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节气怎么产生的?
10个回答
2019-02-19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关注

展开全部
24节气萌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的产生于太阳有关。古人经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发现每年腊月的某一天日影最长,六月的某一天日影最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被称为日长至,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最短的那一天被称为日短至,就是夏至。
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被称为日长至,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最短的那一天被称为日短至,就是夏至。后来,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了春分和秋分。
这样,人们就最先确定了四个节气。
另一种解释: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24节气萌生于三千多年前,它的产生于太阳有关。古人经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发现每年腊月的某一天日影最长,六月的某一天日影最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被称为日长至,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最短的那一天被称为日短至,就是夏至。
后来,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发现了春分和秋分。这样,人们就最先确定了四个节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1]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2]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黄道面划分制定,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太阳历范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二十四节气在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2]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当今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来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是古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上位置的变化而制定的。每个节气对应太阳在黄道上每15度到达的某个位置。二十四节气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个周期,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间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
来来去去的确切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记录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的瞬间。
气候类型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古代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动结合地理气候和物候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农耕与地理气候资源密切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农耕文明诞生的重要条件。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影响,气温高,潮湿多雨,光照充足,降水丰富。高温潮湿的雨热是中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结合良好,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气候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和降水,其中降水是一个重要因素。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规律,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来来去去的确切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记录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的瞬间。
气候类型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古代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动结合地理气候和物候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农耕与地理气候资源密切相关,优越的地理气候资源是农耕文明诞生的重要条件。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影响,气温高,潮湿多雨,光照充足,降水丰富。高温潮湿的雨热是中国非常优越的气候资源。
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结合良好,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气候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和降水,其中降水是一个重要因素。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规律,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24节气萌生于3000多年前,与太阳有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