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养生功怎么练
太极拳的养生功怎么练
杨式太极拳历经近200年的发展,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杨式太极拳风靡神州,并辐射到香港及海外。在杨澄甫众弟子中,傅钟文常随左右,得师之真传。1944年,在上海义务教授太极拳的傅钟文发起成立“永年太极拳社”,并提出“勤恒礼诚”的社训。傅钟文之孙傅清泉,精习拳艺,是第六代嫡系杨家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他根据杨氏太极拳套路特点编纂永年太极养身功,针对普通民众,简单易学。下面一起看看吧!
第一式“寿星松肩
可以站立练习,也可以平肩正坐。练习时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双眼正视前方。自然呼吸,内心平静后,由左肩关节带动手臂,依次向上耸肩、向前含胸、向下沉肩、向后展胸。缓慢重复20次,换右肩。
之后再换左肩反方向动作,即向上耸肩、向后展胸、向下沉肩、向前含胸,重复20次,换右肩。
做时手臂自然下垂,只通过肩关节转动。动作一定要慢,用心感受肩关节转动的过程,如抽丝剥茧一样,全身心地投入。感受到疼痛时,更要动作到位,才能疏通血液经脉。
长期练习这个动作,可以防治肩周炎、关节炎、肌肉拉伤等肩部疾病,有助于打通关节灵活,减少外力损伤。同时,颈部、胸部等部位也能得到锻炼,避免落枕和肺部疾病。太极讲究一个松字,肩松是最主要的。
第二式“灵龟望月”
自然站立,重心立于脚掌,双脚与肩同宽。缓慢吸气的同时,双肩后耸、缩脖、仰头,使肩胛骨和颈椎部位的肌肉充分收缩。至肺部吸气饱和时,用口深呼气,并放松全身关节,双腿屈膝半蹲。
该功法与《易筋经》中“雄鸡高唱”相似,通过肺部吸气,达到增加肺活量的效果。练习中向后耸肩时,手臂要自然放松,双手可自然握拳,由肩关节带动手臂微微提起。此外,在缓慢吸气的过程中,应用心充分地感受到肌肉和关节的收缩。
每天重复练习3次,可以防治肩周、颈椎疾病,促进氧气进入肺部,加速血液流通,对手脚冰凉的症状特别有效。此外,还可以疏通手太阳小肠经穴,打通百会、大椎至命门的督脉,能放松精神、舒缓压力。
第三式“翻云覆雨”
该功法主要针对上肢进行锻炼,练习时不限场地,站坐皆可。
首先将双臂向前平举,与肩同宽同高,手心向上。调整呼吸后,双手腕部同时360°向内、外旋转,分别做20次。
练习时动作要慢,使手腕旋转到位,手指得到舒张。同时呼吸时舌尖抵上颚,使用腹式呼吸法,并放慢呼吸频率,做到心无旁骛。
手部是全身经络集中的地方,汇集了人体6大经穴。该功法的练习可以通过手腕带动手指、手掌、手臂进行有氧呼吸,同时锻炼肩背的肌肉。对中风、半身不遂的病患有很大的改善作用。对于经常使用电脑的白领一族也大有裨益。
第四式“顶天立地”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臂前伸,与肩同高。吸气的同时,双臂打开,展肩扩胸。至手臂与身体同一平面时,缓慢呼气。之后手心向上,双臂上举,缓慢吸气。同时脚跟微微立起,使身体肌肉收缩,全身骨骼拉伸牵引。吸气至肺部饱和时,用口深呼气,手臂同时下甩,并放松全身关节,双腿略微屈膝半蹲。
这个功法有医学牵引的.效果,每天重复3次,既能锻炼腰椎、颈椎,防治骨质增生,又能达到收小腹、减肥的功效。全身松紧有致的舒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补充大脑供给,减缓精神压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其实这个功法就像伸懒腰一样,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延伸规范。最有效果的锻炼方式,源于生活而又融于生活,只要通过日常每一个小动作的积累,便能达到自然养生的效果。
第五式“鸳鸯戏水”
左腿弓步向前,右腿微屈向后蹬地,将全身重力集中于左腿大腿肌肉。同时双臂上抬,与肩同高,手心向内,使手臂呈环状向前捧。调整呼吸后,重心后移,双臂沉肩坠肘,手心向下画圆,缓慢吸气,直到手掌收至腰际。
缓慢呼气,重心前移,手心向内外捧,使双臂再成环状。如此反复20次,再换右腿弓步向前,重复20次。
在杨式太极理论中,人体共有三个心脏,除了左胸腔的心脏外,左右大腿是另外的两个心脏。俗话称,“人老先老腿”,该功法通过弓步的重心前后转移,可使大腿肌肉随呼吸收缩、放松,加速下肢血液的循环,增强腿部力量,延缓衰老。
上下肢的配合还有利于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双臂外捧缓慢呼气的同时,可助身体发力,并通过呼吸吐纳,颐养精气神。
第六式“天女散花”
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在胸前十指交叉。缓慢吸气,双手向上翻,使双臂上举至头顶。上举时头部随着手部向上抬起,同时脚跟微立。吸气至肺部饱和时,用口猛呼气,双臂从身体前方向下甩。全身关节放松,双腿半蹲。
该功法主要对腰部、颈部、颈椎进行拉伸,全身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能加速体内血液循环,舒缓压力。但由于该动作在甩臂下蹲时,易造成脑部短暂失血,所以动作次数不宜过多,每日三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