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突破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15
1个回答
2010-09-15
展开全部
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现代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这一点可以说是目前制约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之一。物流概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引入中国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虽有一些专家在对它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大专院校设置了某些物流相关课程,但物流知识,尤其是现代综合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甚至许多人不识物流究竟为何物。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知道它主要的业务领域是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不知道它是对这些传统业务的新的整合,其业务领域也远超过单纯的运输和仓储而成为连接原料、半成品供应附图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动附图成品配送的全过程的服务,成为涵盖商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子系统的综合体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业务技能的各个层次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大力引进和普及国外先进物流理论和操作方法,并在国内相关大、中专院校设立物流专业,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向社会进行输送,以实践推动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达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2.未能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计算机和电子通讯网络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标志着电子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化仓储系统(自动化库存定位及货品分拣等)、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设计和车辆配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的运作效率。科学技术成为物流业迅猛发展的有力支撑,可以说没有现代科技就没有现代物流。我国目前的物流企业虽有一些已在某些方面引进了高科技的工作手段,但更多的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操作阶段,由于新技术和新设施往往投资巨大,且要求与客户之间建立接口,不少企业对之望而却步。这种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新型物流企业的培育,影响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刻的日益临近,国内物流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外的强有力的竞争,国内物流业是否能经受住这种竞争并站稳脚跟取决于它们是否能提供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如果没有现代科技手段作为支撑,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3.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 在传统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各个不同的部门,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国内贸易等,仅运输业就牵涉到铁道部、交通部等若干部门,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作,致使运输过程中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成为物流过程中的“陷阱”。此外还有海关管理程序、物资采购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也影响了物流企业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业务领域的拓展,进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些体制上的问题都将逐步得以解决。作为物流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如何先行一步,更新经营观念,改变经营机制,实现向新型物流企业的转换,以便在时机来临时抓住机遇,掌握主动。
作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总体水平。如何促进社会化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笔者认为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物流作为大系统的特性需要各业务环节的高效协作和沟通,政府在其中应起到导向和协调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投资大、收效慢等原因,企业往往很少问津,此时就需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以规划和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既是一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现代物流产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物质保障。作为物流企业而言则应努力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优质服务提供给生产和消费各界,使物流真正成为新的利润源泉,为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外资进入中国的首先是第二产业,中国迅速成为国际品牌加工厂,于是中国制造业总量当仁不让地占据全球第四把交椅。外资先进的生产方式同时带进来先进的物流方式,使中外贸易量与投资额大量增加;但不难看出,国外资本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中国的服务业,占领中国的服务业贸易市场。
随着二00五年底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开放,二00六年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物流领域已成为外资新的投资热点。如FedEx目前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二百二十多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四至五年内再新增一百多个城市;UPS已拿到直飞北京、上海等六个航班,目前再深圳、青岛、厦门等二十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TNT的服务覆盖中国二百多个城市,网络超过二千个,使中国市场成为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DHL已经覆盖中国三百一十八个城市,开设了五十家分公司。另外,日本三井与宝钢、鞍钢、武钢合作,初步完成了全中国范围内的钢材加工配送网络;而汽车物流、能源物流、港口物流外资投入也很大,港口物流与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领域。以普洛斯为代表的新型物流地产业,也基本上完成了中国东部、中部的布局,推动了中国物流园区建设的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与外资企业并购重组速度加快,跨国物流企业实力迅速增强相比,中国的物流企业发展虽然成绩不俗,但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差距是明显的。专家称,这需要社会各方面创造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创业环境,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使中国物流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一个飞跃。
不容否认,中国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如中国远洋集团等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但一些因素制约中国物流信息化整体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这些制约因素包括基础信息缺乏,数据采集困难,标准不统一、信息与业务管理脱节,全面的物流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物流监管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物流信息服务业的法规、制度、标准建设滞后。
为此,专家建议,加快物流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各项基础建设,减少重复建设,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促进信息标准体系的形成;重点抓好若干基础公共平台建设,当务之急建立或完善电子口岸系统、“大交通”监管系统和特殊商品物流的监管系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认为,欲推动国家现代物流产业政策的落实,则需要从解决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即从税收、交通、土地、融资等物流企业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入手,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和城市,进行物流配套政策综合改革试点,为中国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做好基础性工作。
1.缺乏现代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这一点可以说是目前制约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之一。物流概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引入中国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虽有一些专家在对它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大专院校设置了某些物流相关课程,但物流知识,尤其是现代综合物流知识远未得到普及,甚至许多人不识物流究竟为何物。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知道它主要的业务领域是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不知道它是对这些传统业务的新的整合,其业务领域也远超过单纯的运输和仓储而成为连接原料、半成品供应附图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动附图成品配送的全过程的服务,成为涵盖商流、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子系统的综合体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业务技能的各个层次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大力引进和普及国外先进物流理论和操作方法,并在国内相关大、中专院校设立物流专业,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向社会进行输送,以实践推动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达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2.未能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计算机和电子通讯网络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标志着电子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化仓储系统(自动化库存定位及货品分拣等)、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设计和车辆配载等现代科技手段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物流的运作效率。科学技术成为物流业迅猛发展的有力支撑,可以说没有现代科技就没有现代物流。我国目前的物流企业虽有一些已在某些方面引进了高科技的工作手段,但更多的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操作阶段,由于新技术和新设施往往投资巨大,且要求与客户之间建立接口,不少企业对之望而却步。这种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新型物流企业的培育,影响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刻的日益临近,国内物流企业将面临来自国外的强有力的竞争,国内物流业是否能经受住这种竞争并站稳脚跟取决于它们是否能提供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如果没有现代科技手段作为支撑,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3.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 在传统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各个不同的部门,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国内贸易等,仅运输业就牵涉到铁道部、交通部等若干部门,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作,致使运输过程中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成为物流过程中的“陷阱”。此外还有海关管理程序、物资采购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也影响了物流企业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业务领域的拓展,进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些体制上的问题都将逐步得以解决。作为物流企业而言需要的是如何先行一步,更新经营观念,改变经营机制,实现向新型物流企业的转换,以便在时机来临时抓住机遇,掌握主动。
作为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总体水平。如何促进社会化物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笔者认为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物流作为大系统的特性需要各业务环节的高效协作和沟通,政府在其中应起到导向和协调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投资大、收效慢等原因,企业往往很少问津,此时就需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加以规划和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既是一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现代物流产业得以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物质保障。作为物流企业而言则应努力改善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优质服务提供给生产和消费各界,使物流真正成为新的利润源泉,为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贡献应有的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外资进入中国的首先是第二产业,中国迅速成为国际品牌加工厂,于是中国制造业总量当仁不让地占据全球第四把交椅。外资先进的生产方式同时带进来先进的物流方式,使中外贸易量与投资额大量增加;但不难看出,国外资本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中国的服务业,占领中国的服务业贸易市场。
随着二00五年底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开放,二00六年外资大举进入,中国物流领域已成为外资新的投资热点。如FedEx目前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二百二十多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四至五年内再新增一百多个城市;UPS已拿到直飞北京、上海等六个航班,目前再深圳、青岛、厦门等二十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TNT的服务覆盖中国二百多个城市,网络超过二千个,使中国市场成为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DHL已经覆盖中国三百一十八个城市,开设了五十家分公司。另外,日本三井与宝钢、鞍钢、武钢合作,初步完成了全中国范围内的钢材加工配送网络;而汽车物流、能源物流、港口物流外资投入也很大,港口物流与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领域。以普洛斯为代表的新型物流地产业,也基本上完成了中国东部、中部的布局,推动了中国物流园区建设的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与外资企业并购重组速度加快,跨国物流企业实力迅速增强相比,中国的物流企业发展虽然成绩不俗,但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差距是明显的。专家称,这需要社会各方面创造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创业环境,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使中国物流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一个飞跃。
不容否认,中国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如中国远洋集团等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但一些因素制约中国物流信息化整体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这些制约因素包括基础信息缺乏,数据采集困难,标准不统一、信息与业务管理脱节,全面的物流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物流监管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物流信息服务业的法规、制度、标准建设滞后。
为此,专家建议,加快物流信息化专项规划和各项基础建设,减少重复建设,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促进信息标准体系的形成;重点抓好若干基础公共平台建设,当务之急建立或完善电子口岸系统、“大交通”监管系统和特殊商品物流的监管系统。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陆江认为,欲推动国家现代物流产业政策的落实,则需要从解决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即从税收、交通、土地、融资等物流企业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入手,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和城市,进行物流配套政策综合改革试点,为中国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做好基础性工作。
VCXO压控晶振
2018-06-12 广告
2018-06-12 广告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VCXO压控晶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