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
古人将山南水北称之为“阳”,山北水南称之为“阴”,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有科学道理的,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阴”和“阳”是由阳光照射的方向和流水冲击的方向形成的。
首先我国位于北半球,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而相对于我国而言,太阳较长时间是位于南方的,所以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太阳光是从南边照射过来的,位于南边的山坡,可以被太阳照射到,就被称为阳坡,与此同时北面的山坡很难被阳光照到,便被称为阴坡。这里的“阴”和“阳”实际上就是指接受阳光普照的程度,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像我们喜欢房子坐南朝北一样,面朝南面能够让太阳光更容易的照射进来。
我国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的,河流流向经常是由西北向东南,同时因为地球自转带来的偏移运动,水流会改变流向对河岸进行冲刷侵蚀,逐渐形成弯曲的河道。这时被堆积的那一面,我们称之为凸岸,被侵蚀的那一面,我们称之为凹岸,凸岸与凹岸在中华文化中就仿佛太极的黑白两边。中华传统文化讲求阴阳相生,也因此将河流的两岸称为“阴”和“阳”。凸岸经常是位于河流的北面,而凹岸常常位于河水的南面。
很多人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两极是玄学,但其实阴阳学说是综合了自然规律将现实生活与自然变化联系在一起。我们说“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这是在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上,通过不断的总结归纳才形成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人许多看似玄学的学说,实际上却是建立在科学依据上的,这也不禁让我们感叹在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的过去,古人依然能用他们的智慧来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