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冬天很冷,德军兵败斯大林格勒是因为冬天吗?
1941年底的苏德战场,一场140年未遇的寒流将莫斯科郊外的德军彻底“制服”,士兵大量非战斗减员,飞机、坦克、大炮均不适应这样的天气,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终于在苏军的大反攻下,溃败了200公里,损失了100多万兵力。
1942年,不服气的希特勒亲自挂帅,发动夏季攻势,旨在冬季来临前一举解决苏德战争。为了体现此次战役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的指挥部迁往靠近前线的乌克兰。然而,这次他们依然在冬季以失败而告终,难道天气是他们的“克星”吗?
不全是,此时的苏军实力并不弱。
随着包括美英苏中四国在内的26国结为同盟,让苏联不再孤立。更何况美军参战后,“先欧后亚”的战略决策,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军事援助。巨大的人口潜力与美国强大工业实力的完美结合,让他们的实力大增。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斯大林,不听朱可夫的劝告,决定先发制人,在南方发动了多次进攻,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西南方面军的3个集团军被曼施坦因的装甲集团军群包围、分割、歼灭,损失兵力50余万。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他们之所以有底气先发制人,说明其实力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作战兵力,还是武器装备等都与对手相差无几。尤其是苏军T-34坦克,性能远远超过对手,而且工艺简单,便于制造。
不容置否的事实是,苏军的战斗素养和作战经验还是很欠缺的,在对手进攻面前只有招架之功,不断地撤退。此时,希特勒纠集115个师的兵力,发动了夏季攻势,他们的推进十分顺利,“闪击战”再次发挥了它的威力。
德军兵败的原因。
首先,希特勒的瞎指挥。在制定计划时,高加索的战略地位是高于斯大林格勒的。因为这个地区的油田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一旦占领不仅可以切断苏方的战争资源,加速他们的灭亡;而且还可以补足自己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威胁英国统治的中东。
于是,德方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横扫高加索地区。B集团的进攻十分顺利,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方向,这让希特勒喜出望外。在他看来,他们可以同时实现两个目标,也就是说,原来以高加索为主和优先考虑的目标,变成了两个同等重要的目标。
这样的战略调整,不可避免的在战术上,只有实施分兵策略才能保证。就在该城唾手可得之际,自认为是军事天才的希特勒却认为不必使用重兵了。分兵支援A集团军群,进攻高加索。也就是说,在这个方向上,只剩下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了。
其次,艰苦的巷战。在苏军顽强的抵抗中,保卢斯终于完成了对这座城市的包围。习惯于在广袤土地上作战的德军,此时要逐街逐巷的争夺。巷战让飞机、大炮失去了作用,而熟悉地形的苏联军民与他们展开激烈的厮杀和周旋。
在旷日持久的2个月中,德军虽然占领了城市大部分地区,但此时他们的攻势已成强弩之末。大量的士兵在拉锯战中不断被消耗,而守军依托伏尔加河上的港口,不断输送新生力量,最终形成对峙状态。
最不应该的是,没有及时撤退。在这2个月的城市防御战中,苏联在其后方集结了110万的部队,装备了最先进的喀秋莎火箭炮,对德国第6集团军展开了钳形攻势。面对被包围的威胁,保卢斯提出部队后撤,但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
结果,30多万德军丧失了最后突围的希望。再加上11月份寒冷的冬季再次来临,空中支援常因天气不好而被推迟,饥寒交迫的德军在对手的攻势下,不断的收缩战线,粮食弹药消耗殆尽,只得投降。
苏联取得胜利的原因。
一是,扬长避短。经过前期先发制人的失利,斯大林清醒的意识到对手依然强大,而且制空权依旧掌握在对手的情况下,在平原上作战,自己占不到多大的便宜。依托城市建筑,与对手展开面对面的厮杀,反而可以有效化解飞机、大炮的威胁。
同时,朱可夫又被斯大林调往这个岌岌可危的城市,并要求发动一次大的进攻。但遭到朱可夫的反对,他要等到增援部队到位后再进行。此时的斯大林不再固执的坚持,他知道战场还是指挥员更有话语权。于是,小规模的反攻不断地进行,在相持中不断地消耗对手的实力和士气。
二是,以进攻对进攻。在城市防御战中,苏军并不是单纯的防守,它是以积极的进攻态势达成防御的目的。当然,这种短兵相接的战法使得每一场小战斗成为一场惨烈的厮杀。但是,苏联军民面对狂轰滥炸,没有屈服,没有绝望。
为了鼓舞士气,斯大林发布了最为严厉的227号命令:各部队无条件地扼守所占阵地,绝不后撤;惊慌失措者和胆小鬼应该就地枪决。此命令确实激发了守军的斗志,丢失的阵地会拼命夺回,“坚守每一寸苏联领土”成为那时最响亮的口号。
更为重要的是,斯大林格勒是伏尔加河上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在被围期间,它成了保卫这座城市的生命通道,伤员从港口撤离,增援部队通过港口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它承担了大量与外界联系的任务。
虽然,苏德双方的损失都很大,甚至可以说苏方的损失远远大于德方。但是他们的战争潜力是巨大的,再加上英美的援助,往往损失一个师,第二天就会有3个齐装满员的新编师投入战场。这样的拼耗,德国是耗不起的。
尽管德军又一次地被拖入到寒冷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又一次败给了苏联的冬天。看来这是一个误解,1942年的苏联从第一年的惨败中已经反应过来,巨大的战争体制开始运行,美国的援助让他们很快适应战争的节奏。
令德军丧胆的“喀秋莎”火箭炮、T-34坦克,还有威力强大的“波波沙”冲锋枪。这些先进的装备已经让苏军的实力大为增强,再加上人数上的优势,完全可以和对手进行一场实力相当的拼杀。
当然,进入冬季,确实是加速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的灭亡。但是,没有冬季的“帮助”,他们一样能获得胜利。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