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诱杀韩信的时候,韩信的亲兵为什么不来救他?
宫门深九重,吕后亲坐镇,连韩信自己都无法脱身,你让他的亲兵怎么救?更何况,当时的韩信已经没什么亲兵了。
公元前197年,吕后和萧何假借刘邦的名义,将淮阴侯韩信诱至长乐宫的钟室,并在这里将韩信诛杀,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虽说吕后的手段有些让人不齿,但不管如何,堂堂军神韩信算是栽在了吕后这个妇人的手里,纵然他心有不甘,也只能在临刑r前,悲愤的说出“乃为女子所诈”这样的话。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韩信毕竟曾经是一代军神,不仅指挥过千军万马,也打过无数场胜仗,身边应该有不少追随他的人,但为何在他被吕后诱杀时,包括他的亲兵在内,没有一个人前去解救他呢?
说起来,这还真不能怪韩信的亲兵,毕竟从吕后与萧何定下计谋,到韩信被骗至长乐宫,期间时间很短,短到让韩信的亲兵来不及反应。
最重要的是,韩信被诛杀是吕后亲自进行计划和执行,就连韩信都着了她的道,手下的亲兵又有什么能耐去救他呢?若真有这个本事,岂不是比荆轲更厉害?更何况,当时的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身边已经没什么亲兵了。
韩信之所以被杀,其实早在他平定齐国时,就已经埋下隐患。
汉四年,大将韩信势如破竹,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平定齐国之后,韩信曾给刘邦写了一封信,称齐国与项羽的楚国相邻,为稳定局势,需要设立一个代理王来进行统治。理论上来讲,韩信的这个提议并没有错,当时齐国也确实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但由谁来担任这个代理齐王呢?
韩信在信中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才是代理齐王的最佳人选。而这封信被送到刘邦面前时,把刘邦气的是当场破口大骂,骂韩信忘恩负义,更骂他见死不救,落井下石。之所以刘邦如此生气,是因为当时的刘邦正被项羽困在荥阳,苦无突围之策,没想到韩信不仅不前来救急,反而在这种时候,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
因此,刘邦才会被气的直跳脚,大骂韩信想自立为王想疯了。但气归气,当时的形势,刘邦毕竟还需要仰仗韩信来解救,因此,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下,刘邦这才改口,派张良前去告诉韩信,不要做什么“代理王”,要做就做“真王”。
之所以没有人来救韩信,主要是没有能力,也来不及去救。首先,长乐宫可是皇宫,不是普通场所,有道是宫门深似海,本身皇宫内部就十分庞大,更何况韩信被引到隐秘的钟室,这无疑就会让韩信的亲兵无法第一时间找到他。
连人都找不到,还谈什么营救?其次,根据汉朝的礼仪要求,作为大臣在进入皇宫时,必须要将随身携带的兵器上缴,这样才能进宫觐见。并且,哪怕是再大的官,跟随他的护卫、家臣等,是不可以一块入宫的,只能在宫门外等候,因此,韩信在进宫后,遭遇了什么,外面的亲兵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哪怕是韩信被砍成两半,亲兵们也只能在事后得知,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先机,更不可能会救援。还有,即使是韩信的亲兵们在韩信进宫后,知道韩信遭遇不测,但他们又能如何呢?宫禁宿卫可不是吃素的,就凭韩信手下的亲兵,想打进皇宫内,基本上是没有这个可能的。
韩信打了这么多年仗立下那么多战功,怎么就没有亲兵呢?汉初以战功来排名,韩信是第一,第二的是曹参,曹参就是跟着韩信立的战功,其次还有灌婴、孔聚、陈贺等等,这些战将曾经都是刘邦直接统帅的,后来把他们都分给韩信指挥,也就是韩信的班底主力都是刘邦的老部下,这也是曾经刘邦能够直接冲进韩信军营夺走帅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