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没有不会武功的皇帝?
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土地至上,帝王为了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穷兵黩武,各诸侯国之间一言不和,就会大动干戈。作为一国之首,帝王经常亲督战。冷兵器时代,如果帝王不会武功,难以自保。从周朝开始,帝王,特别是他们的儿子必须学习武功。《周礼》中规定贵族教育必须学会六门技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是指射箭,御是指导驾车。当年在战场上士兵大多是步兵,将领以弓马为主,帝王、元帅和大将都会乘坐战车,如果不学会这些技能,恐怕在乱军之中只能任人宰割。
帝王为了培养接班人,对儿子们教育很严格,专门设立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职位,进行文化、武功一对一辅导。皇族男子都会武功,开国君王和少数民族君王,他们都是马上君主,亲自征战,武功要高一些,一些和平时代的帝王虽然被逼着上过武术课,但可能没有实战经验,都是些花拳绣腿。
古代白刃战对体力和力量有更高的要求,力量练习是基本功,在隋朝武举科考中,力量是重要一项。帝王也注重力量练习,比如著名的力量型帝王秦武王嬴荡,威猛雄壮,喜欢与勇士角力为戏。他在洛阳见到武王制作的大鼎,每个有千钧之重,造成之后没有人能举起来。 于是提出和大力士孟贲比试一下。孟贲力气过人,只把鼎抱起离地半尺,累的眼珠迸出,眼眶流血。秦武王觉得自己更强一些,笑道:“孟贲勉强举起,我举起来还能走几步。”于是尽平生之力抱起大鼎 ,然后想向前迈步,结果大鼎太重了,砸在地上,正压在武王右腿上,将胫骨压断,由于伤势过重没多久就死了。这个故事看,帝王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平时很注重练武习功。
当年荆珂刺秦王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赢政面对手持利刃近在咫尺的荆轲,没有一味地躲避,而是找机会回击,一剑砍断荆轲的左腿,嬴政有剑术功底不错,应付刺客绰绰有余。
赵武灵王十五岁时就披挂上阵,和秦国、楚国、齐国、中山国周边国家征战,后来吸取胡人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颁布胡服骑射法令,是马上功夫很强的君主。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有他练习武术的描写,他专门请了一个武术老师叫陈慎先,他在布袋里装上黄豆,让溥仪练习铁沙掌。溥仪曾经在一个太监身上试验过武夫,他在背后偷袭太监周金奎,一掌把他打了个狗吃屎。
在封建礼制约束下,帝王都需要学习武功,只是功夫深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