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手下的谋士排名?
2020-03-22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袁绍出身四世三公,是东汉的名门望族,手下能臣武将极多,成为汉末大诸侯之一。袁绍曾担任十八路诸侯盟主,率军讨伐董卓。接着从韩馥手中夺取冀州,后又在和公孙瓒的争斗中占据上风,最终占据北方青、幽、并、冀四州之地,成为北方对曹操威胁最大的诸侯。不料,在官渡之战失败后,逐渐失去和曹操争雄的能力,最终郁郁而终。
袁绍
八大谋臣
第一位 田丰
田丰,字元皓,袁绍手下谋士。袁绍夺取冀州后, 命田丰分掌州事。袁绍起兵伐曹操时,田丰建议袁绍应先固守领土,等到兵强马壮之后再攻打曹操,袁绍不听其言。袁绍起兵伐曹操时,任田丰为谋士。袁绍屯兵官渡时,田丰谏言此时的曹操刚攻破徐州,锐气正盛,不可与之交战,只可固守,且言出师不利。袁绍大怒,认为田丰扰乱军心,将田丰囚于狱中。袁绍起兵往官渡进发时,田丰在狱中给袁绍上书,言应静守待军。袁绍大怒,欲斩田丰,众官告免。袁绍官渡之战兵败后,逢纪进谗言,说田丰在狱中笑主公不听自己的建议,才招来大败,袁绍大怒,派使者往狱中杀田丰。田丰闻袁绍官渡兵败,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便拔剑自刎狱中。
第二位 沮授
沮授是袁绍手下谋士。袁绍夺取冀州后,命田丰分掌州事。袁绍起兵伐曹操时,沮授劝说袁绍此时出兵名不正言不顺,反对起兵伐曹操。袁绍命颜良进攻白马时,沮授言颜良性狭,不可独挡一面,袁绍自来喜爱颜良,不听沮授之言。颜良被关羽杀后,文丑欲渡黄河为颜良报仇,沮授建议袁绍应分兵官渡,不可轻率渡河,袁绍言兵贵神速,不听沮授之言。袁绍领兵往官渡进发时,沮授言我军粮草充备,而曹军短粮,应当缓守,待曹军无粮时再进军。袁绍以其怠慢军心,将沮授锁禁军中。曹操劫乌巢时,沮授上言应派重兵把守乌巢,袁绍以沮授为拘禁之人,出言霍乱军心,不听其言,并将监押沮授之人斩首。袁绍官渡之战兵败后,沮授被曹军所获。曹操想要招降沮授,厚待并留于军中,沮授却盗马想归河北投袁绍,曹操不得已而杀之。
第三位 许攸
许攸,字子远,南阳人,袁绍手下谋士。袁绍夺取冀州后, 命许攸分掌州事。许攸主张袁绍起兵伐曹操,袁绍起兵伐曹操时任许攸为谋士。官渡之战时,许攸截获曹操督办军饷的书信,知道曹操营中无粮,持信来见袁绍。请袁绍兵分两路袭取曹军,一路攻击曹操营寨,一路袭取许都。袁绍认为曹操诡计多端,此乃是诱敌之策,不听许攸之言。后因许攸子侄在冀州谋财,被审配关入狱中,袁绍更加不信任许攸。许攸在袁绍处受到冷落,想起故友曹操,便径投曹营而来。曹操闻许攸来投,光着脚就出来迎接他,并问许攸破袁绍之计。许攸请曹操星夜劫袁绍乌巢屯粮之所。曹操亲自引军往乌巢,劫烧袁绍粮草,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许攸自以为是曹操故友且官渡之战有功,在曹营中出言无礼,因言语顶撞许褚,被许褚拔剑杀之。
第四位 郭图
郭图,字公则,颍川人,袁绍手下谋士,向来辅助袁谭。郭图主张袁绍起兵伐曹操。曹操乌巢劫粮时,郭图建议袁绍袭击曹操营寨。袁绍派张郃和高览袭击曹操营寨,不料二人被曹军围住厮杀,绍军大败。郭图恐二人在袁绍面前对证,便对袁绍言二人有降曹之意,又派人告知张郃、高览,袁绍要杀他二人,导致张郃、高览二人往投曹操。仓亭之战后,郭图随袁谭往青州整顿。袁绍死后,袁谭派郭图往袁尚营中求逢纪到军中来为谋士。袁谭被袁尚打败后,郭图建议袁谭投降曹操。曹操起兵攻打袁谭时,郭图跟随袁谭逃亡南皮。袁谭和曹操决战时,郭图在乱军中被乐进射死。
第五位 逢纪
逢纪,字元图,南阳人,袁绍手下谋士,向来辅助袁尚。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逢纪用计助袁绍夺取冀州,袁绍命逢纪分掌州事。袁绍起兵伐曹操时任逢纪为统军。官渡之战后,逢纪给袁绍进谗言,说田丰在狱中大笑袁绍兵败,袁绍便派使者往狱中杀田丰。仓亭之战后,袁绍命逢纪掌冀州军事。袁绍死后,逢纪和审配立袁尚为冀州之主。曹操攻打冀州时,袁谭领兵前来冀州助战,遣郭图入城求一谋士助战,袁尚不得已将逢纪送往袁谭营中。袁谭和曹操交战兵败后,命逢纪写信让袁尚发兵相助,袁尚不肯发兵,袁谭大怒,将逢纪斩首。
第六位 审配
审配,字正南,魏郡阴安人,袁绍手下谋士,向来辅助袁尚。审配主张袁绍起兵伐曹操,袁绍伐曹操时任审配为统军。官渡之战时,审配采用战术袭扰曹军,先命军士筑土山放箭,被曹军造霹雳车所破。后又命人往曹营暗挖地道,曹操命人往营边筑堑,袁绍军无功而返。后袁绍命审配回邺都监督粮草。仓亭之战后,袁绍命审配掌冀州军事。袁绍死后,审配和逢纪立袁尚为冀州之主。袁谭和袁尚兄弟反目后,审配助袁尚打败袁谭。曹操领兵攻破冀州后,审配被徐晃所擒,曹操有心劝降,审配言主公在北,不可使自己面南而死,甘愿引颈就戮。审配死后,曹操将审配葬在城北。
第七位 辛评
辛评,字仲治,颍川人,向来辅助袁谭。原为韩馥手下谋士,袁绍夺取冀州后为袁绍谋。仓亭之战后,辛评随袁谭往青州。曹操围攻南皮时,袁谭派辛评往曹操处约降,曹操以袁谭反复无常,不肯纳降,并劝辛评留于自己军中,辛评不肯归降。辛评回营后,袁谭因其弟辛毗在曹营中而见疑,恐其怀有二心,辛评气满填胸,昏绝而死。
第八位 辛毗
辛毗,字佐治,颍川人,辛评之弟,任平原令。袁谭被袁尚打败后,派辛毗为使往曹操营中纳降。辛毗为曹操分析天下大事,言袁氏必败,请曹操先取河北之地,再图荆州,则霸业可成。曹操听后,感叹和辛毗有相见恨晚之意。后辛毗跟随曹操攻取冀州,审配见辛毗助曹操,便下令将辛毗老小八十余口尽皆斩首。辛毗跟随曹操后任议郎,后曹丕即位后,辛毗赐爵为关内侯,随曹真出兵伐吴,死后谥号肃候,配享魏文帝庙。
四大庭柱
颜良
第一位 颜良
颜良,琅琊临忻人,河北名将,深得袁绍喜爱,为河北四庭柱之一。袁绍夺取冀州时,颜良斩杀韩馥手下部将耿武。袁绍和公孙瓒交战时,颜良担任先锋大将。袁绍起兵伐曹操时任将军,袁绍命其领兵进攻白马。白马之战时,颜良出马,连斩宋宪、魏续二将,徐晃出马迎战,也被颜良杀败,曹军败阵而回。后曹操遣关羽出战,斩颜良于马下。
第二位 文丑
文丑,河北名将,同颜良二人勇冠三军,为河北四庭柱之一。袁绍夺取冀州时,文丑斩杀韩馥手下部将关纯。袁绍和公孙瓒交战时任先锋,文丑和公孙瓒交战不分胜负,后又和赵云交战也未分胜负。袁绍起兵伐曹操时任将军。因颜良被关羽所杀,文丑向袁绍请命,领兵渡黄河为颜良报仇。乱军之中,张辽、徐晃来战文丑,文丑连发两箭,一箭射中张辽盔缨、一箭射中战马面颊,张辽落地。徐晃赶过来截住厮杀,二人料难敌文丑,拨马而走。文丑赶来,关羽提马举刀飞奔而来,斩文丑于马下。
第三位 张郃
张郃,字儁义,河间鄚人,为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时,张郃和张辽交战不分胜负。曹操乌巢劫粮时,张郃建议袁绍派兵往救乌巢,郭图却建议袁绍袭取曹操营寨,袁绍听郭图之言派兵往劫曹操营寨。张郃和高览领命而往劫曹营,被曹军四边围住厮杀,袁绍军大败。郭图恐张郃、高览二将回营在袁绍面前对证,便向袁绍进言二人有降曹之意,又派人告知二人,袁绍因其出师不利,要斩二人。于是,张郃和高览引本部人马来投曹操,曹操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候。张郃跟随曹操后南征北战,成为魏之名将,死后谥号状候。
第四位 高览
高览,又名高奂,为河北四庭柱之一。官渡之战时,高览和许褚交战不分胜负。曹操乌巢劫粮时,袁绍派高览和张郃往劫曹操营寨。袁绍听信郭图谮言,高览和张郃不得已投降曹操,曹操封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后在跟随曹操进攻汝南时,被赵云所杀。
三子一甥
第一位 袁谭
袁谭,字显思,袁绍长子,出守青州。官渡之战后,袁谭领兵五万自青州来冀州助战。袁绍聚集四州之兵,在仓亭和曹操决战,中程昱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而回,袁绍命其仍回青州。曹操进攻冀州时,袁谭奉命领军往冀州助战。袁绍死后,袁谭和袁尚兄弟反目,袁谭难敌袁尚,便派辛毗为使投降曹操。袁谭投降曹操后,请曹操起兵攻取冀州,自己却领兵四处劫掠,并攻打逃亡中山的袁尚,收降袁尚部众,且意欲复图冀州。曹操召袁谭不至,便引军来攻袁谭,袁谭败走南皮。此时,袁谭又想投降曹操,曹操言袁谭反复无常,不肯纳降。袁谭引军出城和曹操决战,被曹洪杀死于乱军之中。
第二位 袁熙
袁熙,字显弈,袁绍次子,出守幽州,其妻为甄姬。官渡之战后,袁熙领兵六万自幽州来冀州助战,袁绍聚四州之兵和曹操在仓亭决战。中程昱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而回,袁绍命其仍回幽州。曹操进攻冀州时,袁熙奉命往助冀州,曹操退兵后,回守幽州。曹操攻破冀州后,袁尚来幽州投靠袁熙。后曹操领兵来攻打幽州,袁尚和袁熙弃城往投乌桓。曹操大败乌桓后,二人又往投辽东。二人见辽东兵马充足,便想要杀辽东太守公孙康而夺其地。此时,曹操听郭嘉之言退军。公孙康见曹操无夺取辽东之意,便杀袁谭、袁熙二人,将首级献于曹操。
第三位 袁尚
袁尚,字显甫,袁绍三子,留在身边。官渡之战后,袁绍聚四州之兵和曹操在仓亭决战,袁尚出马斩杀曹将史涣。曹操领兵进攻冀州时,袁绍自领兵来战曹军,同张辽交战,大败而回。袁绍死后,审配、逢纪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尚和袁谭兄弟反目,袁尚占据上风。袁谭投降曹操后,曹操竭力攻打冀州,袁尚逃亡中山。在中山受到袁谭攻击,往幽州投靠袁熙。曹操领兵攻打幽州时,袁尚和袁熙弃城往投乌桓。曹操大败乌桓后,二人又往投辽东。二人见辽东兵马充足,便想要杀辽东太守公孙康而夺其地。此时,曹操听郭嘉之言退军。公孙康见曹操无夺取辽东之意,便杀袁谭、袁熙二人,将首级献于曹操。
第四位 高干
高干,袁绍外甥,出守并州。官渡之战后,高干领兵五万自并州来冀州助战,袁绍聚四州之兵和曹操在仓亭决战。中程昱十面埋伏之计,大败而回,袁绍命其仍回并州。曹操进攻冀州时,高干奉命往助冀州,曹操退兵后,回守并州。曹操攻破冀州后,领兵攻打并州,高干兵败,往投单于。单于不纳,又往投刘表,途中被王琰所杀,将头献于曹操。
四大上将
淳于琼
第一位 淳于琼
淳于琼,字仲简,颍川人,西园八校尉之一。官渡之战时,淳于琼奉命在乌巢守粮草。曹操领兵劫乌巢时,淳于琼被曹军所擒,曹操割去其耳鼻手指放回袁绍营中,用来羞辱袁绍。袁绍大怒,将淳于琼斩首。
第二位 麴义
麴义是袁绍手下大将。袁绍同公孙瓒交战时,袁绍命麴义领兵居于中路,颜良、文丑为两翼掩杀,麴义领兵斩杀公孙瓒军先锋严纲,领兵直追到公孙瓒后军,被后军将领赵云所杀。
第三位 吕旷
吕旷,兖州东平人,袁绍手下大将。曹操进攻冀州时,吕旷和吕翔奉袁尚之名任先锋出城救袁谭。袁谭和袁尚反目后,吕旷斩杀袁谭大将岑壁。袁尚被曹操追击时,命吕旷、吕翔二人断后,被袁谭劝说投降曹操。曹操奉吕旷为列候,并以吕旷、吕翔二人为媒,将女许给袁谭。袁谭暗地刻将军印两颗送与二人,以为内应。吕旷、吕翔便将印来见曹操,曹操令二人收之,再做计较。攻打冀州时,曹操命吕旷、吕翔二人攻打逃亡西山的袁尚。曹操攻打并州时,命吕翔、吕旷诈降高干,助曹操夺取并州。后跟随曹仁进攻新野时,被赵云所杀。
第四位 吕翔
吕翔,兖州东平人,袁绍手下大将。曹操进攻冀州时,吕翔和吕旷奉袁尚之名任先锋出城救袁谭。袁尚被曹操追击时,命吕旷、吕翔二人断后,被袁谭劝说投降曹操。曹操奉吕翔为列候,并以吕旷、吕翔二人为媒,将女许给袁谭。袁谭暗地刻将军印两颗送与二人,以为内应。吕旷、吕翔便将印来见曹操,曹操令二人收之。攻打冀州时,曹操命吕旷、吕翔二人攻打逃亡西山的袁尚。曹操攻打并州时,命吕翔、吕旷诈降高干,助曹操夺取并州。后跟随曹仁进攻新野时,被张飞所杀。
四大能臣
第一位 荀谌
荀谌,字友若,颍川人,荀彧之兄。荀谌主张袁绍伐曹操,袁绍起兵伐曹操时任荀谌为谋士。后不知所终。
第二位 陈琳
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建安七子之一,袁绍手下任书记。陈琳文采出众,袁绍起兵伐曹操时,命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曹操攻破冀州城后,陈琳被曹军所获,曹操因爱其才,故留在身边命为从事。后在曹操手下任军师祭酒。
第三位 王修
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袁谭和袁尚反目时,劝说袁谭罢兵言和。袁谭死后,王修痛哭不已,曹操感其忠义,收葬袁谭之尸,封为司金中郎将。曹操询问破袁尚、袁熙之策,王修不答,曹操大赞王修忠臣。跟随曹操后官至大司农郎中令。
第四位 崔琰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袁绍手下任骑都尉。崔琰数次为袁绍献计都为被采纳,袁谭和袁尚二人反目后,都想要得到崔琰辅佐,可崔琰推病不出,被下入大牢。曹操攻破冀州后,崔琰被曹操招纳,任为别驾从事。
首先抛出结论,袁绍的谋士集团还是很强大的,个人能力相当优秀,由于历史一贯的尿性,死的早的由于事迹不多,都会被不同程度的低估,所以袁氏集团并没有表面上那么不堪,至于荀令君的评论,私以为主要还是在给曹公打气,把重点放在了对方人物的缺陷上,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因为短处的暴露而忽略了长处,例如郭嘉同志虽然很牛,但他身体不好,放浪不羁啊,你不能因为这些就否定他的才能吧。袁氏集团的覆灭主要原因在于袁绍谋而不断,刚愎自用,在于内部不合,派系斗争,而不是人才高下。
挖个坑。。先去睡觉。。
———————————————————————
开始慢慢填坑。。
首先是沮授,这是个河北人,韩馥时期就已经在冀州出仕,战略眼光独到,韩馥迎袁绍时就劝阻过,结果韩馥不听,袁绍征辟后又提出北据四州,奉迎天子的战略,对于袁绍来说这是相当正确的,而后袁绍分三子各据一州,沮授也敏锐的看到这将埋下争权夺利的祸根,袁绍兴兵讨伐曹操的时候又建议用持久战辅以游击来拖垮曹军,对颜良,淳于琼的看法也可谓入木三分,总而言之,沮授是个出色的战略家,也有敏锐的观察力,但是,他属于冀州本地土著,袁绍在称霸河北的初期,由于羽翼未丰,需要依靠这些人来笼络人心,等到公孙已死,河北俱收的时候,河北派就成了内部的最大利益集团,俨然有尾大不掉之势,袁绍借着颍川派等外来势力打压河北集团,例如官渡战前分沮授兵权于郭图,淳于琼二人就是很好的例证,沮授做为河北派的领军人物,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打击,所以他的计策虽好,地位却不佳,从而导致了自身的杯具。
其次是田丰,这也是个河北人,也是在韩馥时期就已出仕,同时又因刚直薄有微名,所以不难看出,他和沮授是一个类型的,那就是富有名望的本土派,袁绍在刚得冀州的时候必然要征辟这样的人,以此来安定河北士人的心,而田丰本人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其谋士生涯的高峰在于袁绍"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众“时期,尤其是在与公孙瓒争夺河北之主的时候,彼时"绍用丰谋,以平公孙瓒”,此后由于袁绍已稳据河北四州,对河北人士的笼络不再是当务之急,同时又忌惮本土豪强的势力,所以改拉拢为打压,所以经常是对田丰的计策不加采纳,例如袁绍欲迁献帝于甄城被曹操所拒,田丰就建议不如趁曹操羽翼未丰袭取许都,袁绍不许,等到官渡战前,曹操奔袭刘备的时候,田丰又建议阴袭许都,袁绍还是不许,最后就是劝阻袁绍不要与曹操决战,由于“刚而犯上”,竟被下狱,其对自己身亡的预言也犀利的反应出了他看破人心的能力。
下一个审配还是河北人,还是在韩馥手下干过,但是与上述两人不同,审配的角色有些暧昧,首先他更像是个将领而不是谋士,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建策,反而总是统军,其次他是冀州派谋士团覆灭后硕果仅存的一员,虽然以忠心扬名,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本事,官渡前撺掇袁绍开战,却也没有提出什么战略战术,仅以大义动之,这就是文雅一点的拍马屁。。决战期间又收许攸家人下狱,这种将在外捕其众的行为简直就是作死,直接导致许攸叛逃,袁绍死后又扶助袁尚争权,直接导致袁氏互相攻伐,不顾逢纪安危与袁谭公开决裂,直接导致逢纪被杀,亏了人家当初还为他向袁绍建言,最后还在守邺城的时候杀了辛毗全家。。。把他列在袁绍谋士集团里纯因为荀令君提到了他。
说完了河北本土派,下面说说外州投奔派,也就是颍川、南阳这两处,颍川系有荀谌、郭图和辛氏兄弟,南阳系有许攸、逢纪,先说说荀谌,这个人很神秘,但也很强,在袁氏集团里堪称谋主,能够说服韩馥让出冀州,这功劳可不是一般的大,虽然也有河北门阀需要一个强力人物的因素,但袁绍初期的基本盘确实是靠他忽悠过来的,然而此后就基本销声匿迹了,没见有什么作为,当然,这一时期袁绍的重心主要放在河北派身上,但到了官渡时期,河北派已经被打压下去,他却也只是在点将的时候露了个脸,随后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阴影里了,此处容我开下脑洞,私以为,按照这一时期门阀士族的尿性,两面下注这种手法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荀氏作为颍川大族,很可能就采用了这种策略,扶持曹操与袁绍这两个枭雄,清扫台面上的杂鱼,等到两雄之势已成,就挑一个最看好的下重注,同时安插在另一方的棋子将所有情报都透露出来,借以稳操胜券,不然荀令君对袁氏集团的品评也太神了。。
田丰
许攸
就这三个其他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