不到。江西一个村支书,侵占贫困户低保十多年。被举报后,村支书竟扬言要打断人家的腿。人称“洪兴十三妹”的河北省定州市某村村主任孟玲芬,给得罪过她的村民婚礼上送花圈。
这些猖狂霸道的“芝麻小官”,反映了基层政治生态的某些问题。他们利用体制的漏洞,通过乡村宗族势力和手中权力,成了“村霸”。还有一些体制外的黑恶势力,拉拢腐蚀基层干部,寻找公权力作为保护伞。更有甚者,一些基层干部主动培植黑恶势力作为代理人,攫取经济利益。比如几年前,湖南省邵东县端掉两股黑恶势力,最后才发现正是该县公安局副局长和刑侦大队副队长,在背后各自操纵一派,明争暗斗。
所以愿意认真倾听基层的人,常常会听到群众感叹,中央的政策很好,可是到了下面就走样了。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老虎虽大,对大多数人而言毕竟只能围观。身边的苍蝇被拍了,“获得感”才具体真切。
那些盘根错节的“本土政治精英”、那些惠政的“截胡”者们不仅在省、市这一层存在,也存在于村镇、县乡,处理起来甚至更为棘手。当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时,净化政治生态的强大推力必然从树冠树干,传导到与大地连接的土壤深处。
扫黑除恶,就是要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清明政治生态,打通惠民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已经有权威人士宣告,一系列新的重大改革将在2018这个吉庆的年份推出。政治生态从上到下“全域清理”后,改革才能惠及每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