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为什么崇拜孟浩然
自然是孟浩然身上有他独特的闪光点。李白曾经在《赠孟浩然》这一首诗深切表达过自己对于孟浩然的痴迷程度,正如那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既将李白滔滔不绝的欣赏表达,更将孟浩然的才学透露出来。孟浩然比李白先火,而且后来在郁郁不得志之后,能够安然卸下自己的包袱归隐山林,这一切些都让李白沉迷。
1.高傲如李白
关于李白的评价,除了壮志难酬之外,还有心高气傲。李白的为人和他的诗篇大同小异,诗有多狂放,人就有多狂傲,曾经写下过“仰天大笑出门看,我辈岂是蓬蒿人”,怎么可能甘于平凡!谈起唐朝的李白,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另一位风华绝代的世人--杜甫。这是一位忧国忧民,命运多舛的世人,但是却阴差阳错地迷上了浪漫主义的李白。并且为了表达自己那一片追逐偶像的真心,孜孜不倦地写下了很多诗篇,然而杜甫如此大牌的人,李白却只回复了寥寥几首而已。但是到了孟浩然这里,情况就完全颠倒了过来。
2.孟浩然比李白出名早
李白与孟浩然在很早之前就相遇了,当时的孟浩然要比李白大十几岁,已经因为突出的文才诗赋扬名在外。然而彼时的李白刚刚出来闯荡,见到如此有风采的孟浩然,自然就化身成了小迷弟。并且在两个人的交流中,孟浩然对于李白来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在创作时李白也从对方身上收获到了不少干货。所以对于李白来说,孟浩然既是偶像,也是前进以及超越的目标。
3.孟浩然的胸襟与境界
其实,孟浩然的追随者并不止李白一人,还有王维,都是有所成就的诗人。之所以孟浩然如此吸睛,有一部分就是因为他的境界。他与李白有着相似而又不同的人生,相似的是两个人都在创作上大有作为,却在官场上没有可施展的机会。不同的是孟浩然最后走出了官场,释放了内心,选择在最后归隐山林,而李白依旧在官场挣扎。倘若说郁郁不得志的命运让两人惺惺相惜,那么孟浩然的这种超脱就让李白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