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的武将究竟长什么样子?
如果大家看过电视剧《打狗棍》的,在第40集的剧情的时候,上演了“清朝武将大战侵华日军”的剧情,引发了火爆讨论,这位武将是由老牌著名演员高明扮演,站在“热河省政府”、“热河驻防军司令部”、“热河省警察厅”、“热河省禁烟局”等等一大串国民政府牌子前,以及“天下为公”的牌匾下,成为了阻挡日军前进的唯一一人。可说是可歌可泣,但是真实的大清武将是这样的吗?晚清时期的武将究竟长什么样子?
晚清时期,国弱民哀,一方面是晚清朝廷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统治者的生活极尽奢侈,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大举进攻,百姓哀声遍野。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在历史的印记中,晚清在慈禧的执掌下,也是以无能、腐败的特征呈现的。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慈禧太后之外,晚清还是涌现了不少良才。很多人把大清的懦弱,归结于没有大将,其实,晚清并非没有良将。一些老臣虽然年迈,但是做事果断,能征善战,他们不屈服于西方列强的枪口,为国牺牲,肝脑涂地,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那么究竟有哪些武将,我们不妨来看看。
冯子材,被人定义,说他是“晚清的一根硬骨头”。他参与中法战争,为国作战时已经是70岁的高龄。在封建时期,这个年龄已经是古稀之年,他还不顾个人身体,坚持作战并且取得了镇南关战役的胜利,给法军以重创。冯子材的一生,匡扶正义,忠于国家,面对列强入侵,能在古稀之年挺身而出,是难得一见的晚清栋梁,印证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
左宗棠,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朝廷的军机大臣,也是晚清朝廷中的骨干重臣。在收复新疆的事件上,他功不可没。中法战争时,他还亲自组织“恪靖援台军”,参与战事。但是他也曾经打压起义的民间武装力量,对于他的功过,后人也有评论,但是总的认为,他是功大于过。
聂士成,是晚清时的一名武将,他的一生战功无数,也是他在甲午海中,率领部下为晚清赢得了第一场胜利。聂士成还曾经参加过剿捻、中法战争和庚子之变。他在军中四十年,戎马一生,在天津保卫战中,他英勇杀敌,不幸死在炮火下。当时,西方列强都恐惧他的部队,说他带的兵是中国最厉害的一支队伍。在他被炮火炸死后,德国士兵敬重其英勇,还为其破碎的尸身盖上红毯,让清兵带回去安葬。
众多晚清官员中,丁汝昌绝对是死的壮烈的一人。丁率领部下参加甲午海战,但是最终被困刘公岛,十数日无粮草,也无援军,最后他拒绝了日军将领的劝降,自己吃下鸦片自尽身亡。在死前,他曾带领将士多次击退日军,无奈寡不敌众,最后宁愿选择自尽,也不做叛徒。
这些老照片中,官员们都身穿官府,都戴官帽,看上去他们的神情与常人无异,但是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家国使命,是有巨大压力的官员。晚清的清官、好官并不好做,一方面统治者思维固化,胆小怕事,另一方面民间义和团、捻军四处作乱。他们既要平内乱,又肩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而统治阶层对他们却少有褒奖,所有行动都看列强的脸色。
中法战争在取得镇南关一役的胜利后,慈禧命将士们“乘胜即收”;聂士成牺牲时,是受到义和团和联军的双重压力,统治者听信义和团的谣言,说聂是“误国丧身,实堪痛恨”。这样昏庸无能的朝廷让一众热血功臣寒心,这样看来晚清的官员们承受的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当然,真因为有这群中流砥柱的武将在,才让晚清多了一丝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