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郑成功不愿意和李定国会师反清?
大明延平王郑成功,开拓台海,功在千古,矢志抗清,至死不渝。数百年来一直是无可争议的民族英雄。无论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还是从狭义的汉民族角度。
郑成功作为大明的孤臣孽子,和晋王李定国一样居功至伟,并为彼时守护华夏、力挽天倾的两根擎天之柱。
大明延平王:郑成功
镇江之战,郑成功以步克骑,一万五千清军被杀得只剩千人,南京的驻防八旗伤亡惨重;战后郑军一度直抵南京城下,满清顺治帝福临几乎想要亲征应战。而整个长江战役,这也是抵抗满清暴虐民族征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曾令清廷闻风丧胆,坐卧不宁,各地仁人志士为之兴高采烈、翘首以待。
厦门之战,郑成功以三万水军大战号称20万的清水陆大军,歼敌万余,全歼其福建水师,斩杀数十名满洲八旗高级将官,数百八旗军被成建制俘虏。战后满清不惜放弃万里海疆,搞出臭名昭著的“迁海令”来遏止郑成功的发展。以一人一军敌亿兆之国,海外孤忠,不外如是。
这两场大捷,和李定国的衡阳之战一样,也是持续数十年的明清战争中,歼灭八旗人数最多的几场战役,和明末时砍几百个八旗人头就算空前难得“大捷”,再不可同日而语。
而郑成功驱逐荷兰,开拓台湾的功绩,中华儿女人尽皆知,从当时看虽更多是战略转移,开拓新基地,而遗惠至今,已足以奠定其万世不可移的历史地位;从后世角度,可说郑成功是明清之际无数人杰英雄中,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历史人物,没有之一。
然而,郑成功在当时后世,也因“私心自用”屡被非议,作为南明史权威著作,顾诚先生的《南明史》中对此严厉批评,认为郑成功视本集团的利害高于抗清大业,一心只为割据自雄,才多次拖延失约,不肯出兵配合李定国,令反攻两广大事不成,新会战败丧师失地,南明中兴从此无望。
大明晋王:李定国
岂不知郑成功不愿和李定国合兵而屡屡失约,与其是说他自己的私心,不如说更多是有明一代的严苛政治所致。虽然他当时名义上奉了永历皇帝为君上,但郑氏是隆武皇帝最大拥立者这一事实无法改变,郑成功用以号令三军的“赐姓招讨大将军”,俗称“国姓爷”,皆是隆武皇帝所封。
而隆武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庶子传下的远支藩王,连明成祖朱棣子孙都不是。论血统,远远不及万历帝亲孙的永历帝近,在绝大部分永历帝支持者看来形同篡逆。
隆武皇帝殉国后,其弟称绍武皇帝,还曾和永历皇帝兵戎相见,大战一场,被清军乘虚夺了广州,亦殉国。而此时有记载,郑成功还私下拥立了淮王朱常清为东武皇帝,只是当永历皇帝使者来招抚时,迫于当时形势才取消了。所以对永历帝政权,郑成功是有洗脱不了的“原罪”的。
从百年前于谦于少保等拥立代宗的臣子遇害起,就彻底证明了大明臣子于国家社稷功劳再大,若在拥立问题上站队错误,也是万劫不复。
是以从郑成功的角度,是绝不能将自己势力置于永历帝这方麾下的,就算他本人再忠心大明,郑氏再多部将也绝不答应。
若永历帝真的反清成功,或至少实现稳定的南北对立,则郑氏必遭清算。只需一个御史上书发难,便必然群臣群起而攻之,令郑氏一门万劫不复。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实,永历帝给郑成功许下再多保证,双方都不可能相互取信,绝不以任何人的意志和品德为转移。
大明永历皇帝:朱由榔
这场病因,早从靖难之变和夺门之变就种下了。在皇统问题上站错了队,是什么悲惨下场,大明臣子都明白。当靖难之变,竭尽忠心于一个朱姓皇帝,却会落到妻女家眷被野蛮蹂躏、世世代代打入贱民的境地时,大概就已经不会有多少人在兵败国危、大势既去时,还愿意对其中某位朱皇帝誓死竭忠了;
当夺门之变,于谦一个对大明帝国、对朱明皇室皆有再造社稷恩德的大功臣,仅仅因为皇帝对他的怨恨,以“「意欲」迎立外藩”罪就被杀害、家属流放戍边时,扪心自问,又还有多少人,愿意再对这样的皇室去效忠,步于少保后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