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迪斯科音乐?
迪斯科音乐始于1975年,是一种新型的流行音乐。这种音乐的制成,与其说是创作,不如说是一种音响的合成,它的创作室就是录音室,依靠录制人利用各种电声设备和电子乐器把各种音响进行技巧性的编织。在其他流行音乐中,每一个成员都贡献一份力量,但在迪斯科音乐中,只有录制人才是唯一知道将来录好的唱片是什么声音的人,而那些音乐家们则甚至不知道自己演奏出的东西被编在里面以后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制作时,每一个录制人都有他自己的录制方法,但有些是基本相同的。首先,把低音鼓和低音吉他的节奏录到音轨上,然后把多达四五十层的音响叠加起来——其中包括电子合成乐器的音响;最后,再把人声加入进去。于是,这类迪斯科音乐主要靠录音和唱片放出,舞台表演也要依靠各种电声设备和音乐合成技术。编排录制者代替了音乐创作。
从音乐的特点来看,这种音乐具有情绪的感染,以强烈的节奏来鼓动人心,不像过去的流行音乐那样,具有赤裸裸的社会意识,宣扬某种背叛精神和淫乱。它并不重复思想内容,所以一般总是把旋律和歌词减少到最低程度,强调发挥低音部的节拍性的音型,形成一种像节拍器那样不断重复,经常出现急催大鼓似的重击节拍,可以说,
迪斯科音乐的关键是在于节奏音响,它的狂热性和振奋情绪的力量也在于此。迪斯科音乐和那些“甲壳虫”、“滚石”之类的流行音乐相比,具有更多的观赏娱乐的意义。
2023-08-01 广告
但在七十年代末,迪斯科因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些原因,又渐渐淡出美国流行音乐主流圈子,由其发扬光大的元素(Four on the Floor节奏)却被后来的很多风格吸纳,尤其是电子舞曲,延续发展至今。从Madonna到Billie Eilish,几乎每一位当红的主流音乐人都会有自己的迪斯科金曲,各类神曲也多是迪斯科(Bruno Mars的"Uptown Funk"或者鸟叔的「江南 Style」),你会发现迪斯科其实一直都在。
在美国,迪斯科诞生之初被视为“黑人音乐”。黑人流行音乐一直很重视节奏和律动,无论是七十年代前半段蓬勃的放克(Funk),还是后半段的迪斯科,作为舞曲的功能性都很强。而恰巧与之相对应的摇滚乐,在进入七十年代后,以硬摇(Hard Rock)和前摇(Prog Rock)为代表,愈发失去了舞动性,更重视整体的“聆听”体验。空缺出来的舞曲市场被迪斯科抓住了,并构建出新的舞曲或俱乐部文化。
比较有意思的是,对于中国乐迷,我们更为“熟悉”的迪斯科风格是八十年代欧洲迪斯科(Euro Disco),而非前文提到的七十年代纯正美国迪斯科,可以听听下面这几首歌,相信你会发现一些记忆深处的回忆:
"Brother Lousie" - Modern Talking
"Gimme! Gimme! Gimme!" - ABBA
"Sexy Music" - The Nolans
这可能和《荷东》与《猛士的士高》这类合辑有密切联系。欧洲的迪斯科和美国相比,更冷艳,合成器或者说电子色彩更浓。
“迪斯科在中国”是一个很好玩的流行文化命题。对于各个年龄层的朋友,迪斯科拥有极为不同的涵义。
在1981年便正式有幕后转到前台,负责在各种音乐中挑选出适合的音乐放给客人们听。当时还没有CD啦、LD啦,DJ只是在玩一些叫做“Record”就是我们称之为胶木碟或唱片(我们专业叫大盘)的东西.讲到这里我必须讲一下一个DJ必需的东西---唱盘机的发展,不要以为这无关紧要,没有唱盘机就不会有DJ的存在。“Technics”公司是到现在还在唱盘机制造业中的龙头,没有一个DJ会不知道这家公司开发制造的胶带式唱机和一直到现在的石英式唱机,但鲜为人知的是“Technics”早在1979年就出产了第一台专业的唱机,为DJ这一特殊的行业奠定了基础。 在八十年代初,DJ们还不会充分发挥唱机的优点,只是机械的操作。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不知谁发明了一种叫做scratching records(我也不知道怎么向你们解释,只好按我们的行话叫做“搓碟”。就是现在你们见到DJ在不断搓一张唱盘,配合节拍发出吱吱吱的声音。)的玩法,把DISCO推向了它第一个高潮。之后,DISCO在卡拉OK出现的强力冲撞之下消沉了数年,在95、96年又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席卷世界,它又回来了。 现在,我认为是DISCO以及DJ的全盛时期,各种新风格的音乐层出不穷,搓碟的手法越来越不可思议。DJ这两个字已经代表了最新、最劲、最毒、最HIGH的Muisc。&nbs。
DJ全称Disco jockey可以理解成DISCO舞厅的司仪或唱片骑士。如果要讲什么是DJ,必须从DISCO的发展讲起。
早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有DISCO存在,不过那时侯没有现在这么疯狂、这么HIGH,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节奏强劲一些的音乐,DJ那时侯只是在幕后的节目主持,就好象现在广播的主持一样。
1972年"Cherry Lips"乐队的一首"Playthe Funky Muisc"才能算是DISCO的真正起源。这种音乐风格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马上受到广大青年朋友的青睐,后来被命名为 “Funky”,一直到现在还深受人们的喜爱。而“DJ”则从幕后转到了半幕后,参与了一些演唱、音乐制作和演唱会的主持等幕前工作,还不能称为专业的“DJ”。
到了1981年,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时代出现了--霹雳舞的时代。霹雳舞的一直风格延续至今变成了大家知道的一种风格。他们同样源自黑人街头音乐,有着同样的特点--就是在97年风靡一时的“RAP”。“DJ”在1981年便正式有幕后转到前台,负责在各种音乐中挑选出适合的音乐放给客人们听。当时还没有CD啦、LD啦,DJ只是在玩一些叫做“Record”就是我们称之为胶木碟或唱片(我们专业叫大盘)的东西。
讲到这里我必须讲一下一个DJ必需的东西---唱盘机的发展,不要以为这无关紧要,没有唱盘机就不会有DJ的存在。“Technics”公司是到现在还在唱盘机制造业中的龙头,没有一个DJ会不知道这家公司开发制造的胶带式唱机和一直到现在的石英式唱机,但鲜为人知的是“Technics”早在1979年就出产了第一台专业的唱机,为DJ这一特殊的行业奠定了基础。
在八十年代初,DJ们还不会充分发挥唱机的优点,只是机械的操作。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不知谁发明了一种叫做scratching records(我也不知道怎么向你们解释,只好按我们的行话叫做“搓碟”。就是现在你们见到DJ在不断搓一张唱盘,配合节拍发出吱吱吱的声音。)的玩法,把DISCO推向了它第一个高潮。之后,DISCO在卡拉OK出现的强力冲撞之下消沉了数年,在95、96年又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席卷世界,它又回来了。
现在,我认为是DISCO以及DJ的全盛时期,各种新风格的音乐层出不穷,搓碟的手法越来越不可思议。DJ这两个字已经代表了最新、最劲、最毒、最HIGH的Muisc
迪斯科舞曲具有强劲有力的节拍,一般为4/4 拍,每一拍都是强拍,从头到尾不变;速度大约为每分钟120拍;它的曲调短小,歌词简单,不断重复。其实,任何一首曲子,只要调整一下速度,改成强弱不分的节拍,都可以变成迪斯科。起初,迪斯科舞厅播放的只是适合跳舞的流行歌曲和摇滚乐,如摩城的索尔音乐等,后来,逐渐出现了专门的迪斯科创作曲。
瑞士籍意大利人莫罗德(Giorgio Moroder)推动了迪斯科舞曲的发展。他既是一位成功的制作人又是一名歌手,他利用合成器的音响效果录制了许多作品。迪斯科的制作人一般都借助电子设备,并可以独自完成音乐作品。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先把低音鼓和贝斯的节奏录在音轨上,然后把合成器中的各种音响(可多达48层)叠录上去,最后再加进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