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一夜的硬座是什么体验?
体验:
人生第一次坐火车就是过夜的硬座。大一上放寒假回家,坐了就是差不多18个小时,晚上八点多到第二天十二点多。南方,下着小雨,特别特别冷,我去检票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哆嗦着进到车厢里,虽然找座位的时候有点人挤人,但火车一开就好了。
各种在座位上靠、躺(头放旁边腿上,折起腿放窗上Z字型)。
找到座位坐下以后,跟我爸妈还有朋友说我已经上车了,就拿出耳机,开始听歌。过了一会儿,爸爸给我发微信,跟我聊天,怕我睡沉过去。
过了几站,差不多晚上十一点的时候我爸说困了想睡觉,我就跟他保证会看好自己的,就让他先睡了。
看了一集电视剧,差不多就晚上十二点了,本来想着睡会儿很快一晚上就过去的,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越来越清醒,而且空调开得很足,我感觉只穿短袖在火车上肯定也不会冷。又刷了会儿知乎,凌晨一点了。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周围的人大多都还没有睡觉,有的在泡面,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在唱歌。我开始饿了,把包里买的草莓干芒果干还有一袋面包吃了个不剩。
吃完过了几分钟,好干啊。于是又清醒了一点。
等到凌晨三点多的时候,车厢里已经开始安静了,除了后面几排一个大姐还很投入地在放着伴奏唱歌。喝了两盒酸奶,舒服了很多。可还是很清醒,就又开始听歌了。
凌晨四点多。这时车厢里完全安静了。耳边除了火车行驶的轰鸣声,再没有其它。
我又开始听歌,看着虽然一片漆黑但脑子里一遍又一遍想象着的风景。耳朵里切到林宥嘉的《坏与更坏》,突然想到自己意难平的志愿,想到之前非常想学的专业,想到高三那个满身朝气的自己曾经对未来的规划。
人生第一次坐火车就是过夜的硬座。大一上放寒假回家,坐了就是差不多18个小时,晚上八点多到第二天十二点多。南方,下着小雨,特别特别冷,我去检票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任何人,任何车票的旅客均可以乘坐,其形式不等同于卧铺车。是铁路里最普遍的车种,但有些全软席或全卧铺的Z字开头直达车没有硬座。一般的旅客列车的硬座车的定员为118人,有的为128人,双层硬座车定员为174人左右。硬座车的座位采取的是面对面的座位方式,是相对的。
组成硬座车座位的材质比较的坚硬,但是富有弹性。硬座车和硬卧车的材质相同。根据我国铁路客车的分类,硬座车可分为空调硬座和非空调硬座。空调硬座是靠空调制冷与采暖的硬座车,非空调客车是靠燃炉取暖,靠车顶旋转的风扇制冷。
一般的列车采取的都是空调车,老式绿皮车通常采取的是非空调客车的硬座,也有部分绿皮车被改装为空调车,其硬座车被称为“空调硬座”,因为这样,新设计25系列车型就被称为了“新空调硬座”。硬座车不分等级硬座车根据铁路法的有关规定。
当时还特别困,特别想一觉醒来就到家了,由于座位太硬,导致腿都麻了,像针扎一般特别的难受,就这样,一整个晚上,上下眼皮直打架,可是还是睡不着。
那个时候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回家,一定要买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