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帝王楚怀王,是怎么被骗客死秦国的?这番遭遇是何原因造成呢?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礼乐崩坏,尔虞我诈的时代,统领一方的各国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其命运遭遇沉浮不一,悲观各异,有的诸侯王称霸一时,号令群雄,有的诸侯王则命途坎坷,含恨而终。楚怀王就是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大国诸侯,作为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后人,一国之君最终身死他国,其经历可谓坎坷。
楚怀王的悲剧和秦国有着直接的关系。怀王十六年,秦国意欲攻打齐国,忌惮于当时齐国与楚国的姻亲关系,秦国不敢贸然行动。为拆散齐楚两国的结盟关系,秦王派张仪出使楚国,想要用本属楚国的六百里商於之地作为条件劝说楚怀王背齐亲秦。楚怀王显然被这一诱人的条件吸引了,极为爽快地同意了张仪所提的条件,当即决定和齐国断绝盟国关系,“怀王大悦,乃置相玺于张仪,日与置酒”。当时,一位名为陈轸的大臣劝谏楚怀王要三思而行,秦国此举居心不良,可楚怀王已经沉浸在失地复得的幻想中难以自拔。怀王与齐国断绝盟国关系后,张仪却称病闭门不出,迟迟不见怀王派去索要商於之地的使者,变相地拒绝之前对怀王的承诺。此时,怀王还未明白张仪的意图,以为张仪嫌楚与齐断绝关系不够彻底,于是“乃使勇士宋遗北辱齐王”。这次齐楚关系彻底断绝了,“齐王大怒,折楚符而合于秦”。楚怀王的这番举动把曾经的盟友变成了敌国。
当楚怀王迫不及待的想按约收回商於之地时秦国却食言了,之前允诺的六百里地变成了六里。受此大辱的楚怀王怒不可遏,当即决定出兵攻秦,一雪前耻,对于陈轸不宜与秦兵戎相见的的劝谏置若罔闻。在强悍的秦军面前,楚军接连受挫,损伤颇重,韩魏两国则趁火打劫,南下攻楚,怀王不得不回兵自保。经此一役,楚国非但没有收回商於之地,反而失去了盟友,遭受了秦、魏、韩的联合打击,一无所得却损失严重。
怀王十八年,秦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想要以一半汉中之地为条件和楚国重修旧好。怀王对张仪怨恨难消,表示不要汉中土地,只想杀死张仪。对于怀王的这一要求,张仪欣然接受,从容不迫的再次出使楚国。面对怀王的杀心,张仪通过行贿怀王的宠妃郑袖巧妙化解,完成秦楚复交的使命后安然返秦。等怀王采纳屈原的建议想杀掉张仪时已经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