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皇位之争是什么?曹植最后是怎么败给曹丕的?
三国时期的曹操在平定了北方之后,彻底掌握了汉室的所有权利,真正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曹操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面对这曹操打出的江山,那么势必要选择出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江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
那么首先来说明一下曹操大概有几个儿子吧!大儿子曹昂在宛城之战的时候已经死亡,历史上有名的曹冲称象,曹冲做为曹操十分聪敏的儿子也早早的不在了。那么剩下的也就是曹丕,曹植,曹彰,这三位儿子了,而曹彰又因为文才丝毫没有,只有莽夫之勇,他又可以排除。
那么剩下的争夺皇位者也就是曹丕与曹植了,而曹操最喜欢的却是曹植,多次想立曹植为继承人。可是曹植虽然文采斐然,聪明伶俐,但是他却不能够检点自身,没有一个君王的气度与稳重,在曹操每一次的考题面前,都让曹操大失所望。
比如醉酒之后夜闯皇宫,违反礼制,甚至因为醉酒贻误军机大事。而他的哥哥曹丕就不同了,不仅熟读诗书,还有为君者的心计,稳重大气,并且有自己的谋略,举动合乎礼法,也是受到了朝臣的拥戴。这就是两人的不同点,不同之处,一个合乎礼法,一个率性而为,怎样能够得人心,自然不用说了。
并且曹植身边的谋士都是一个有才学却无谋略的肤浅学士,这些也成为了曹植败北的原因之一。而曹丕就不同了,曹操的谋士们大部分都是站在曹丕这一边的。尤其是老狐狸贾诩,在曹操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却沉吟了半晌,说出了“公不见袁本初之事乎”,这样的结局惊醒了曹操,还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曹丕是长子,在三国时期按继承,这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率性而为,醉酒误事,不是长子,这些都是曹植最后败给曹丕的主要原因。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三国时期的时候,曹操也是一个比较著名的人物,另外曹操也和孙权、刘备二人争斗了几十年,同时这三个人的儿子为了争夺皇位也发生了很多的内斗。并且,曹操在自己晚年的时候,也思考着自己究竟要把皇位给传给谁,一直非常的纠结,这两个人我们应该也很熟悉,就是曹植和曹丕,最终曹植也是败给了曹丕的。
曹植和曹丕二人的性格特点可以说是完全的不一样,曹丕从小是在宫中长大的,具有很多的才能,并且曹丕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非常的稳重,并且心狠手辣,同时,在宫中的势力也是比较大的。但是曹植就和他完全不同,曹植有很多的才华,并且曹植也和曹操一样,非常的有文学天赋。曹操本人也更加的喜欢曹植一些,也一直想把自己的皇位传给曹植,但是后来曹操却选择了曹丕,也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的。
曹植和曹丕是亲兄弟,都是卞夫人所生,并且卞夫人也是曹操最爱的一个女人,所以曹植和曹丕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之中自然是被曹操更加关注的。曹操一直以来也对曹植有所培养,自己出去打仗的时候也把他给带着。虽然曹植非常有文学天赋,但是太过于追求自己的个性,并且曹植也非常喜欢喝酒,在喝完酒之后甚至六亲不认,这一点让曹操非常的失望。
并且,曹植在完成曹操交代给自己的任务时,也非常的不用心,让曹操对他失望透顶。但是曹植的兄弟曹丕就不一样了,对于曹操交代的任何事情都做得非常认真,有条不理,办事也十分的仔细,生怕出一点错误。虽然曹丕没有立下过什么大功,但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却丝毫没有出任何差错,所以曹操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最终把皇位传给了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