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约皇权,明朝的文官集团为何能如此霸道?
明朝的政治制度导致了明朝的文官集团如此霸道。明朝之前帝王身边始终有一个得力助手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这个人就是位极人臣的丞相。丞相制度出现大大制约了皇权,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丞相架空帝王的例子,朱元璋吸取历代王朝灭亡的教训,他希望朱家的天下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只有把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保证朱家的政权不被推翻,朱元璋策划了一系列阴谋最终借用胡惟庸案件废除了丞相制度,全国军政大权集于帝王一身。
朱元璋是一个历史上最勤劳的君王。每天只有3、4个小时的睡眠,其余的时间全部一心扑在国家大事上,即使身边没有人帮助他,也能批阅大量的奏章。但是朱元璋的勤劳在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没有几个帝王能够做到,即使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也没有朱元璋这样勤奋精神。朱元璋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子孙后代,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行动。
朱元璋去世之后,他的后人就把手中的权力逐渐分给朝中的六部。帝王手中的权力再一次出现了分化,六部都是文臣集团担任官员,他们成为了帝王处理国家大事的左膀右臂。帝王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不可能事必躬亲的处理每一件事,明宣宗就出现了内阁制度,内阁制度是文臣集团走向巅峰的起点。
明仁宗、明宣宗是明朝少有的贤明帝王,他们开创了大明王朝唯一的盛世仁宣盛世。即使如此出色的帝王,文臣集团还是对帝王有所不满,他们开始在朝廷之上公开批评帝王的过错,他们又没有朱元璋那般心狠手辣的手段,文臣集团逐渐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