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都还房贷的人会特别难受吗,是什么感觉呢?

 我来答
小宇哥看社会

2022-05-16 · TA获得超过231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24
采纳率:24%
帮助的人:55.5万
展开全部

每个月都需要偿还房贷的人,会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生活的压力会更大。

对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进入体制内能够获得非常不错的生活,而且进入体制内之后,每个月都是会缴纳住房公积金购买房子,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国家是会帮助体制内的普通老百姓偿还房贷,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体制外的普通老百姓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对于那些体制内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在生活当中并不会面临着太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体制外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会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非常害怕自己失去工作,而且收入也并不稳定在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之下,这些人会失去工作的。

害怕自己失去工作

对于那些体制外的工作人员来说,每天都会害怕自己失去工作,因为在失去了工作之后就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但是房地产市场的贷款每个月都是需要偿还。

每天都必须要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

对于那些已经拥有了贷款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每天都必须要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每一个普通老百姓所面临的房贷压力都非常大,甚至有一些普通老百姓每个月需要面临着超过5000块钱的房贷,并且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能够偿还债务,否则会影响自己的信誉。

我们国家的普通老百姓所面临的生活压力非常大,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比较高,这也影响到了我们国家的生育率水平。但是这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压力能够产生动力,从而能够让我们国家的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妮妮小厨娘
高能答主

2022-05-16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1万
展开全部

每个月都还房贷的人,确实会特别难受。无论自己有何种难处,银行都不会体恤。在特定日子里,就要直接把月供还上,否则就会遭到银行催缴。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都愿意买房子,对比租房子的不稳定性,觉得买下自己的房子,心灵才有了寄托,才能真正得到自由。自己的房子自己说了算,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一口气买一套房子,大部分的人都在辛苦还房贷,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去工作,那么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一,每个月都还房贷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能够有殷实家底。大学毕业之后,除了要面临结婚,买车买房也是普通人绕不开的话题,买房子首当其冲,哪怕是小鸟都知道做一个鸟窝,更何况是人。有些许多人没有前车之鉴,觉得租房子也可以过日子,这种日子生活质量比较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哪怕不结婚也要买一个房子。在城市里面居住有一种归属感,有不少年轻人买了房子之后没有钱装修,宁愿住在毛坯房,可见大家对于房子的渴求。

二,是什么感觉?

难受的感觉占30%,70%是幸福感,人要有安身之所,不可能一直租房子住。有的人安全感比较强,觉得租房子也无可厚非,对于这类人买不买房子都无所谓,结婚有小孩之后,就必须要房子,否则孩子上学就会成问题。大部分学校都要人户合一,没有房子也就没有了入学资格。有了房子之后,虽然生活压力比较大,有时候感觉到喘不过气,只要很努力也能够早日把房贷还完。

总之,买房子的事情见仁见智,普通人还是需要有一个住所,这不能忽视。有的地区太过繁华,就算不买房子租房子也比较贵,拿着租房子的钱去买房子更加划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蓉淼森林
高能答主

2022-05-16 · 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5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6.2万
展开全部
我觉得会比较难受,就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会感觉自己的身体慢慢的被掏空,特别无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今天退休了吗
活跃答主

2022-05-16 · 来这里与你纸上谈兵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不会难受,因为已经形成了习惯,每个月的压力也不会很大,反而会特别幸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生活达人徐胖妞
活跃答主

2022-05-16 · 知识使我们之间的距离缩短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2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9.1万
展开全部
每个月都要还房贷的人会特别难受,而且也会觉得非常有压力,也不会特别开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