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人那么有钱,为什么还经常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中国的商业自从奴隶制时期的商代和西周就已经产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商朝的商业也在不断扩大,商人一词也是来源于商朝。商人也被人们称为生意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人西施的意中人,就是商业的始祖,他就是东周时代著名商人如范蠡。到了春秋时代,商人虽然还是在官府直接控制下,实行“工商食官”,但是商人已经是一种专门职业了。
说起商人,给人的印象就是“无奸不商”“唯利是图”之类的,商人为了谋取利益,给人留下精打细算的形象。同时在人们的想法中,一提到某人出生于经商世家,就会觉得这人必定富有。商人给人的感觉都是特别有钱的阶级,他们可以有这么多的钱,便可以想买啥就买啥吧!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商人虽有钱财,但也不是万万皆可买到的。在中国历史上,商人的地位并不高,社会并不人可他们,国家也并不是特别重视这一群人,所以我国就一直着重农抑商的传统,在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有着贱商的现象。直到后来慢慢的商人的地位才有所提高,人们不再如此轻视这门职业了。出于对商人的歧视,所以有些东西便不愿售卖给他,再加上国家的掌控,有些东西是皇家所有,平民百姓是不可以使用的,商人对于这些东西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另外有一些东西本来就比较稀有,在中国古代生产力比较匮乏的时代,有的东西本就不可以广泛生产,所以面对喜欢的稀有物品,拿着大量的钱财也是于事无补的。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是万万能的”,这些话都是过于夸大了钱财的作用,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钱财也买不来所有喜爱之物。比如忠诚、诚信、善良、勇敢等优秀品质,也是钱财等不能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