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里的小白虫是什么虫子? 对植物有害么? 怎么消灭掉?
夏季多肉植物容易生出这样的小白虫,它们名为“介壳虫”,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生存,会引发枯萎以及霉菌感染。因为身体有一层角质的甲壳,一般的杀虫药效果有限。数量较少时,可人工捉除,多的话,可以使用专杀药物。但出于对环境和健康的考虑,并不鼓励大家使用化学杀虫剂。
介壳虫简介:
(1)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昆虫的总称。根据蚧虫网(Scalenet,2014)的统计,现已被描述的介壳虫种类超过7500种 。大多数种类虫体上备有蜡质分泌物,形如介壳,介壳虫也因此而得名。介壳虫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此外,介壳虫的分泌物还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常见的有吹绵蚧、樟蚌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扶桑绵粉蚧等。
(2)介壳虫以刺吸式口器终生插入植物组织内取食。不仅大量掠夺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引起组织褪色、死亡;而且还分泌一些特殊物质,使局部组织畸形或形成瘿瘤;有些种类还是传播植物病毒病的重要媒介。当介壳虫大量发生时,常密被于枝叶上,介壳和分泌的蜡质等覆盖枝叶表面,严重影响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有些种类还排泄"蜜露",诱发黑霉病,危害很大,还会引来蚂蚁。介壳虫的危害部位因种类而异,多数种类危害植物的主干、大枝、小枝及叶、叶柄、果柄、果实等地上部分,少数种类危害根、须根、块茎或块根等地下部分。
(3)介壳虫发生危害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密切。各种环境因素对介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寿命和数量消长等都有直接影响,通常将这些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大类。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雨等气候因子,生物因素主要有寄主植物、天敌和人类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