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秦国横扫六国,与欧洲对比,秦国是如何统一的?

 我来答
小虎有话说啊
2020-12-21 · 本人是老司机了,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咨询我哈
小虎有话说啊
采纳数:85 获赞数:316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季风性气候和黄河长江的泛滥是促使中国统一的根源。因为单一国家无法完成上下游的整体治理,譬如下游发生洪涝灾害,下游的国家就需要上游国家的援助,上游国家发生旱灾也需要下游国家的援助,这导致上下游国家谁也离不开谁,最后导致联盟(商周)和统一(秦汉)在欧洲表现为宗教信仰不同,但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也本就认同自己是诸夏文明,国与国之间交流使用“雅言”。因为最初都是周王室分封的,直到秦灭六国,周王室也是名义上存在的。当时列国只认为犬戎,匈奴,鲜卑,乌桓,西羌,南越,西南蛮夷是华夏文明之外。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统一的只是学术思想。倒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作用更大一些,不然文字差异越来越大。

周朝时期

华夏的认同我认为应该是在周代开始的,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这句话出自左传。也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夏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疏远,迦太基属于腓尼基商人文化,希腊人是希腊文化,罗马人是拉丁文化,而战国时期诸国对于华夏是认同的,也就是全部属于华夏文化,你可以类比为继业者王国,而不是罗马希腊迦太基这些不同文明的。那时候也都是华夏一脉,名义上在周天子治下的各个诸侯,各种辩士往来各国,不会有人说怎么为外国效力是卖国什么的。只不过代周之后没继续搞分封所以显得和周朝差别大了。

个人观点:

一,是没有足够的力量各个打散(就是把各个国家原来的核心小团体彻底打散,包括自己国家形成的一些小团体),或是时间不够,或是这种小团体观念在他们当权者自己心里也是重要的,算是局限性吧。

 二,在当时情况下,应该统一标准,不仅是外在的什么货币,尺子,最主要是人心,人心是什么,文化。这点没有弄好,你说百家争鸣好不好,好,但是也要看时间节点。随便说,随便弄就不好了。蛊惑人心,最终分崩离析。

 三,当时的体制,造成了一些能人不能上位,只有通过这样那样的暴力手段来争取。

动员力和打整体战能力堪比一战时候了,不过很可惜的是,中国整体也是下降的,比如崇祯朝,被别人打下首都了,也不过只能拼凑6万人,九边精锐全国调兵,也不过13万。人数就是能力。明朝的动员力,连战国零头都没有。战争技术肯定是进不了,但我话放这,就满清的实力,不考虑战争技术的进步,韩国这样的最弱的战国选手它都赢不了。韩国也是能动员四五十万大军,而且战损率达到极高也不投降。要一座城一座城死战到底。这就是总体战。

战国时期地图

秦国还是占了地利,这种大混战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实力一波带走所有对手就要陷入持久战,被围攻的局面。占据高处,守好关口闷声发大财,一旦天下有变就能多处出兵,选择战场。赵魏韩一开始牛的不行,但是四面八方都是对手,突围不出去贼难受,后面就被耗死了。秦武王最大的贡献就是没儿子,让秦昭襄王嬴稷做了一个超长待机的王。秦国强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认为就是商鞅新法,这是那个时代最深层次的变革,而且商鞅变法对后世两千年的封建思想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山东六国都没有最深层次的变法,氏族的势力在战国时期太强大了。

主要是文化认同,山东各国经过几百年经营,百姓依附性很强,不然上党之民不会投降赵国。这导致了秦国需要花费大力气去经营被征服地区。其次是生产力和生产水平低下产粮有限,而交通运输很差,这些决定了无法长期维持军队千里远征。最后就是豪杰并出,赵楚齐魏刚刚步入鼎盛,国力雄厚,能扛得住长期损耗。

战国时期主要国家分布

原先以为自秦孝公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直线上升。然后一直好奇为什么传说的合纵没有把秦国打垮,原来秦直到后期才变成了那个一家独大的枪头鸟,可能是秦韬光养晦的技术太好以至于到了最后统一战的几十年才被山东六国看穿,或者说是因为之前的各个霸主强国太过抢眼,吸引了太多火力。各家在相互攻伐中彼此消耗着,同时秦也以最为彻底的改革变法,给自己强加各种逆天属性,以一隅之地,奋六世之余烈成功翻盘,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这样想来也颇有点屌丝逆袭的味道,毕竟和其他诸国的显赫祖宗相比秦的祖宗只是个放马的弼马温,彻彻底底的赢了。

我的观点是,周是典型的分封制国家,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国的领土人口并不归天子管辖。这和西欧所谓的典型封建国家极其类似。春秋战国是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形成的国度阶段。秦汉以来,再无封建制国家,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中央以下不再是诸侯国,而是郡县。

公元前331年战国时期概况

秦法相当于现在的战时管控制度,统一之后没有大的变动,民众始终处在紧绷的状态,大规模征战停止之后也堵塞了阶层上下流动的通道,同时对被征服地区旧势力的安抚也没有到位,直接郡县制表面看起来巩固了中央权利,但对于当时习惯了分封体系的山东六国来说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主要还是后者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种田,打仗,再种田,这节奏才是最棒的,很稳。不过不知道消化这么多年,为何秦末反弹这么厉害。还是说亡秦必楚,像《楚国八百年》揭露的,汉朝不过是楚人集团对秦人的颠覆和复仇,而刘邦中打项羽最起劲的就是旧秦军。春秋战国确实如同欧洲一锅粥乱战,但是中国有一点前提,就是各国只是周朝的诸侯国,虽然周朝只剩洛阳周边三五城,但是九鼎还在,没有人质疑他还是名义的统治者,所以其实大家还是华夏子孙,同出一源,历经夏商周三朝,上千年的传承,大家早已认同了华夏本一家的概念,要不然各国也不会一直想吞并其他国家,替代周朝,登基为皇,所以这不是像欧洲一样强行把沙子捏成一团,只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

西罗马终焉之年

主要还是当时各个国家的变法不如秦国那样彻底,导致部族力量依旧强大,就例如楚国项家为例,轻而易举就可以拉起3、5000精兵强将,就算楚国没了,但是这些大家族还在,放下武器就是民,拿起武器就是兵,一旦秦朝郡县的力量不够强势,马上就是群雄割据。

说实话秦国统一六国让我觉得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一,是秦人的风气一直都是朴实无华,朝廷清明,王族只有立功才有自己的位置,在六国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种风气是秦统一的基础,六代没有昏君,最差也是守成的庸才,比如嬴政的老爸和爷爷两人,最后就是嬴政虽然要统一六国,但是从来都认为是。

二,华夏这个想法六国也不具备,秦朝统一六国,但是让蒙恬驻兵九原,就是为了统一华夏的时候不放匈奴南下,这种气魄连赵国都没有,就该秦国统一。从周朝开始,这些个国家都是诸侯国,侍奉同一个天子,并且周朝初期这些个诸侯国的“XX公”都是天子分封的(只有天子称王,诸侯国的国君称公,后期各诸侯国都有自立的想法,也都纷纷称王,天子的统治有名无实),都是皇亲国戚,至少也是有功之臣,是一家人,封神演义就是周武王推倒商朝,建立周朝的这一段历史。广义上讲,中华大地从来就没有分裂过。

秦就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东周建立之后秦国就走上了发展富强之路。所以秦国最开始是很弱小的。东周封了秦国为诸侯国之后,开的实际上是一个空头支票,因为分给秦国的那块地方被别人占着,秦国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把那块封地地拿到手,秦国拿到那块地本身就花了很多代国君。整个中华大地是一整片大陆,再加上文化上的差异也不是特别巨大。所以统一是必然的结果。统一的难度也远没有欧洲那么复杂。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城市分布

早在西周灭商之后,周王室一方面存亡续绝,一方面分封子弟,华夏先民几百年开拓,才有春秋时诸侯林立的局面。彼时华夏各国虽未形成统一的民族,但也绝不是罗马和高卢、日耳曼、迦太基之间的差异。这些氏族遗风尚存的国家,有相近的血脉传承、有相通的文化礼仪。

所以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也”,所以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到了战国,经过长期兼并,形成的几大诸侯国倒是逐渐有了独立的国家意识,如果秦国不统一,几百年后这些国家会变成不同的民族。

欧洲和地中海世界历史地理

地图不能开疆,地缘政治的基础是大国政治,大国的野蛮如匈奴如蒙古,武力至强疆域广大,只是没有前文明传承,历史长河中的昙花一现,改变不可谓不广,只是文化层次不深,甚至就没有文化,一两代之后因为没有文化积淀,整个民族不可遏制的被形势所迫,被先进文明同化,或许在历史书上记录一段,而在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上它又做了多少贡献呢?或者说是谁包容了谁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