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形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一、社会原因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催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进城务工人员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的原因主要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城市入学的高昂学费、无法解决的升学问题和转学后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到目前为止,相关部门仍未出台一部专门解决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依照相关法律而解决。
二、家庭原因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短暂的通话不能满足其与子女间的感情交流,留守儿童情商培养受到限制,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年后各方面的发展,儿童时期感情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期望出现偏差、临时监护人监护责任浅层化、教育能力低下、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内容片面等使留守儿童无论是情商还是智商的发育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学校原因
学校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阵地。初、小学生可塑性很强,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得留守儿童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关心,学校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生理、心理与安全教育课程,很少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他们进行生理、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学校只注重成绩而忽略了他们内心的变化。
四、留守儿童原因
“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留守儿童,在社会各部门的帮助下,应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在生活中,当遇到困难时,应主动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及时解决所遇的问题,减少父母在外打工的忧虑。在学习方面,应主动追求上进,努力充实自身,以期学有所成后能改善自己与家庭的命运。
第二,教育缺少监督。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于还是由爷爷奶奶带大,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他们父辈差不多,都是放养式的,学习全靠自觉,缺少大人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