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并报表调整抵消分录,用不用考虑母子公司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啊?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两种做法,结果都是一样的。
第一种,在计算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时就考虑内部交易抵消,这样最后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后不需要再做其他调整。但是在内部交易抵消时需要注意,顺流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在母公司,因此影响的也是母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并不会影响子公司的损益。对于逆流交易,因为未实现内部损益在子公司一方,所以相应的子公司少数股东需要承担。
第2种,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不考虑内部交易,而在母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抵消后,再作内部交易抵消。这样在内部交易抵消后需要调整少数股东权益(逆流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由少数股东承担部分),补充如下分录就可以: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与“调整分录”的区别:
合并财务报表在做抵销分录之前,首先要做调整分录。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和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并不相同,由于一笔抵销分录可能会同时涉及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并不是单独编制的,而是在一张合并工作底稿上同时完成的,不能孤立地加以看待。
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和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分录在实质上并无区别,只不过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要比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少考虑抵销以前年度的项目。
第一种,在计算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时就考虑内部交易抵消,这样最后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后不需要再做其他调整。但是在内部交易抵消时需要注意,顺流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在母公司,因此影响的也是母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并不会影响子公司的损益。对于逆流交易,因为未实现内部损益在子公司一方,所以相应的子公司少数股东需要承担。
第2种,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不考虑内部交易,而在母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抵消后,再作内部交易抵消。这样在内部交易抵消后需要调整少数股东权益(逆流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由少数股东承担部分),补充如下分录就可以: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分录”与“调整分录”的区别:
合并财务报表在做抵销分录之前,首先要做调整分录。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和个别会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并不相同,由于一笔抵销分录可能会同时涉及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项目,所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并不是单独编制的,而是在一张合并工作底稿上同时完成的,不能孤立地加以看待。
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和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分录在实质上并无区别,只不过初次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要比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少考虑抵销以前年度的项目。
展开全部
有两种做法,结果都是一样的。
第一种,在计算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时就考虑内部交易抵消,这样最后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后不需要再做其他调整。但是在内部交易抵消时需要注意,顺流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在母公司,因此影响的也是母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并不会影响子公司的损益。对于逆流交易,因为未实现内部损益在子公司一方,所以相应的子公司少数股东需要承担。
第2种,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不考虑内部交易,而在母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抵消后,再作内部交易抵消。这样在内部交易抵消后需要调整少数股东权益(逆流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由少数股东承担部分),补充如下分录就可以: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这样最后两种结果是一样的。
个人观点,第2种做法更简单一些,而且不存在因为计算内部交易后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容易出错的问题。
第一种,在计算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时就考虑内部交易抵消,这样最后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后不需要再做其他调整。但是在内部交易抵消时需要注意,顺流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在母公司,因此影响的也是母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并不会影响子公司的损益。对于逆流交易,因为未实现内部损益在子公司一方,所以相应的子公司少数股东需要承担。
第2种,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不考虑内部交易,而在母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抵消后,再作内部交易抵消。这样在内部交易抵消后需要调整少数股东权益(逆流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由少数股东承担部分),补充如下分录就可以: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这样最后两种结果是一样的。
个人观点,第2种做法更简单一些,而且不存在因为计算内部交易后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容易出错的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