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带徒的诗句
1.描写师徒的诗句有哪些
1. 《忆住一师》
唐代:李商隐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2.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代: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4. 《赠上都先业大师》
唐代:李中
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
虽承雨露居龙阙,终忆烟霞梦虎溪。
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
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5. 《访澄上人》
唐代:李中
寻师来静境,神骨觉清凉。一饷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石渠堆败叶,莎砌咽寒螀。话到南能旨,怡然万虑忘。
2.关于师徒的诗句有哪些
1、“敦诗说礼中军帅,重士轻财大丈夫。
常与师徒同苦乐,不教亲故隔荣枯。”——白居易《送陈许高仆射赴镇》2、“晨背大河南辕。
跋涉遐路漫漫。师徒百万哗喧。
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
——曹丕《董逃行》3、“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
——李绅《到宣武三十韵》4、“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毕竟伊云鸟,从来我友于。”
——齐己《独院偶作》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6、“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李觏《广潜书》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9、“常与师徒同苦乐。”——白居易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10、“乐与师徒共。”
——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3.关于师徒的诗句有哪些
1、“敦诗说礼中军帅,重士轻财大丈夫。常与师徒同苦乐,不教亲故隔荣枯。”——白居易《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2、“晨背大河南辕。跋涉遐路漫漫。师徒百万哗喧。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曹丕《董逃行》
3、“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李绅《到宣武三十韵》
4、“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毕竟伊云鸟,从来我友于。”——齐己《独院偶作》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6、“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常与师徒同苦乐。”——白居易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10、“乐与师徒共。”——李绅 《到宣武三十韵》
4.关于师徒的诗句
1.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作者:刘克庄】
朱公徒弟丘公婿,标致虽高气宇和。
心向奏篇尤暴白,发因时事欲苍皤。
讣传淮甸边情惜,路出萧山巷祭多。
最长郎君师友盛,我知墓碣有人磨。
2. 《悼古镜果佛慧法师》
【作者:储泳】
霜毛垂半顶,说法国王前。
定里修千劫,佛中添一员。
諡本终后赐,真谤在时传。
讲下诸徒弟,焚香石塔边。
3. 《喜英公大师挂锡太华》
【作者:陈抟】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作者:陈师道】
此地来何晚,经年见未频。
荐贤仍赌命,有道可辞贫。
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襄阳耆旧内,无复姓庞人。
5. 《自遣》
【作者:齐己】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
6. 《留题仰山大师塔院》
【作者:齐己】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5.写师徒情的诗词有哪些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1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1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1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1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15、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1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18、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19、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20、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21、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2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24、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25、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2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2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28、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33、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 劝学》3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3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36、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6.关于“拜师”的诗句有哪些
1.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2.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3.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5.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拜师收徒依照中国古代拜师礼内容有:
(1)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2)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
(3)老师回赠礼品。
2.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3.古代的拜师礼适用于所有师生关系,不仅普通学生,就是皇太子也不例外。按照拜师礼仪规定,皇太子初入学,拜见老师的程序及要求,与州、县学的拜师礼是一样的。拜师的礼俗反映了对授业解惑的老师的尊敬,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人学之后则强调敬师,在行为规范上要求:遇见老师,必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起立回答;向老师提问,要举手;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着; 老师在场,学生不可高谈阔论,等等。